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有度有据有度,相机而行大专

更新时间:2024-04-08 点赞:6017 浏览:2036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学生要想很好地进行阅读,“阅读背景知识”这一因素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构建阅读背景知识体系,适得其宜的资料补充也应成为我们课堂阅读教学探讨的问题之一。资料补充务必做到有据、有度,且要把握好时机,方能适得其宜。
关键词:阅读背景 有据有度 时机
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生要想很好地进行阅读,“阅读背景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阅读背景”不仅包括在传统的“知人论世”“知人品文”观念影响下的对文章作者以及时代背景知识的积累,而且还应包括与文本本身相勾连的阅读材料。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构建阅读背景知识体系,适得其宜的资料补充也应成为我们课堂阅读教学探讨的问题之一。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切实的尝试,现总结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
首先,资料补充需要遵循以下原则:补充有据,补充有度。所补充的资料务必能实现基于文本理解的锦上添花,千万不能为补充而补充,忽视文本,漫无目的。
其次,把握好时机,方能适得其宜。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资料的不同目的决定了资料出现时机及其效果的不同。

一、补在课堂导入时,激趣设疑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导入很重要,如果教师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学生求知的主动性才能得以提升,阅读的主体性才能真正确立,其对文本的阅读乃至探究才能真正实现。在课堂导入时,适当的资料补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引发他们的疑问,为文本的阅读作好铺垫。
比如,我教学苏教版选修教材《鲁迅作品选读》时,事先了解到学生对鲁迅先生既陌生又害怕,“鲁迅的文章读不懂”“好像鲁迅的战斗性太强了,他的文章太难学了”“他这个人太严肃,一天到晚‘横眉冷对’”……学生流露出很多畏难情绪和抵制情绪。其实,鲁迅先生不仅有其严肃、深沉、战斗的一面,也有其幽默、有趣、亲和的一面,所以,我在讲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文前,给学生印发了唐弢的《琐忆》一文,上课时还给学生补充了在网上看到的一则逸事:鲁迅很讨厌理发,有时懒得数月不理。有朋友说:“看你的‘地球’,怎么还不削一削?多难看!”鲁迅一本正经地说:“噢!我掏腰包,你们好看!”后来实在看不过去了,才勉强去理一回。有一次走进一家理发店,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还在理发结束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他。理发师一数,给了三倍的钱,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来理发,理发师见状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精雕细刻”地做,满脸写着谦恭。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今天咋给这点?您上回……”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处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点,这回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点。”理发师听了如坠云雾。如此,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鲁迅,就出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倍感亲切,在愉快的笑声中进入学习。

二、补在情感激荡处,烘云托月

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作品载负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引起情感共鸣,通过“共鸣”可以使学生达到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美学价值,掌握作品的艺术手法的目的。当学生有所感悟时,适时的资料补充能帮助激发学生的情感,产生更为强烈的共鸣。
我教学苏教版《唐宋诗词选读》中《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一诗,当学生赏析“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一句后,我随即补充了屈原《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并联系学生学过的《爱莲说》,以让学生弄清诗中“芙蓉”和“薜荔”的象征意味;我又补充介绍了柳宗元的生平,让学生了解到柳宗元在坎坷的仕途中未曾向黑暗势力妥协过的高洁与不屈不挠,了解到“惊风、密雨”的隐含意义。审美体验离不开情源于:论文致谢范文www.618jyw.com
感体验,情感共鸣是审美升华的极限。有效的资料补充更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苍凉中的豪迈”萦绕心头。

三、补在疑难重重时,架桥铺路

教学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在“愤”“悱”状态时,切中肯綮的资料补充可为学生排疑解难架好桥铺好路。
我在准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留侯论》一课时,从文章有读书笔记的性质考虑,觉得有必要向学生补充“张良圯上受书”的相关资料,但在什么时候出示相关资料比较适合这一问题上颇费思量。最后,我决定在学生翻译理解第二自然段出现疑难和障碍时出示《史记·留侯世家》中的原文。当学生看完“张良圯上受书”一段文字之后,“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显豁多了,而苏轼的那种“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敢于怀疑又谨严有致的治学精神也突现出来了。这样的补充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书中的疑难,而且也在暗示着一种“旁征博引”“曲线救国”的学习方法,培养着一种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

四、补在课堂终结处,拓展迁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科书力求开放性,在阅读教学方面除注重课文本身的阅读,还应注重举一反三,延伸到其他文章的阅读。所以,当教科书上的一篇文章研读结束之时,往往又是与之相关的文章的迁移阅读开始之时,教师有必要引导或提供给学生相关的阅读补充资料。
比如,以前在教人教版《胡同文化》一文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关于北京胡同的文章,《四合院:中国的盒子》《古都残梦——胡同》《四合院内的小风景》等,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拓宽了视野;另一方面,又是对课文理解的补充和升华。
在教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一文时,我不仅让学生借助《语文读本》阅读了文章的其他章节,而且给学生补充推荐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合欢树》等文章,还有张海迪的《轮椅间的心灵对话》。萨特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透过文字,学生了解了史铁生对过往的磨难和温暖的怀念,对生命和世界的意义的感悟,感受到史铁生面对生活的自信和坚韧,从而接受到灵魂的洗礼,产生精神的顿悟。
参考文献:
叶圣陶,夏丏尊.阅读与写作.开明书店.
朱光潜.谈美书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3]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5]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6]彭吉像.艺术概论.淑馨出版社.
(责编 张亚欣)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