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数学课高中数学课课堂提问艺术

更新时间:2024-02-07 点赞:23674 浏览:1067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绝妙的提问可诱发学生的思维,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而课堂中的提问则是教学这门艺术的精华。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达到预期目的,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研究、长期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数学课堂 提问 艺术
1674-4810(2013)18-0137-02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绝妙的提问可诱发学生的思维,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而课堂中的提问则是教学这门艺术的精华。好的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习的,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发现新知识。评价一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是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达到预期目的。在新课标下怎样组织好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呢?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体会。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提问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思维犹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它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激发学生潜在的认知兴趣,消除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恐惧心理。我在课堂提问时常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和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我在讲完数学归纳法后进行小结时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证明方法——数学归纳法,这种方法是用来证明与正整数n有关的数学命题的。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与正整数n有关的数学命题都得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呢?”对于这个问题,请同桌的同学先在一起讨论,谁讨论好了就主动起来说给大家听听。话音刚落,课堂就热闹起来了。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证明与正整数n有关的数学命题,不一定都要用数学归纳法来做。”我进一步追问道:“摘自:学术论文网www.618jyw.com
你是怎么晓得的?”该生回答:“我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我笑着说道:“那好,请你到黑板上板书给大家看看。”该生很自信地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道:
求证: 。
证明:∵ ,


同学们看着该生所举的例子,不由自主地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同时课堂上响起了一阵阵掌声。这样,既顺利解决了所提问题又营造了使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

二、抓住最佳的提问时机

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并激发他们通过思维、探索等活动去发现和获取知识。因此,课堂提问要把握好时机。一般来说,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在新旧知识的“接触点”和“结合部”,此时提问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波澜,推动问题的解决。我在讲授组合数公式时,为了用已有的知识导出所讲内容,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根据定义,我们知道 和 的意义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那么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呢?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能不能用排列数公式推导出组合数公式呢?”问题提出后,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稍作等待后,一位同学发言说:“排列数 和组合数 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而不同点在于‘ 是这种取法的总数,而 是其中每种取法还须排列所得的排列数。’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乘法原
理可得‘ = ’,由此可以得组合数公式: =
。”这样,在新旧知识“结合处”或“接
触点”提出问题,使学生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讯速地接受了新知识,一环扣一环,学习气氛浓厚,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把握提问的深广度

课堂所提问题不要太易,也不能太难;既不要太大,也不要过小。如果所提问题过易,会使学生不假思索地就能回答问题,这种提问只能制造表面上的“积极活动”,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提问太难,会使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问题太大,学生会感到摸不着边际,无从回答;问题过小,学生容易感到乏味,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课堂问题的设计要做到深浅适度,恰到好处。我在讲了偶函数的定义后给学生提了这样的问题:(1)凡是变量的次数是偶数的函数都是偶函数,对吗?(2)函数f(x)=5是偶函数
吗?(3)函数f(x)= 是否是偶函数?学生对第一、
二个问题回答得非常顺利,但对第三个问题却迟迟下不了结论,这时我补充问道:“什么是偶函数?怎样判断一个函数是偶函数呢?”这一问,学生恍然大悟,从而圆满地解决了问题。

四、注意提问的点面结合

课堂提问常规上要求一个学生起来回答或由几个学生先后回答,但回答的目的不是针对某个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如果向一个学生提问,尔后老师听回答,并作出评价,而对其他学生置身事外毫不关心,必然失去了课堂提问的意义。因此,在课堂提问中须做到以下几点:

1.面向全体,个别回答

问题提出后,先让全体学生积极思考,使人人进入“角色”,再让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我在讲了排列组合知识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解排列组合问题,应注意哪些问题?”提出问题后,就可以马上把学生的思维活动组织在同一个思维对象中,使每一个学生产生一种自我的“主体感”,待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后,再请学生回答问题。

2.回答的方式:为个人回答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学生回答问题时,当回答的结果和教师所期望的不一致时,应鼓励学生再好好想想然后回答。若学生仍然回答得不够准确,可让学生先坐下,然后组织其他学生针对问题回答的情况进行讨论,在讨论中纠正片面想法,树立准确认识,得出正确答案。

3.想方法,使不会回答问题的学生能答出问题

在学生对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准确领会,或由于紧张而不知从何答起时,可改变提问的角度(即换一个说法),由此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我在讲授对数函数的定义时,对学生提出,“定义中为什么规定底数a大于0且不等于1?”学生起立后情绪紧张,不知如何回答,这时我就改变问法:“底数a等于0或小于0时会怎样呢?a等于1时又会如何?”学生经过思考后,顺利地回答了所提问题。

五、课堂提问应是平等的对话

居高临下的提问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距离感,甚至畏惧自己的回答会不会令老师满意,会不会遭来同学们的讥笑,因此教师在提出的问题中应注意自己语言措词及语气语态,要具亲和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学生也才会放下思想顾虑,走近老师的思维中。提问中无论学生的回答满意与否,都应尽量避免言语的伤害、态度的轻慢,应充满、赏识、期待。耐心倾听和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巧妙的因势诱导,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
总之,精巧而有吸引力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培养能力,而且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如何根据教材、教法的不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问题,做好课堂提问,是每一位教师不断研究、长期探讨的课题。
〔责任编辑:肖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