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追求新天生

更新时间:2024-01-18 点赞:27781 浏览:13035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苏轼在谈画竹时曾经说过大意是这样的话:眼中之竹不是实有之竹,心中之竹不是眼中之竹,而笔下之竹亦不是心中之竹了。显然苏轼谈的是绘画艺术的不足,我冒昧地称之为“竹变现象”。同时我也惊奇地发现这种“竹变现象”也有着于我们的教学过程之中,有着于传达信息和接收信息的过程中。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探讨这个现象我们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不足,诸如为什么会产生“竹变现象”?“竹变现象”有规律可循吗?“竹变现象”是可以利用的吗?怎么利用?
假如说传递信息和接收信息是一对相对的统一体,那么传递的目的在于接收,而接收又必须以传递为条件。由信息源到传递到接收,然后把接收的结果反馈给信息源,使之丰富、完善,反馈给传递的过程,使这一过程更有序、有效。这样就构成了如下图所表示的相对完整的循环过程。
但是这个循环是螺旋式的循环,这个循环不是完全封闭的独立系统,它与诸多的因素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影响。这时信息源、信息传递、信息接收,已经不是完全对等的了,老师在传递信息时,学生在接收信息时总要参照以往的经验知识,总要带上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所以在传递的过程中,接收的过程总会发生些变化,或减少点什么,或增加点什么。
“竹变现象”产生的根本理由在于信息的传递者和接收者都具有主观性,一旦带上了主观色彩,即使最简单的信息也会产生丰富的变化。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韩迈尔先生讲本来枯燥的文法,在德军占领前后所倾注的感情是不同的。本来厌学的小弗郎士前后的感受是不同的,他所接收的信息的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竹变现象”的关键在于一个“变”字,变而求活,变而求新,变而求广,变而求深。不变,则是信息的简单重复,不变的传递者,其思想必然是僵化的、麻痹的,其传递方式必然缺乏个性而是匠气十足的,其传递的态度必然是被动的、缺少热情的,其体现必定是枯燥的、乏味的。而不变地全盘照搬的接收者,学习的过程必然是缺少欢快的,学习的结果必然是缺少深度和广度的,学习的前途必然是缺乏进展空间的。
如何“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不足。以微观的角度讲,以具体教学操纵的层面上来讲,“变”的策略、过程、结果应是个具有特点的、不拘一格的,正如抗战时期冀中平原的地道“各庄都有各庄的高招”。我们无法而且也不应该规定一种相同的方式。而以宏观角度讲,“变”是可以描述的,甚至是可以把握的。
“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具备丰富的信息源,这个信息源能够提供给老师较自由发挥的空间。

2、具有较高的思想素养和较高业务素质的、个性张扬的信息传递者。他的任务是不断地拓展信息源,并对之进行个性化的处理,然后以富有启发性、暗示性的策略传递给学生。
3、信息的传递者要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给学生,而不是硬塞给学生知识和思维的结论。传递信息当然是要“讲”的,但不是以“尊者”的身份讲结论,而是讲自己浅析不足、解决不足的过程,这样老师就不仅仅以信息传递者的面目出现,而且也加入了学习的介入者和信息接收者的行列了。
4、重视信息传递者(教师)与信息接收者(学生)的换位思索。面对一篇文章,教师首先应该想:我假如是学生,我应该以中学到什么,我能够以中学到什么,学到这东西的关键在哪里?否则,教者永远“胸有成竹”,永远“居高临下”,学生哪里还有想象和发挥的自由?哪里还有求“变”的空间?
5、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比较有效的思维定式。这种提法似乎与当今大力倡导的创造性学习的潮流格格不入,似乎也与我们求变的初衷有些矛盾。但事实告诉我,理智告诉我,建立思维定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思维定势,就是思维的惯性,人们的学习过程,实质是各种思维定势建立的过程。所谓熟能生“巧”,实质是大脑皮层中形成某种固定的联系。有的同学解数学题、物理题特别灵,有的同学背外语、古文明显比其他人快,有的同学写起文章来极富灵感,正是他们具有上风各不相同的思维定式的缘故。可以说;多种思维定式的建立对于学生接收信息来说十分重要。假如一个人任何思维定式都没有,早晨起床,先穿鞋还是先穿袜子都要思索半天,那不是很麻烦的事吗?
我们夸大建立有效的科学的思维定势,不是不要突破,不是不要创造,而是在扎扎实实地为突破和创造打基础;可以说整个人类思维进展的历史,就是无数的定式的建立和突破的历史。有了“定式”才有“突破”可言,突破了某种原有的思维习惯,人们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而建立起新的思维定势,人们才能共享这些发明创造的成果。
没有一定的思维定势做基础的求“变”,那一定是瞎变,乱变!
“变”必须把握两条原则。
第一条原则是无论传递信息还是接收信息,都必须尊重信息的客观性。“海底捞月”是不行的,“关公战秦琼”也是不行的;至于在朱自清的《背影》里发现了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不足,那倒是一种使信息庸俗化的倾向,与创造绝对无缘。第二条原则是要充分发挥信息的主观性,在信息的“面团”中加入真诚的情感的酵母,在追寻信息的旅途中借助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于是死的信息变得丰富了,灵活了。眼中之竹、心中之竹变得比现实之竹更美妙、更生动。
我们借助“竹变现象”,不是要做艺术论述的探讨,而是要利用它为教学服务。在传递和接收语言信息的流程中,不断有新的东西加进来,完成以“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化才不致成为空话。“竹之变”变成了艺术,“信息之变”变成了可以生长的生命。有新的变化就有新的“天生”,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应该成为“天生”的过程,也必须成为“天生”的过程。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庆市石油高级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