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

更新时间:2024-02-20 点赞:26280 浏览:12017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进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其过程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也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是以一种整合的状态出现的,这种整合的状态有利于改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态,终极达到推动教学论文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一、充分开发资源,拓展综合性学习的领域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不足的学习活动。”也就是说,综合性学习内容不限于语文课本,不限于语文学科,而是以语文学科为主,兼顾各门知识的综合,其学习资源无处不在。
1.教科书资源。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综合性学习要依托教科书进行开发。大多数的综合性学习,都是综合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按照课本主题或通过改善来设计的。如“编手抄报”、“初中生错别字调查”“神话”“青春期的困惑”“我观学业负担”等。
2.读者俱乐部资源。课堂小天地,图书大课堂,图书内容包罗万象,汇纳百川,钻进图书馆,就是投身生活。根据新课标要求,我规定学生购买中学生课外必读篇目,每学期规定读什么、读多少和指导怎么读,要求有读书笔记(文摘、心得感受、读后评等),至少每五页有旁批、圈点、点评。还组织学生自出题目,进行考查,形式多样,有答题比赛,有辩论会,也有演讲会等形式。另外,班上有的学生自费订阅《中学语文教学与探讨(读写天地)》《作文报》《故事会》《语文报》等多种报刊杂志。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又开阔了学生视野,收到了极好效果。
3.地方资源。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地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我们倡导学生体验民间生活,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活动,我组织学生到句容著名的旅游景点茅山进行了“秋游”。秋游那天,学生们饱尝了亲手做的草地午餐,举行了山水诗文朗诵比赛,摄影比赛。现场写下了所观察到的景物……这样的主题活动使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而且在活动中,合作精神、革新教学论文能力和竞争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二、开展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进展的主体”,“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介入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讨和探讨的过程”。
语文新教材中每一单元结束后都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但我以为并不是一个单元只搞一次综合性学习,而是让综合性学习贯串于我们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常性地开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本中的一单元一次的综合性学习只是“砖”,而真正的“玉”要靠教师来“引”,教师应将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理念渗透于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布满趣味地学。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策略:
1.竞赛型。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竞赛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形式的大小。如:查字典比赛、成语串联、朗诵会、辩论赛、课本剧表演赛、演讲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可以使师生沟通,达到共同进步。
2.表演型。初中学生很愿意模仿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课本剧或童话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忆,还能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缺、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推动教学论文语言进展,增强自信和勇气。
3.辩论型。中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常常为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根据这一特点,我常在课上开展一些小小的辩论会。学生为了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辩论前积极准备资料,编写提纲,辩论中唇舌箭,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灵敏性,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4.游戏型。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语文活动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必须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服务课堂,开放课堂,引入竞争,想办法刺激学生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应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课内课外都营造一种语文学习的氛围。
总之,综合性学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课程,而是一个需要各地教育主管部分、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多方介入的一门课程。综合性学习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布满活力的课堂,是一个与传统课程完全不一样的课堂,它需要教师花上更多的时间来准备,需要学生全员介入,需要学校深入革新教学论文教学评价体制,只有这样才能让综合性学习这门新课程大放异彩。
(责任编辑 刘新)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