关于疏散公共所电气火灾隐患形成理由与消防疏散对策

更新时间:2023-12-19 点赞:8002 浏览:25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目前,一些公众所的经营者,只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忽视消防安全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公共所发生火灾,除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外,还会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严重的政治影响和社会的不安定。本文分析公共所电气火灾隐患形成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公共所电气火灾的消防疏散对策。
关键词:公共所;电气火灾;形成原因;消防疏散;对策
从1991~2002年的火灾统计情况看,公共所电气火灾对消防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导致了多起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公共所电气火灾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气火灾隐患的大量存在。由于公众所发生火灾以后损失太过惨重,社会影响极坏,所以防止和控制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是现在消防工作的重要目标和迫切任务。

一、公共所电气火灾隐患的形成原因

1、因短路或接触不良等原因导致导线局部温度过热引发火灾

公共所最严重的电气火灾隐患就是电气设备、线路的温度过热。所谓电气线路温度过高是指电气线路的温度超过了规定的最高允许温度,其原因在于线路中流过的电流大于导线所能承受的安全载流量。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就越多,很容易形成高温点,引燃附近的可燃物。在消防监督检查和电气设备检测过程中,借助红外热像仪等检测设备能够寻找到过热部位及热源,利用超声波探测仪查找电气线路、设备的虚接、打火现象,并采用红外点温仪等设备可以测量具体部位的温度,经常会发现空气开关整体或接线端子温度过热等火灾隐患。另外,变压器地线接点、照明开关互感器、配电室母排桥架、电缆线、保险丝等温度过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可燃、易燃、易爆物品集中,电气设备与可燃物未采取有效分隔措施

一是装修复杂且装修材料多是易燃、易爆和燃烧后产生有毒气体的材料。有些电气设备外壳采取可燃材料,配电箱箱体材料采用木质结构的现象最普遍,另外,电缆沟盖也有采用木质结构的现象。二是有些电气设备直接安装在可燃构件上。最常见的是将空气开关、漏电断路器、灯具变压器、日光灯镇流器、灯具控制开关、电源插座直接安装、放置在木板上。三是管理措施不到位。仓库灯具垂直下方堆放可燃物、发电机与明火锅炉及其他可燃物同置一室、配电柜周围堆放杂物、照明灯具与周围可燃物距离过近、电缆沟内有杂物。另外,电源线敷设在可燃地毯下无保护的问题也比较严重。

3、消防安全管理不重视,安装不符合规范易导致电气设备故障

一是电源线接头外露现象最为普遍。最常见的是照明灯、移动插座、配电室柜式空调、广告射灯等电源线接头外露现象。吊顶、电缆井、装饰墙面、商品柜台、橱柜内暗装的插座电源线接头外露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二是电气线路敷设保护措施不到位。吊顶部位电气线路敷设问题最严重,如木质吊顶内灯具配线未穿保护管;吊顶内电源护套线、塑料绝缘导线明敷,未采取保护措施;灯具电源线穿过吊顶处,未采取保护措施;吊顶内灯具导线穿管保护不全,导线有裸露部分,灯具配线穿保护管未引入器具内等现象;电源线或电缆线穿墙、穿过金属构件、可燃构件未采取保护措施。三是移动插座问题突出。移动插座未使用护套线的问题比较普遍,饮水机等电气设备插座电源线位置过低,未采取保护措施;移动插座串接使用、电源线过长,插座安装、使用随意性大。四是接线端子导线压接不规范。空气开关端子处、零线汇流排端子、漏电断路器等接线端子压接多根导线或多股导线无端子压接,以及接线端子压接不牢的现象时有发生。五是电气设备保护装置不全。配电柜刀型转换开关、隔离开关无灭弧罩;屋顶广告射灯配电箱无盖板,无防雨措施;日光灯、变压器处分线盒无盖及电缆沟无盖。

4、消防用电设备、设施不同程度存在火灾隐患,缺少相关的消防法规

一是隐患整治不力,消防经费不落实,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防火卷帘控制箱电源线保护措施不到位。最突出的问题是应急照明灯电源线穿过吊顶处以及穿过可燃装饰夹层未采取保护措施。电源线(护套线)明敷未穿金属保护管在各层楼板处未进行防火封堵。二是消防用电设备过热、烧毁问题时有发生。在实地检查中经常发现:消防配电箱接线端子温度过热及电气设备已烧毁(例如:空气开关外壳烧毁、电源线接头外绝缘老化、断路器压接导线有锈蚀)的现象经常发生。另外,消防水泵房配电室地面有积水的现象也时有发源于:论文封面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生。三是竖井、孔洞未采取防火封堵措施。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中的公共所,其所在建筑电缆井在每层楼板处未进行防火封堵和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穿过防火隔墙的孔洞,未实施防火封堵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有效实施火场排烟,为疏散救人创造条件

为了增加疏散救人现场的能见度,减少高温烟气对被困人员和灭火救援人员的危害,有效地控制火势蔓延,提高灭火救援效率,应针对烟气扩散情况采取有效的排烟措施。如公共所不具备自燃排烟条件的,应增设机械防排烟系统,其排烟口平时应处于关闭状态,排烟口应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当任一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自行启动;在排烟支管上,排烟风机入口处应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排烟方法有:
(一)利用固定设施排烟。建筑物根据其高度、规模、使用性质等的不同,设计采取着不同的排烟方式。建筑物内固定排烟设施主要包括:1、自动或手动排烟机械。在高层建筑或大型公众聚集场所的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以及合用前室,设置有机械排烟竖井或排烟口。当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就自动启动,将烟排出;2、机械加压送风。向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以及合用前室送风,以阻止烟雾流向楼梯间及前室,以利于人员开启疏散门,顺利逃生或疏散;

