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互助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应注重互助教学开展要求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6774 浏览:1979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目前,各高校均开设计算机学科,而计算机教学效果对于高校培养高质量的计算机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互助教学就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互助教学;计算机;高校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已经成为各高校开设的一门通用学科,但是计算机教学的质量良莠不齐。随着现代教学理念的深入,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增加了更多的实际应用内容,并开始尝试对计算机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以提高高校教师计算机教学质量。那么,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今天,非常有必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入互助教学方式。
1 互助教学概述
互助教学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模式之一,互助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实际状况,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互助的意义,以便让学生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向他人求助,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向他人提供帮助,养成一种良好的生存习惯。而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互助教学模式的开展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习惯,并根据这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师生关系。就课堂和学习而言,开展互助教学模式主要是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探讨,这样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从多角度了解该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有效的信息反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的学习目标。
尤其是对于计算机这一学科而言,其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未知的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式,而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方向上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养成一种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习惯。互助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思维方向,提高学习能力。
2 开展互助教学必要性
当前,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开展互助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从教学模式的优势还是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说,开展互助教学都是必要而且可行的。
互助教学模式对于计算机教学而言具有创新的完善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我国计算机教学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在课程改革中也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方式以增强教学效果,而计算机教学中开展互助教学模式就是一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表现方式。
互助教学模式能够完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提高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互助教学模式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这种交流过程中增加相互之间的沟通几率,改善相互之间的关系。互助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但能够改善相互之间关系,还能够增强学习效果。在相互合作和信任中解决问题,能够提高资源的共享性,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互助教学模式能够较明显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校教学中,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课堂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无视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互助教学会放宽学生的课堂行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进行课堂问题的探索,因此,摘自:本科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进行学习的学生会养成一种社会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 互助教学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通过以上分析了解到,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开展互助教学模式不但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必要性。然而,在当前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知识构成、思维角度都在变化的今天,该通过何种方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开展互助教学呢?

3.1把握应用原则

互助教学模式的应用是有一定教学原则的,只有在教学原则指导下才能够保证教学效果达到最好。那么,要做好互助教学就要遵循主体性、差异性和开放性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主要就是指学生的主体地位。互助教学要想实施,就要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学生才能够收获最好的教学效果。2)差异性原则,主要是指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知识积累程度和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准备课程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大致上的了解,在布置课堂活动时尽量保证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计算机教学活动中,让不同能力的学生负责探索不同的问题,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遵循因材施教指导的表现。3)开放性原则,就是指要想真正开展互助教学模式,就要实施开放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够积极主动沟通交流的学习环境,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束缚。同时,教师在课堂中也要通过多种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探索,只有这样,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才能够真正开展“互助”,增强计算机教学效果。

3.2完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互助流程

通常情况下,互助教学模式的运用需要从3个角度来进行,即课前准备活动、教学过程、教学总结。由于每个准备活动的过程特征是不同的,因此,相应的准备活动也是不同的。
1)课前准备活动。互助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方式,其要求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所以,教师在准备课程之前要把学生根据能力不同分为不同的互助小组。在分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师不要把能力类型相同相似的学生分为一组,要把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学生相互搭配成组,这样每一个小组就能够保证知识和技能相互协调。尤其是每个小组中的弱势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会获得其他学生的帮助,并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在每组中还要选取小组长作为活动的管理者,保证探究秩序。对于管理者而言,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如果发生问题,其能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给其他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作用。
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开展需要高校计算机教师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设置,另一方面是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教学内容的设置而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能力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探究问题等的预设,从而形成一个计算机课堂内容的整体规划,只有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互助教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开展。而教学活动的开展,就需要教师做好指导者的工作,从全局上为学生进行把握,在学生探索过程中监督探索活动的进程,及时为学生解决难题。同时,对于流程性和抽象性的问题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进行动态展示,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 4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实践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实践证明,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技能形成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由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的不同,在实际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注重教学分析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前,教师必须对教学的内容、对象及环境等要素作综合考虑,以确定是否采取该教学策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略,如采取则选择并准备学习活动所需的各类资源。特别是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的内容、时间、空间与手段都突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这就要求对信息化环境有详细的了解,把握和利用信息化环境与手段来促进教学。
合理分组,让学生了解并接受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学习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合理地划分合作小组,除了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性格外,更需要学生主动配合。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前,教师要对学生详细地讲解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实施流程、注意事项及预期效果,让学生了解并接受小组合作学习,从而主动、积极地配合教师完成分组、角色分配及职责承担,真正参与到小组活动学习中来。
科学合理地选择活动主题并确立学习规则,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主题依据教学目标、内容、参与人员及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完全开放型主题、半开放型主题及闭合型主题。主题确立后,教师须规定学习要求及注意事项,并通过设立评价项目的方式约束学生。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鞭策、激励、互动以及信息技术等手段营造一种积极、友好的学习情境。
注重教学交互,促进有效交流有效地交流是促进学习者成功、快速地完成知识建构与迁移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要与组内同学交流,还要与同伴一起与其他组员交流,交流也不局限于认知领域,还有情感、态度和技能的沟通。因此,教师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必须及时对小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及人机交流加以引导与限制,防止交互迷航,促进有效交互活动的开展与维持。
评价应灵活多样,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除了评价小组整体表现外,还应注重小组成员的评价,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应注重过程。评价的手段应采取教师评价、小组自评及组间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的内容及指标也应详细、具体、量化。评价的最终结果应反馈给各个小组,让其对照评价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改正方法,保持优点。因此,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应综合教学目标、活动要求、学生特点等要素,制定灵活、科学的评价体系。
5 结束语
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社会性和应用性已经是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我国社会发展状况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要积极开展互助教学。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互助教学的具体应用方式进行简要探讨,还望对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创新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许江.现代计算机教学中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35):134-135.
石平.论高职合作互助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2(16):144-145.
[3]牛惠.“互助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2(32):3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