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墨《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实录

更新时间:2024-02-17 点赞:34418 浏览:15859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从化学角度认识身边的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本课题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的硬、石墨的软及导电性、C60分子的结构特点。在介绍的同时又穿插介绍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及其用途,使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观点。掌握了这—重要的化学思想之后,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学习化学的意义,感受化学世界的魅力。教材注重图文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学内容的编排注意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使学生学得轻松。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想动手试一试、做一做。而这节课的知识就是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如、玻璃刀、铅笔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尝试做探究实验,如玻璃刀划玻璃、石墨电极和铅笔芯的导电性、触摸铅笔芯粉末、木炭吸附性实验等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初步认识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能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领悟物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掌握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的比较,认识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通过活性炭对红墨水的吸附实验,学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人类对碳单质的认识为例,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是发展”的观点。
(2)通过对人造金刚石、C60等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

四、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实验室需要一些玻璃片,哪位同学愿意帮助老师将大的玻璃分成两块?
学生实验:两名同学分别使用玻璃刀和裁纸刀切割玻璃。
(针对使用裁纸刀没有割开玻璃的那位同学)老师看得出来你已经很用力了,可还是没有成功,你知道原因吗?
学生回答:使用的工具不对。
师:那你知道玻璃刀为什么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吗?
生:刀头有金刚石。

(二)讲授新课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所形成的单质,其中金刚石、石墨两种物质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所以现在参照教材介绍,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小组交流,归纳出金刚石和石墨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学生:交流、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思考、总结、填写学案、汇报、补充。
学生实验:用铅笔芯验证石墨具有导电性分组实验。
教师:展示收集整理金刚石、石墨的相关用途图片,你能说出体现了哪些性质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金刚石和石墨既然是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物理性质会表现出这么大差异呢?
展示微观粒子模型,找到二者性质差异的原因。
学生: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教师:通过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以及结构,我们得出了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2.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教师: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要用到木炭、焦炭、活性炭和炭黑,这些物质的主要成分也是碳单质,而它们的结构则与石墨相似。你知道木炭与活性炭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吗?
学生:饮水机的滤芯、防毒面具的滤毒罐。
教师:这些用途应用了哪种性质呢?
学生:吸附性。
教师:同学们想体验一下神奇的吸附性吗?
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科学研究表明,当物质具有足够大的表面积时,会表现出吸附性。小小体积的活性炭是如何具有大大的表面积的呢?观察其内部结构。
学生:疏松多孔的结构。

3.C60图片

教师:最小的足球,请观察图文并说出图文中给的信息。
学生得出信息:C60是分子构成的,它的分子结构形状像足球。
教师:在碳氏家族中出现了一些新成员,其中应用较广的是C60,随着科技的发展,还有许多更新的碳单质,同学们感兴趣可以在课后搜索更多的相关资料,因为课堂学习并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三)巩固练习

生锈的车锁如何打开?
(解答思路:利用铅笔芯中石墨的润滑性)
(四)作业
阅读教材109页“化学、技术、社会”。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收获了很多,也一定还有许多想知道的,我们可以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学习。
六、板书设计(略)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