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浅谈小学生数学阅读网

更新时间:2024-01-08 点赞:28186 浏览:1310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让学生进行数学阅读,不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随意读,教师要深刻钻研教材,要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哪些内容需要读,在什么时间读,读什么,怎样读才能使学生爱读、会读、读出效果,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阅读 能力 培养
1002-7661(2013)13-212-01
数学其实是一种语言,我们可以像学习自己的语言一样学习它。在学习自己的语言时,我们要学两次:第一次是学习如何说话,第二次是学习如何阅读。幸运的是,数学只需要学一次,因为它完全是书写的语言。数学既然是一种语言,那就拥有自己的字汇、文法与句法,特定的符号或符号之间的关系。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种沟通的媒介,借着语言人们能彼此了解共同的主题。
数学阅读就是人们借着数学的语言了解数学问题和数学史的过程。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数学是一种语言,“以前,人们认为数学只是自然科学的语言和工具,现在数学已成了所有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的工具和语言”。不过,这种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旧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而数学语言则是慎重地、有意地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因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L.Bloonfield)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更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这便是数学阅读之由来。
让学生进行数学阅读,不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随意读,教师要深刻钻研教材,要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哪些内容需要读,在什么时间读,读什么,怎样读才能使学生爱读、会读、读出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鉴于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
(1)教材中概念、定理、性质、公式的阅读
教材中的概念、定理、性质、公式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这些内容语言精炼、准确、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找关键词、重点字等策略让学生能深入理解内容,并学会应用。
(2)计算题的阅读
计算题教学不仅仅是纯计算,有的学生答案做对了但题目却读错了,有的学生没有理解四则运算的含义导致算错。主要是平时很少读题,所以我们要加强计算题阅读指导,让学生会正确读数、读符号,从而正确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图形题阅读
看图题在小学各册教材中占有不小的比重,对于课本上情境性插图、实物图、示意图、表格图、线段图、几何图等,有一部分学生看不懂图或说不清图意。这部分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看图读图,理解图中一些关系,让学生用数学语言完整的进行表述,从而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并学会从多角度、用不同的叙述表达图意。
(4)应用题阅读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最头疼的是做应用题,考试时不少学生应用题失分最多,许多学生不会读题,看不懂题,理不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重视应用题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掌握阅读应用题的技巧,培养学生严密、有序的思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传授阅读方法,形成阅读技巧。
无论是教材的阅读,还是习题的阅读,我们要求学生一般要做到“三读”,即粗读、细读和研读。研读时,要求学生能够抓住关键句和重点句反复阅读,仔细推敲,领会其内涵和含义。例,学生在阅读小数的性质时,引导学生能抓住“末尾”这个重点词,通过举例等方法理解它的含义。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要求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质疑能使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思维逐渐严谨缜密。例:教学“求最大公因数。”生阅读课题后,师就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什么叫公因数?”“怎样求一般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公因数”“用什么方法求最大公因数”等问题。经过学生提问这一环节,学生在自己提出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自觉主动地阅读课本,寻求方法。又如在教学“平行线”时,在学生阅读了平行线的定义后,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要在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会出现什么情况?”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时就会抓住关键,多问为什么,从而使学生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比较。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阅读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例:教学苏教版第九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后,出示:用18根长1厘米的小棒拼成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用18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比较这两题的区别,从而为解决问题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向。
(4)引导学生在操作中阅读。
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动手操作的实效性,必须把动手操作与阅读思考结合起来。如在推导圆面积公式时,学生把圆等分拼成近似长方形后,师组织学生阅读圆形:你发现了这个长方形与圆有什么联系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