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案运用导学案利与弊

更新时间:2024-03-29 点赞:20336 浏览:930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转变教学方式的理念,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我校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学案”,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校实施导学案教学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笔者认为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既有促进教学的一面,也有不利于教学的一面,要兴“利”除“弊”。

一、运用导学案的优势

1.课前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导学案在学生预习过程中起导航作用,预习时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加深理解,使学生课前有备而学,给学生以知情权和参与权。久而久之,学生通过不间断的课前预习就能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一些新问题,极大地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2.精心设计问题的层次和梯度,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之前,应先思考学生的“学”,只有正确分析学生的学情,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层次和知识层次,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导学案。还应结合导学案中问题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引导启发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导学案“导“的作用。

3.精选、精编课堂试题,有助于增大信息量,提高课堂训练效率

课前教师应根据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导学案上有针对性地编写经典试题。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导学案上的题目,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则通过试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解决问题,通过精讲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4.导学案中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一目了然,有助于提高教与学的针对性

传统教案中,教学目标、重难点只有教师本人知晓,个别教师也只是课前给学生说说而已,学生的印象不够深刻。而在导学案上,学生首先看到的就是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且内容一目了然,学生学习时可以随时回顾目标,这样学习的指向性就会更加明晰。在实施导学案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演员而是导演,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去展示,教师只起到点拨的作用。教师应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和学生的自学能力上,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这样,课堂就不再是教师“满堂灌”的一言堂,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交流、教学相长、教学合一的课堂。
在教学中我经常根据需要适当地调整教学策略,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不仅学得好,而且学得快乐。

5.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落实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就必须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接纳和认同反映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不断自我否定、扬弃、出新,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逐渐完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
落实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在努力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基础上,借鉴他人成功的教学模式,从方法模式的组合上探索如何进行改革与创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运用导学案的弊端

1.难以保证预习环节,学生的主体性未能体现

预习环节是摘自: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使用导学案的基本环节,它不仅涉及到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否养成、自学能力能否提高,还直接影响课堂展示能否顺利进行。如果学生的预习时间不够充分,预习方式未能落实,那么课堂展示就会流于形式,或上成习题课,或上成学生的对答案课,或上成教师的展示课,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发挥。我校的住宿生较多,由于学生的全天时间被安排得比较满,学生缺少自主学习时间,所以我试图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预习任务,但总感觉时间短,学生预习不透,而且缺少获知的,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得到体现。

2.课堂上小组合作交流,未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很多学困生在交流时只是倾听者,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且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听见自己错误的看法,于是只听别人说,不能主动发言,学习上很被动;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课堂讨论无疑为他们提供了说闲话的机会,闲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教师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凡事有利就有弊,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此我们应解放思想,在摸索中鼓足前行的勇气,踏实肯干,不断创新。总之,追求自主学习,是课堂的呼唤;使用导学案,是自主学习的呼唤。我坚信,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我们一定会在课改的道路上看到更美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