3、利用通风、空调系统排烟。

(二)自然排烟。主要是利用建筑物本身的排烟竖井、排烟道或普通电梯间,从顶部排烟口将热气流排除。着火时,及时打开门窗或烟口即可排烟,一般应将上风方向的下窗、下风方向的上窗开启,利用风力加速横向排烟。但采用此方法排烟时,要防止高温烟气流入建筑内的其他部位,加速烟火的扩大蔓延。(三)喷雾水流排烟。主要是利用喷雾水射出的喷雾水流进行排烟,这是一种既方便又有效的排烟方法。使用喷雾水流排烟,既有利于灭火,又能净化空气,还能减轻烟气对消防员和被困人员的危害,可说是一举三得。排烟时,要求选择在进风口的一面设置喷雾水,下风的一面为排烟口,并注意在排烟口附近设置一定数量的水保护。
源于:论文封面www.618jyw.com
(四)利用排烟机械排烟。为提高排烟效果,消防员可利用移动的排烟设备,如排烟风机、排烟车、鼓风机、电风扇等进行排烟。移动排烟设备的突出特点是机动性强,使用者可根据现场烟气的扩散变化情况,随时转换地方。但排烟车由于其排烟管长度的限制,在较高的楼层排烟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移动排烟机械排烟时,要防止排烟口的热气流引燃邻近建筑及可燃物,必要时可配备一定的灭火力量防护。
(五)设置水掩护,开辟疏散救人通道为确保及时有效的疏散和抢救被困人员,在疏散救人行动中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水进行掩护,开辟疏散救人通道。内攻疏散救人行动,尽量使用建筑内部消火栓出水进行掩护,每一疏散救人小组至少要设置1支水。但如果同时需要多支水进行掩护,则要考虑室内消防给水管网的供水能力,避免因用水超出管网供水能力而导致供水中断。当室内通道和安全出口被烟火封锁无法进入室内时,要采取外攻疏散救人行动,此时应尽量采用消防水炮与水相结合的方法开辟疏散救人通道,掩护疏散救人行动的顺利进行。不管是使用建筑内部给水系统,还是用消防车出水炮,都必须保证掩护疏散救人行动的水不间断供水。如果此时中断供水,则会造成疏散救人行动的严重受阻,甚至会造成灭火救援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

三、公共所疏散救人的注意事项

公共所火灾,情况复杂,人员密集,疏散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通道数量和通道是否被人为封堵。许多较早时期建造的建筑,疏散通道的宽度和楼梯数量及安全出口不能满足要求,发生火灾后人员被困在袋形走道或房间内。有些建筑虽然耐火等级较高,但因独门独户且一般仅有一处楼梯,一旦较低层面内发生火灾,着火层以上的人难以逃生。还有一些单位以加强内部安全管理为由,违法将主出入口上锁或加设卷帘门铁栅门等使人员疏散严重受阻。
2、注意通报时机,防止混乱。在人员集中场所的火灾初期,当人们还不知道发生火灾,且人员多、疏散条件差时,应先通知出口附近或最不利区域内的人员进行疏散,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知其它人员疏散。在火势猛烈时,应同时公开通报,让全部人员疏散。
3、注意疏散时间。公共所发生火灾,要求人员在3至6分钟内疏散出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因此疏散组织者应设法保障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撤出或先期撤离烟火充斥区。
4、必要时采取强制疏导。当火势封锁了疏散通道,人们又慌又乱无目的乱窜时,消防人员应立即组织力量,全力堵截火势,掩护疏散,并设法阻止人流乱窜,采取强制疏导手段,将人员疏散出危险区域,防止伤亡事故。

5、在出口处设立警戒。在出口处设立警戒,防止寻找亲人的家属又进入火区。

6、要清点人数。对救出人员要清点人数,看是否全部救出。

7、营救人员要搞好个人防护。消防人员在进入火区营救时,除自身应佩带各种安全防护装备外,在条件允许下,还应考虑携带部分用于营救被困人员的安全防护的安全防护装备,对中毒者进行必要的保护以保证最大限度地营救生命。
总之,公共所主要有大型的商场、集贸市场、图书馆、科技馆、车站码头等生活场所,歌舞厅、影剧院、体育馆、录像厅、健身室和休闲等所。这些场所同样是易燃易爆物品的集中地,多数又是特殊的建筑设施(地下、高层)火灾。灭火时的关键是抢救并疏散人员,在人员疏散时按照人员密集场所的灭火对策,注意排烟,第一出动力量,日常对单位情况的熟悉和自身安全防护装备配带。另外单位自身也应该注意加强自身的安全措施和应急能力。
[参考文献]
[1]伍和员著,《现代灭火战术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2]李海著,《实用灭火战术和技术》,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年
[3]政治部编,《灭火战术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4]编,《 中国防火消防手册》, 2006版。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版。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版。
[7]政治部编,《建筑防火设计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霍然、袁宏永编著,《性能化建筑防火分析与设计》,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临沂市消防支队河东区大队,山东 临沂 2760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