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意志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培养

更新时间:2024-04-10 点赞:5733 浏览:1688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意志品质作为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内涵,在教育中对个体起着维持动力、调节和补偿等的显著作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成功和成才,其知识和技能的影响力为30%,而性格、心理素质、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力可达到70%。由此可见,性格、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人的意志品质和行为特征的形成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尤为重要。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培养与教育初中生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及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培养,还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并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这在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 初中生意志品质薄弱的表现及原因

1.初中生意志品质薄弱的表现

初中生由于受生理、心理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意志品质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具有双重特征。由于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及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形成了娇生惯养的坏习惯,使这些在“温室”中成长的孩子几乎没有任何抵御风雨和坎坷的能力。在顺利时,得意忘形,不听取任何意见和建议;受挫时手足无措、垂头丧气、萎靡不振;悲哀时不能自制、自暴自弃。这种薄弱的意志品质及双重的性格特征会使学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产生消极情绪,如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情绪化现象越发严重,最终导致学习成绩忽高忽低,起伏不定。
(2)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初中生逆反情绪比较严重,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与团结友爱的思想品质比较欠缺,自律能力较弱,常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处理相关问题。集体主义观念较差,对同学及班级工作漠不关心,不愿做班干部为同学服务,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及劳动活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与授课教师有抵触情绪等。对此,应予以切实纠正并及时教育,避免畸形性格的形成。
(3)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初中生虽然独立意识逐渐加强,对父母的依赖性正逐渐减少,但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具有盲目性、冲动性的特点,甚至有些初中生较少年儿童时期情绪外露性减少,隐蔽性增加。因此,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需进一步改善。
(4)自控能力较弱,情绪易波动。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容易接受新事物摘自: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自己,渴望进步,可塑性强,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其劣势为情绪易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容易急躁并出现偏激行为和冒进行为,也易受到各种激进思想的影响和错误诱导,综合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弱。
(5)缺乏果断性。有些初中生果断性较弱,在需要行动时不能迅速地作出决断,不能使意志行动顺利进行;在情况发生新的变化需要改变原计划时,不能够随机应变,犹豫不决,失去了有利时机。这都是缺乏果断性的表现。

2.影响初中生良好意志品质形成的原因

(1)不能正确对待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就是尊重学生的意志,包括尊重学生的优点和宽容学生的缺点。但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加之初中生单纯、无知、年龄小的特点,总觉得这一时期学生还是孩子,过分地严厉管教,忽视了学生的独立人格,把学生当成工具来操纵、控制。同时,认为学生只是受教育者,他们是不成熟的,没有思想的,是需要教育来“管”的,师生关系是上下级的从属关系,学生必须服从教师,忽略了“尊重”这一原则。教育者要么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要么放任自流,致使学生失去自主性、自制性,不能对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3]。
(2)社会舆论的误导。网络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捷,浓缩了社会空间,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但同时也带来诸多新问题。而影视剧作及其网络游戏的广泛传播,为一些生活中不切实际的非凡场景大肆渲染,使学生在潜意识中忽视了自己的能力,试图坐享其成。社会舆论的导向往往只注重对成功者的光辉形象宣传,而对成功之前的刻苦勤奋、顽强拼搏的精神缺乏关注,易使初中生产生成功源于家庭背景、运气等客观因素而非来源于刻苦勤奋等主观努力的错误观点,不利于初中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3)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念。自古以来,中国式的传统教育观念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非凡的能力,出人头地,拒绝做一个平凡的劳动者。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以及社会上某些腐败现象,已经侵蚀到广大初中学生,使他们在个人价值取向上出现种种误区。胸无理想、急功近利,崇尚自由、唯我独尊,贪图享乐、不图奋斗,这些都对学生坚韧、自制的意志品质培养和形成产生强烈的冲击。

二、 初中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积极作用

1.推动作用

初中生体育学习活动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情感和动机,推动体育教学有序地进行。意志是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能否转化为现实的体育学习活动的关键,同时也是体育学习活动起始和终止的有效。意志可以赋予体育课堂学习活动以高度的自觉性,反之,缺少这种优良的意志品质进行体育学习活动,便失去了自觉性,不会产生体育学习活动。

2.调节作用

意志品质的自觉性、自制力等特征还具有调节意识、行为的积极作用。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学生会根据学习进度、学习难度及教学环境的变化对学习的内容、方式、时间等进行适当的改变,各种情感的变化需要通过自我选择、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来改善,以利于体育课堂学习的顺利进行。这些都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的调节作用才能得以顺利实现[4]。

3.激励作用

体育教学中初中生不仅需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条件,因此要实现指定的学习目标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还会受到主、客观双方的影响,在克服身体素质条件等不足的情况下,还要抵御挫折失败。这就需要学生发挥意志品质的激励作用,使其具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以及恒心和毅力,从而坚定学习信念并通过努力奋斗完成学习目标。这种激励其实质是强化学习过程的活动,体现了意志品质的自觉性、自制力及坚持性的特征。

