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培养“六法”生

更新时间:2024-01-27 点赞:4730 浏览:107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是一门最具人文特性的基础学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所以,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对情感的自身感悟和体验,应当凭借各种教学手段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那么,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注入,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呢?

一、在范读中激发情感共鸣

声情并茂的范读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美。教师有感情地范读,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能准确地传情会意,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也能引导学生走进作摘自:学术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品的意境中,帮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和体悟作家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和教师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在范读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教师声调的高低、语言的轻重、速度的快慢都必须服从文章的情感需要,做到声情合拍,这样才富有感染力,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欢、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身临其境,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而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

二、在诵读中品味情感韵味

“文章不是无情物。”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只靠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学生自己朗读,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可以进入文章的情景之中,品味其中的妙处,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对于那些应该精读的文章或段落,更应如此。因为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把储存信息的文字符号载体变成带有朗读者情感色彩的抑扬顿挫的语音,往往能反映出作者要传达的情意。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助于推敲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感情。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特别注意与表情达意有直接关系的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等,要根据课文蕴含的情感,定好朗读的格调:或慷慨激昂,或凄凉深沉,或清新明快……从而进一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如果学生反复朗读,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通过朗读,作品中的人物、情景便跃然纸上,就能点燃心中蕴含的情感之火,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

三、在感悟中引导明理动情

当学生在初读中有了感性的认识,已经动情时,我们应该将他们的情感推向。要激发学生对某种事物的情感,就应该让他们了解有关知识,抓住情感与情理的联系,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只有懂得的道理越深刻,思想感情的火花才能迸发得越多,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丰富,就能达到情理交融的状态。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的精彩语句,启迪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在感悟中受到感染、熏陶,并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深刻领会作品创造的艺术意境,完成由情入理,循文悟道的思维迁移,并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

四、在情境中引发情感冲动

在教学中巧妙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等电教化手段,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感受情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使学生进入角色,还能拉近教师、学生以及教材三者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中采用图画、录音、录像等渲染情境,用讲故事、表演、实物演示等再现情境,用假想、想象进入情境,都能在情景交融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特别是有些课文的内容年代久远,与学生现在的生活环境迥异,他们很难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因此创设一个情境,会使学生在直观上有一种情感体验, 有利于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在表演中感悟情感体验

表演、模仿正是引导学生对生活和情感进行体验、充实自我的好机会,而且学生在身体力行地表演过后得到的感受与只读课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教学时可以采用分角色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表演时注意与人物与作者进行换位体验,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情感,体验快乐,分担痛苦,融情于景,引发情感转化。学生是喜欢表演的,因为游戏和表演更符合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在表演中可以表现自己,而且在表演和游戏中体会到的东西可能让他们印象更深刻,更容易接受,也更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学生可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已经感受到了情感,但感受到的东西并不等于完全理解,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表达情意的途径和机会,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进一步深化。

六、在审美中升华情感熏陶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都蕴含了真善美,这些 作品思想性强,艺术特点鲜明,每篇都具有不同的美学意义。语文课必然渗透了美育意识,运用了美育教学手段。课文之所以具有审美教育作用,主要在于作者能把他从实践中体验的情感传达出来,感染、影响读者。利用文本中的文学作品进行美育,关键是引导。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基本素质、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进行正确引导,引导学生寻找、发现、汲取作品中的“美”,在“美”的感染、熏陶中拨动学生心中的弦,用情感打动学生,使学生在情感的“激流”中得到情感的净化,这就使情感教育有了更丰富的内容,从而得到美的熏陶,得到情感的体验和升华。只有引导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才更有兴趣,才会更加主动地学习语文,这是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