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与语文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10 点赞:28717 浏览:132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新的世纪、新的挑战,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更新教学观念,把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不可缺少的主要基地。本文主要针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质疑能力和创造性能力进行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育;创新意识;主体意识;质疑能力;实践活动
在语文教育中,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奠基性工程。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语文教师就要特别注重挖掘学生的这种潜能。那么,如何去“挖掘”呢?根据实际教学体会,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是由双重主体构成的,是一个合作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这个半封闭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回归学生主体位置,不应再把学生看作是纯粹的“物”,而应看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发展个体”,尊重他们,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挖掘他们的各种潜能。例如:在教《春》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听完课文朗读录音后,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或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陶醉于春天美丽的景色,或感受春天蓬勃的生命力,或惊叹文章语言的优美……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的接受和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获得对春天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今天的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从事终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而培养学源于:论文例文www.618jyw.com
生的质疑能力是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的重要方法。在长期的传统教学中,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失去了个性,依赖性强,提不出问题,也不知道从何提问,这就需要教师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那么从何发疑?

1.找寻关键词、句子发问

学起于疑,思源于疑。疑就是问题。问题就是思维的火花,学生在阅读中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独立思考的表现。教师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就要引导学生在文章中看似平常、实有深意的文字中质疑,也就是寻找文章关键词句。关键的词语是指:记叙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词语等,这些词语最能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人物品质;说明文中最能说明事物特征的词语及一般文章中与中心有关的用得好的词语。关键句子是指: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含义深刻的、蕴含哲理的、生动、形象、具体且最能突出中心的句子等。

2.在比较中质疑

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可以作为阅读理解的一种手段。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课文或几处语段等组合在一起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比较,从中挖掘出更为深刻的疑点质疑。这不仅仅有助于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具体把握,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感知文体、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弄清写作思路和文章技法等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例如教《故乡》时,分析闰土、杨二嫂的形象可以通过比较来进行。少年与中年的闰土简直判若两人,文中也写了杨二嫂前后外貌、语言、动作、行为的不同。经过对闰土、杨二嫂前后比较的分析,就可以提出下列问题:二十年前的闰土和二十年后的闰土有什么不同?这变化表现在哪?杨二嫂有什么变化?他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还可以把主题相同、题材相似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由此质疑。
在教学中提问,不只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的事,我们要从灌输者走向引导者,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就像是把开启汽车的钥匙交给学生。

三、引导学生参加创造性学习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培养开拓型、创新型人才的战略性高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各种形式的创造性学习的实践活动。荀子曾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行之而止点矣。”充分说明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坚持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语文活动天地,让学生跳出课本,走出小教室,走向大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他们阅读课外读物,自编手抄小报,从事社会调查,描述人生百态,进行演讲比赛,开展辩论活动。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语文教学既立足于课堂,又面向社会、面向生活,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学生不断在生活与社会的课堂中汲取鲜活的语文养料,语文素质与思想情操、意志品质等自然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美的情操、美的心灵、美的品格,有利于提高语文素质。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更要更新教学观念,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教学才有蓬勃的生机,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大批的具有高素质和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玉杰.《语文创新教学》延边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2.韦维.谈谈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创新教学》.2001年1月.

3.刘竹青.新语文教育观浅谈《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5月.

4.袁锦霞.放飞学生的创新意识《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12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