4.定势作用

体育学习目标的制定和确立与个人的意志品质紧密相连。初中生具备优良的意志品质才能够建立积极的、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而不良的意志品质会使学生迷失方向、没有目标、没有计划,目标设置相对降低,久而久之对体育学习的内容、方法、方式、时间及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定势作用是通过意志品质的果断性和自觉性来实现的[5]。

三、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策略

1.竞赛提高法

竞赛提高法是指在教学中进行比赛,在规则的要求下来增强学生激烈的对抗性,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方法。比赛过程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要求学生要善于、敢于把握机会,果断处置,这有利于学生果断品质的培养。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克服自身及其他可能存在的困难,以顽强的拼搏精神赢得胜利、赢得尊重,这都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6]。

2.条件限制法和疲劳负荷法

针对初中生适应能力差、自制性弱的特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堂适应能力,培养其果敢性、坚韧性等意志品质,意在通过此项控制练习,适当提高学习难度,为顺利完成课堂任务而制定实施。例如,通过设定比赛的积分、限制任务的时间和质量来培养其应变能力和坚韧的意志品质。疲劳负荷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承受一定量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使其在适当的压力下完成令人劳累的任务,从而达到磨砺学生意志品质的方法。例如,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1500米跑,并要求其在疲劳时要保持跑步动作的规范性,以培养学生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

3.说服解释法和挫折教育法

名言、警句或著名人物的体育行为可以激励学生提高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作好迎接困难的准备,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勇敢无畏、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的目的。例如,在长跑练习之前,教师先对学生解释“极点”以及出现“极点”时的应对方法,给自己进行积极暗示,如“我一定能坚持”、“我一定可以”等,以此培养学生顽强不屈的意志品质。挫折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遇到阻碍或干扰,导致个人动机不能实现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研究表明,青少年经历一些挫折可以使其更快地成熟起来,是培养坚强意志品质的良方。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方法:首先是批评法,是指对那些总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在表扬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指出其的不足,必要时候让他们尝试失败和批评的滋味。其次是说服教育法,面对遇到挫折不能处理的学生,教师应该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对挫折有正确的理解,化消极为积极。此外,疲劳负荷法和条件限制法也是挫折教育可以采用的办法[7]。

4.环境优化法

不断优化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环境,建立浓郁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初中生意志品质的有效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环境包括学校教学环境、场地器械、教学技术、教学时间、天气条件等,这些教学环境的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其意志品质的培养。天气条件、学校的教学环境对初中生有着渲染的作用,在特殊的天气环境下,如严寒的冬季、强烈的风雨等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坚持进行体育课教学,让学生与艰苦、困难作斗争,在困境中坚定前行,奋发进取,迎难而上,对锻炼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果敢坚韧的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天气条件等各种不确定因素较多,在实施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做到安全第一。教学中要确立培养、锻炼意志品质的首要性,技能学习排其次的原则,来制定长期的课程培养计划,使之持之以恒,最终由教师引导走向自觉锻炼。

5.方法和手段创新法

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新各种方法与手段。体育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各种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有不同效果。体育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创新体育教学观念,走出老式的“管教”与“说教”教学过程,使体育课的教学由过去的注重技能培养学习转变为今天的快乐体育,真正认识体育课的育人作用,使学生在长期有效的学习环境中坚持体育锻炼,使意志品质得到磨练。同时,在课堂教与学的组织安排和实施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课堂增效,激发课堂活力。在学生学习技能的同时,提高锻炼的长期性、积极性是关键,通过体育课堂的学习参与,寓育人于体育课堂之中,提高初中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坚强意志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8]。

6.意志特点法

培养学生的意志,还要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来实施。由于成长环境不同的影响,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意志特点与弱点。有的勇敢、急躁,需要着重培养自制力;有的冷静有余,果断不足,需要重点培养果断性;有的听话、服从,但独立性差,需要着重培养独立性;有的依赖性强、自尊心重,就要培养独立性与自信心;有的任性、倔强,就要帮助学生区分任性与独立性的界限;有的胆小、怯懦、腼腆、畏首畏尾,就应培养大胆、勇敢、果断精神;有的冒失而轻率,就应培养冷静、沉着、克制、约束自己的能力;对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缺乏坚持性的,则应培养其恒心、毅力、韧性与克服困难的精神,如此等等。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及时了解、分析学生意志品质的优点和弱点,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体育教学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意志品质的锻炼与培养。根据初中生所具有的自制性、果断性、坚持性、约束能力不强等意志品质特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必须持之以恒,方能见效。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意志品质,首先体育教师不仅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而且还应当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坚持早操等身体锻炼活动,来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其次,应当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使体育与其他教育相结合,通过教师讲解、开展教学比赛、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等,来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并把这种意志磨练扩展到体育课堂之外,如遵守社会道德规范、遵守校规校纪、自觉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不良习惯的克服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通过长期的意志努力去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并使意志品质的培养逐步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邵伟德.体育教学心理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 王远.浅谈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青海大学学报,2001(6).
[4] 余志雄.浅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湖北体育科技,1997(2).
[5] 朱昆.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1).
[6] 汪小波,陆建平.体育教学中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
[7] 杜春杰.体育意识的特征及培养研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0).
[8] 肖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策略.当代体育科技,2012(2). 摘自:硕士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