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生代“三化”同步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不足研究结论

更新时间:2024-03-19 点赞:6083 浏览:1314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文章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明显特点。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虽然产生融入城市的迫切愿望和诉求,但要真正融入城市还面临着住房、户籍、子女教育、市民接纳等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融入城市 途径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他们或者打工,或者经商作生意,身边的亲戚、邻居也都加入其中。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种种问题在几年前已经引起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在2010年1月下发的“一号”文件中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源于:硕士论文www.618jyw.com
农民工问题。并将此问题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一个重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又提出了“三化同步”进行,即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稳步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在“三化同步”背景下,农民工问题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所以,探讨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特别其城市融入问题,更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特点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有关专家做了“三高一低”的概括,即是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比他们父辈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其实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代农民工的区别远远不止这些,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工作需求和法律意识乃至人生态度等方面与他们父辈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1.1对待工作的态度,工作地点的选择上。

对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有着更多选择工作地点的机会,而不像他们父辈那样,拘泥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如今,全国各地的经济都在快速地发展,对农民工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扩大,因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工作种类的选择
在过去,大多数农民工进入的是建筑业、运输业等一些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但如今,“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面有了很大的拓宽,他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三产服务业、制造业、纺织业、电子业等行业。即使仍然选择建筑行业,他们也更多地选择从事水电、油漆等工作,而不是传统的建筑工、泥水匠等工作。

1.2. 他们务农经历短,文化素质提高,权利意识增强

他们没有经历父辈那样的从农村到城市的变化过程,很多都是自小跟随父母移居城市,或者在农村一毕业就到城市打工,因此他们对城市生活环境比对农村生活环境更熟悉,更适应。即使出生成长在农村,他们在务工前也同城市的同龄人一样,大多数时间在学校力读书,不熟悉农业生产。
他们大部分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学习能力,所以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父辈增强,知识面也更扩宽,他们能通过报刊、书籍特别是互联网上获取知识和所需要的信息。
在文化素质提高的同时,他们的维权意识也有了显著的增强。新生代农民工不再轻易接受父辈们那种“廉价劳动力”的命运,议价意识和能力都在不断上升,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较高,对一些企业和雇主的侵权行为敢于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拒绝血汗工厂,他们认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比饭碗更重要。这从近今年的民工荒间接印证。

1.3消费观念的转变

他们的父辈赚了钱后往往是寄回家里,很少自己在城市里消费,在他们心里,外出打工只有一个目的,养家糊口。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不断发生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观念也不例外,他们用于自身的花费也在增多。消费水平明显有了提高。网络、手机、电脑等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1.4吃苦耐劳的精神日益缺乏

我们知道,前几年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工没有多少技术,凭借他们强壮的体力劳动养家糊口,过着像候鸟一样的生活,属于城市的过客。他们干着城市中脏、累、差的工作,如今,只有少数的年轻人在从事这样的工作,而且,即使从事此类工作,也常常因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频繁跳槽。
2 新生代农民工有融入城市的强烈诉求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在城市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他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城市,城市,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大背景,他们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消费观念、价值趋向等更接近市民的特质,他们有了融入城市的强烈诉求。
据调查,有71.4的女性认为如果条件许可,会选择“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而男性做出这样的选择比例为50.5。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向往反映出他们对城市文明的认可,因为对长时间工作生活的城市有感情,为城市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既期望融入城市享受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又渴望融入城市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机遇。既期望融入城市为后代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更渴望得到城市居民的尊重。他们不愿再返回农村。对市民身份的认同大于对农民角色的认同。他们是一群怀着城市梦的群体。
3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的严竣挑战

3.1户籍制度的制约

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使农民工职业的工人化、居住的城市化与其身份的市民化相分离,使他们根本无法享受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更无法实现其社会地位的变化,即无法实现职业身份由农民向市民的社会转变,使得他们在就业和分享城市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差别很大。
这也使得他们更加关注自身与城市居民户籍身份的不同。

3.2 社会保障的缺失

虽然城市就业增加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然而,社会保障的缺失,以及子女教育、疾病忧患等不到帮助等,几乎涉及了经济、社会、政治与精神的很多方面。他们与正式工同工不同酬,缺乏培训、晋升的机会等。

