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初探

更新时间:2024-02-18 点赞:33629 浏览:15584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小学数学教学应从现实生活的需要出发,通过创设生活的教学情境,挖掘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验“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探讨
1002-7661(2013)25-269-01
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一个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引导者,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范文www.618jyw.com
主动学习、有效学习和积极体验的时间空间,需要教师将学生从单一的书本,封闭的课堂中解救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生活中学习,在生活这个大的数学教学课堂中学习。可见教师的重要。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以及新教材的推广实施,以往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教师的教学也面临着改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提高自己的生活化意识。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以本为本,避免从概念到概念,要变数学练习的“机械演练”为“生活应用”,要有意识地从生活中寻找与数学文本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事例,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联系,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在生活中用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

一、培养数学学习习惯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言:“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无法偿还的债务了。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影响之大,万万不可忽视。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和模仿性较强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

二、学会数学学习方法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是数学课堂上要给足学生主动探索的时间与空间,让孩子们在学习的海洋中自由活动、主动探究、亲身体验、自我感悟。这是孩子获得真知,学会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

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更加的接近生活。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让学生学以致用。那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去做呢?

2、解读生活数学,感受数学生活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数学教学中挖掘生活中的例子,让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达到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会越大。只有当儿童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这时,儿童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我们了解客观世界的基本工具。

3、强化应用意识 促进数学生活化

生活化意识,众所周知,就是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很成功。“木匠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本原则,也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吴效锋.新课程怎么教Ⅱ——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
陈亚红.走出数学生活化的误区[J].学周刊·理论与实践,2009.0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