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教学管理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学管理生

更新时间:2024-01-17 点赞:32017 浏览:1460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体育运动学校的文化教学管理存在学训矛盾严重、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教学内容不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等问题,本文主要从提高认识、提升师资水平、创设文化氛围、创新考评机制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体育运动学校 文化教学管理
1674-4810(2013)18-0167-02
我国正走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道路上,体育事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高度重视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教育,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体育运动学校是“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有效模式,是体教一家的特色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大多从业余体校发展而来,一般涵盖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这两个教学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化学习主要以基础学科为主,是培养学生运动员文化素养与良好情操的关键时期。文化教学管理是体育运动学校管理的薄弱环节,长期存在一些影响学生运动员文化学习的问题。

一、当前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训矛盾严重

“学”指学生运动员的文化知识学习,“训”指他们的专业运动训练,这两项技能的内在规律截然不同,运动员要有充足的精力投入才能掌握。但是学、训都需要占用时间,体校一般采取半天文化课教学、半天训练的时间分配,这意味着学生运动员比同龄孩子少一半的文化学习时间。在有比赛任务时,仅有的学习时间也会被占用,而在平时因为训练体能消耗大,文化课经常成为学员放松恢复体能的时间,没有饱满的精力可以投入文化学习。
体育运动学校对运动员的管理一般实行教练员负责制,教练员对学生的选材、输送、训练、生活一手抓。学生运动员的竞赛成绩成为衡量教练员工作业绩的主要标准,教练员往往注重给学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网站www.618jyw.com
员灌输争金夺银的竞技目标,而对学员文化学习的关心则相对较少。

2.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目前,体育运动学校一般采用班级授课制,按照学生的年龄分班学习。由于学生运动员的选拔一般是通过教练员考核其运动成绩决定的,他们的文化成绩不在考查之列,往往同一年龄段的学员文化程度差距较大,采取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既不利于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教师的组织教学。

3.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根据国家统一课程标准制定,采用国家统一教材,参加统一升学考试。这一学段的文化知识科目多、知识量大,学生运动员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全面掌握文化知识存在很大的困难,运动员通过升学考试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几率很低,而在运动员单招考试中仅考查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文化成绩。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一般还在沿用20世纪90年代的体育中专课程。课程设置偏向基础知识,比较沉闷,存在“多、繁、深、旧、难”等问题,而针对社会对人才需要及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特色课程很少开设。

二、加强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学管理的对策

1.提高对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在学校管理的模式中,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重训重学,两手抓,在教练、教师、学生心中树立学训并重的思想意识,明确教练员对学生文化学习的管理职责,教练员考核指标体系应与学生文化学习效果挂钩。世界著名运动训练学专家马特维耶夫指出:“未来运动成绩的增长主要不是靠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体能、技能,而是挖掘运动员的智慧。”而运动员的智慧来源于智能的培养和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支撑。这就需要学校加大思想教育工作力度,一方面要使教练员真正认识到学好文化基础课不仅有助于学生训练水平的提高,而且对学校的发展、对学生的前途也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要通过文化课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也认识到文化基础课对提高运动成绩和将来自己前途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作为学生重视文化课、认真学好文化基础课的动力。

2.提升师资水平,激发教师的创造力

体育运动学校属于事业办学,不像教育系统对教师培训管理有一套成熟的办法。师资水平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落实校内教师进修制度,完善教师聘用制度,支持面向社会聘请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
鼓励教师研究编制符合校情、生情的校本教材,并探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设置,在涵盖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把体育营销、休闲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体育相关产业知识融入其中。在教学中,坚持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出发,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设高效课堂。

3.明确目标,营造学习氛围

正确的奋斗目标是前进的动力,明确的目标犹如夜航中的灯塔,它能给我们引路。运动员们大多在训练上具有明确的目
标,要在各项体育赛事中争金夺银,因此,在训练场上刻苦训练、无怨无悔;而对于文化课,却认为自己通过体育成材,不需要学习文化知识,甚至有些运动员认为不需要读书,只要运动员等级上去了自然就会被保送大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
氛围是重要的教育力量。大家都重视学习,共同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可以促进文化学习的开展。可以搞学习竞赛,让运动员们你追我赶,以有知识文化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运动员一般好胜心较强,竞赛的效果会比较好。在校园中还可以通过设立宣传标语、主题海报、读书角等,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还可以充分发挥教练、教师、学校、班集体的力量来营造积极向学的教育氛围。

4.完善考试制度,创新激励机制

体育运动学校学生运动员比普通学校的学生学习负担更重,承担双重学习任务。教师在对他们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查时,应借鉴而不能完全套用普通学校的考试方式,应适当降低考试的难度,给予他们能够驾驭文化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励他们学好文化知识的信心。把文化考试成绩作为选材和输送的一个参考指标,给学生增加自觉学习的压力。对于文化成绩优异的运动员应给予奖励,给其他运动员树立榜样。对于每一位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表现和学习成绩的变化进行及时评价,帮助进步的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成绩,激励其努力学习;给退步的学生敲敲警钟,让其迎头赶上。好的考试激励评价制度可以督促学生不断追求攀登知识的顶峰。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学校的文化教学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我们应该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针对具体问题采用多种管理手段发挥教练、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董晓青.体育运动学校学生文化课厌学分析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18)
冯晓刚、姚刚.浅谈体育运动学校的教育改革[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7)
[3]王小静.浅析体校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J].考试周刊,2011(86)
〔责任编辑:范可〕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