3.3住房困境

他们的居住条件比较简陋,有些可以说是艰苦。多数住在集体宿舍,其次是租房。自己买房或贷款买房的较少。低收入与高房价的残酷现实,覆盖农民工廉价房制度的缺失,使他们很难有安身之所。

3.4子女的教育问题。

不管新生代农民工是否有子女或即将生育子女,都会面临子女的教育问题。如果其子女不能在城市接受持续、稳定的教育,那么,他们就不可能转变为城市居民,实现个人的城市化。
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的期望非常高,绝大多数对子女学历的期望是大学学历,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三者合计达89.1.其中希望子女将来具有博士学历者高达38.8.。这些数据既反映了他们对知识教育及文化的尊重,珍视和敬畏之情,也反映了他们的自我否定,对目前生活的无力和不满。出于代偿转移的心理,他们寄厚望与下一代完成自己的愿望。而目前城市教育资源的短缺及属地入学等政策法规的限制,大多数城市采取收取高学费的简单形式或仅仅依靠民办教育力量来应对民工子女的教育。

3.5自身素质制约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明显提高,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朝着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因而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增大,对低级劳动力需求减少。
4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路径
4.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源于:论文封面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融入城市问题。
中国的农民及农民工已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已到了回报他们的时候。不能再把农民工简单地等同于农民而将其排斥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之外,对其权益受损视而不见;不能视其为农民工自己的问题,放弃政府与社会的责任;不能对农村土地的生活保障功能估计过高,忽略农民工群体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权益;不能再强调财力不足,对农民工问题继续漠视;更不能继续在制度安排与政策实践中,固守城乡二元分割、分治的思维模式。我国政策的城市偏向必须纠正。一是政策选择要公平,公正。具体地说就是要切实保证农民工的政治、经济、文化各项权利的平等,农民工要享有国民待遇。二是政策选择要向农民和农民工倾斜,他们为社会发展和繁荣牺牲了太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利,我们不能再寄托在对农民利益的剥夺上,且要使他们的发展更快一点。全社会要有这个共识。特别是各级政府要从建立和谐社会全局利益出发,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4.2完善现有法律,加大执法力度,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法律保障。

制度是一个群体获取资源,赖以生存的外在环境,。他们是否到城市就业,是否愿意在城市定居为市民,基于现存制度能不能为他们提供较大利益的理性考虑。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并不只是在户口上吧农村与城市分开,与之相联系的是城市居民在这一制度保护下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方面的保障,而农民工在这些方面缺乏保障,农民进城成本大,风险高。在此情况下,选择进城定居的也只是少数自身素质较高,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工,而大多数农民工则被就业、教育、社保、医保等制度障碍挡在城市化大门之外。因此,要想彻底破除城乡壁垒,各级政府必须逐步制定相关的政策,逐步建立起引导农民工的就业、教育、社保、医保等各项制度。

4.3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素质和精神准备。

现在许多地区启动了对于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的阳光工程,对千百万农民工进行岗前培训和职业技能教育,开展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增强他们职业技能水平,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社区教育,开展城市适应教育,如法律和治安教育,计划生育教育,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等。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进城,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意味着进入了另一种社会和文化,甚至是另一个时代。

4.4 积极进行舆论引导,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样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为其营造公平、合理、自由和尊重的社会环境。
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呢?笔者认为大众传媒应坚持健康的传播方向,加大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重大贡献的宣传力度,营造他们融入城市社会发展大趋势的社会氛围,进行社会平等观念的宣传教育等,一方面引导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相互沟通、消除隔阂、和谐共处;另一方民引导市民调整心态,积极主动地与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从而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宿感。
总之,只有政府出台有效的就业、培训、教育、住房、社保等诸多政策,并保证这一系列政策的有效实施,才能有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城市化从而推进我国“三化同步”稳定、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魏晨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研究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陈占江,李长健 新生代民工的发展困境及其解决机制 求是2006(1)
[3] 胡鞍钢,李春波 新世纪的新贫困:知识贫困 中国社会科学2001(3)
[4] 钟玉明 新生代民工呈现“三高一低”新特点[EB/OL]新华网,2005-07-12.
作者简介:
张美莉,女,汉族,1970年生,河南杞县人,硕士研究生,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郑州市中州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主任,主要从事图书馆学研究。发表论文数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