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效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架构探析站

更新时间:2024-02-27 点赞:16479 浏览:7088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借助策略定位模块、起点性问题导入模块、教学重点难点解析模块构建而成,充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源于:论文例文www.618jyw.com
,实现了高中数学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一、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概述

常规意义的数学课堂常给人以理性有余、感性不足之感,盖其原因在于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常使学生深感远离生活场域,难以引发共鸣,难以发挥其素质教育的效能。有效教学是获得广泛国际教育界认同的新型教学模式,并且迎合了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所谓的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应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此种策略的应用目的在于寻找学生的兴趣源点,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学生的学习热度不减,使教学顺应学生的“渴学”心理,从而有效进行。

二、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实施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尽管是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并不是说高效课堂的授课过程完全片面地追求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满足,而放任课堂教学。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创设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使学生完成高中阶段必备的数学知识储备,为日后的继续求学作好知识的铺垫准备。为使高中数学教学达到效率、效能、效益的“三效”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身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数学2(必修)教材为蓝本,选取“空间几何体”一章中的“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为教学内容,同时将本节课的45分钟,分割为

1、2、3、3的时间分割点,探析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1.高效课堂策略定位模块

课堂教学策略定位,即是教师授课前事先对本节课教学基调的把握以及对教学情境的预先创设,主要出于下列考虑:即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形成焦点关注,同时为随后围绕情境的关联性学习作好预热准备。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策略定位模块设置为5分钟。由于上一讲已经学习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空间几何体的观察经验。本节课前笔者要求学生制作纸质的柱锥组合体模型,并将选出的5位同学进行课堂展示。本节课初始,即安排学生之间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评比推选,选取出制作优良柱锥组合体模型,并让制作者上台展示成果,同时在黑板上画出该柱锥组合体模型的三视图。基于上台展示成果即代表着获得了他人的认同,因而学生均在课前投入地制作了模型,并积极地参与评比。通过此种情境创设,在课堂甫一开始,即掀起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

2.起点性问题导入模块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难度逐级递进的过程。在初期柱锥组合体模型的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度后,为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至因太过突然遭遇知识难点而减退,笔者在本节课第二模块,设置了难度较低的起点引入问题。本模块时间设置为10分钟。如通过设置如下问题,使学生由浅入深地进入到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画法中来:
问题:画水平放置的等边三角形的直观图。
问题设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消除对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的陌生感和畏难感,借助水平放置的等边三角形直观图使学生了解z轴、y轴、x轴的设定及其所表示的长度。为下面的斜二测画法作出准备和铺垫。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的方式,动态演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使学生实现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关系的充分认知,并首此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掌握平行的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解析模块

在通过教授学生掌握平行的方法后,本模块进一步讲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斜二测作图法的知识,使学生掌握斜二测画图法的两个性质:即平行直线的斜二测图仍是平行直线以及线段及其线段上定比分点的斜二测图保持原比例不变。同时适时地列举出典型例题,通过随堂测试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画图能力,同时在画图过程中借助适时的辅导,使学生的斜二测作图法的知识知识得到真正的提高,也使学生体会到知识内化所带来的喜悦,本模块时间设置为15分钟。
例: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画正三棱柱ABC=A′B′C′的直观图,使它的底面是边长为2 cm的正三角形,高度是3 cm。
此例题巩固了斜二测图的作图方法,同时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升学生自主作图的能力,强化了其对斜二测图画法的理解。

三、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学情评价

通过借助策略定位模块、起点性问题导入模块、教学重点难点解析模块、知能提升拓展模块构建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改变了学生以往对数学课程的理解偏差,强化了主观参与意识,使学生的知识接纳能力得以提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同时也深切地体会到,在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指引下,教师要恪守以学生为中心和重心的授课宗旨,正视学生的知识接纳能力,以兴趣契合为出发点创设教学情境,借助预先充分设计的导入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需求均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许莹.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07.
(作者单位 宁夏盐池高级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