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三要初三历史复习课中“三要,三不要”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19753 浏览:8513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初三复习课是很多教师探讨的重点,历史课的复习因其学科特点会有不同的模式和方法,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不妥的,进行交流有益无弊。
关键词:初三历史;考试框架;备课;两线并行;误区
复习课是对知识的一种归纳概括,是对学生的一种检测和再提示。上好复习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对初三历史来讲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从教学实际出发谈谈对初三历史课的认识和具体方法。

一、要搭好框架,为复习找准方向

初三历史复习,必须定位中考,考试考什么、怎么考,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就一定要深入研读考纲,从那里得到指导思想、考试意图和命题原则等重要信息。接下来还要认真分析中考历史试卷。中考历史试卷是考试的具体体现最能说明问题,它可以直观的告诉我们要考什么、怎么考、哪里是重点。在基本框架确定以后,就要开始找出需要复习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列出考试的知识要点及相应的能力层次要求。明确出哪些知识是要求识记的,哪些知识是要求理解的,哪些知识是要求运用的。一般来说,要求纯记忆的知识,只要准确掌握知识点即可;理解性强的知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至于运用层次的,要达到运用所知道的历史事实,能分析、归纳历史问题。

二、要备好课,让每节复习课都是精品

复习课综合性强,信息容量大,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考验,对教师而言,为学生准备一节什么样的复习课是关键。有些教师认为复习课都是老内容,不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没有大的难度,只要顺着课程延续知识点就好了,所以会忽略备课环节。其实恰恰相反,历史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而是对原有学习成果的巩固和提高,所以,一定要备好历史复习课,让每节复习课都是精品。备好课要注意以下环节:

1.备学习目标

初三历史复习时间有限,所以要提高课堂复习效率,要拿准学习目标,通过考纲、教材课程要求和教师的自我分析,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目标,也包括方法和学习情感等多重目标。
2.备学生
一节复习课,包含更多的知识内容,学生掌握程度会有更大差异,有多少学生只需巩固,有多少学生还需稍微讲解,有多少学生还要继续给源于:毕业论文理工www.618jyw.com
予知识分析和灌输,教师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并针对情况制订这节课的方案,这样才能让复习课收到更全面的效果。
3.备方式
用什么方式复习,这是很多教师苦恼的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是每节课的方式都要一样,识记多的可以用大家共同回顾的方式,事件多的需要教师为学生捋清脉络,特殊事件的要专门进行各种分析。因此,针对不同的每节课,教师都要分析内容和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

三、要两线并行,讲练结合

进入复习课堂,怎么操作?最基本的原则是找到两条线,一是按单元复习,另一个是按专题复习,这两线要并行,才能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按单元进行复习涉及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四大板块的内容。在对这些板块进行复习时,基本上按教材中的顺序推进进程。这样做,一是依顺教材的权威性,二是让学生能有正确的回忆思维。另一条线就是专题复习,这是复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专题复习能够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那么该如何确立专题呢?一种是将同一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归纳比较。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次科技革命、二战后欧洲与日本经济的发展等。复习的最好方式就是对比,找共性,寻规律,再突出个性。二是将历史事件进行横向联系、比较,如西方跨入近代社会门槛与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等。通过分析对比相同和不同,最终目的是显现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除了两种方法的传统复习,练习是必须要有的。只有通过训练,才能让学生把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在进行题目练习时,要强调题目的基础性,从中考考试内容出发,贴近历年试卷,把握好难易程度,并适时选择和编写一些新题。

四、科学复习,严防进入误区

复习课是应该很科学的,除了不断寻求新方法,还要对一些传统的复习误区注意提防。

1.不要全面复习,缺少侧重

复习课不等同于新授课,不能“一刀切”,大部分学生都掌握的知识就不要讲,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要讲,大肆扩展与考试无关的题外话不要讲。

2.不要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有的教师以为复习课就不用搞互动了,就不讲究课堂程序了,教师一个人夸夸其谈,一是容易把课堂气氛搞得死板,不利于一些学习主动性不高的学生听讲;二是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没给学生在复习课中发表意见的空间。

3.不要以练为主

复习课中的练习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将复习课看成练习课、模拟考试课,那就错了,那样复习课查缺补漏、突出重点、调整学生掌握程度的功能就彻底失去了,复习课的效果也不会很好。
总之,抓住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利用各种科学的方式方法,将复习课上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历史教学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益萍.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2000(11).
树本.研究性课程的构建[J].教育研究,2001(06).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贾庄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