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师范生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师范生创新品质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19707 浏览:8449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国家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一系列文件强调指出: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在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且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把让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品质”作为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本文拟就围绕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师范生创新品质方面做一些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班级管理 创新品质 创新氛围 创新实践
1674-4810(2013)18-0027-02
时代需要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学校需要大量具备创新品质的创新型教师,而师范院校肩负着专业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任;因此,培养在校师范生创新品质更是师范教育中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作为师范学校教师、班主任,本人注重将培养学生创新品质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在班级管理实际工作中做了许多尝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构建创新平台

1.班主任自身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观念是实践的先导,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班主任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形成创新的教育观、学习观、人才观,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僵化观念、保守思想,破除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拿破扫帚当家珍的心态,将创新品质培养当成最起码的职责,将其深深融入自己的教育理念中,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品质。

2.班主任要努力营造创新氛围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氛围,这种创新氛围有以下特点:
第一,性。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胸怀广阔,尊重学生的创新情趣,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对学生的想法给予鼓励和支持,尊重学生与自己不同的观念和疑问,在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平等、、合作的关系。
第二,自主性。在班级管理、活动组织等方面,班主任要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参与,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保证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发挥。
第三,全面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贯彻面向全体同学、机会均等的原则,给学生创造一种平等的外部环境。英语教育家洛克说,每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显示出难以想象的个性、尊严和创造力。成绩落后不等于能力落后,调皮捣蛋不等于道德滞后,成绩落后的学生身上也会蕴藏着丰富的创造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会有闪光的道德品质。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创造力和闪光点,精心呵护学生的每一个具有新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意的言行,在每一次活动中都允许他们独辟蹊径,展示自我。
第四,合作性。“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注意增强学生对自己及他人、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认识,明白任何主体都是社会的主体,任何个人都是社会的个人,从而培养学生坚定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的精神,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人格基础。
在这种有利于创新的氛围中,学生容易激发创新意识、创新兴趣,也会保护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3.帮助学生构建多元化知识结构

创新品质包含着高度综合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信息素质。知识的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班主任应协同任课教师,帮助学生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有效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面对当今发达的信息技术,已有研究提出“教师信息素质”的观点,主要指教师个体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及其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品质、知识和能力。将要担负培养创新人才的师范生应该具备信息素质,它也是师范生创新品质结构中的基本要素。

4.教会学生创新方法

创新离不开精深广博的知识和熟练的方法、技能。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班主任还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习创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的原理,最终是信息的截断和再结合,把集中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例www.618jyw.com
起来的信息分散开,以新的观点再将其组合起来,就会产生新的事物或方法。如:置换要素法、逆想法(如“推推不成、拉拉看”),增加思考法、加大缩小法、海报面包法(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掺合在一起)、强制关联法等。学生获得这些与实践密切联系的方法后,就会消除对创新的神秘感,增强创新的信心,同时也为创新实践添加能量。

二、搭建创新实践舞台

创造性犹如种子,实践就是创新的肥沃土壤。班主任必须搭建好实践的舞台,让学生参与探索与发现的过程,有实践锻炼的机会,为学生的创新人格培养提供动力和源泉。
在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中,根据师范生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笔者认为学生创新实践可以从以下三步入手:
1.示范
这一阶段师范生处于低年级,他们刚刚入校,自我管理能力及活动的水平都处于较低水准,所以这段时间的班级管理主要由班主任做示范,带着同学一起做,班主任要尽快地让学生适应师范生活,熟悉师范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组织好每一次活动,做好示范。笔者在任师范一年级班主任时,着重在活动组织上做好创新示范,如参加学校朗诵比赛,笔者一方面辅导学生理解文章,读出感情,一方面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出5人领诵的集体朗读,由于师生齐心全力,
最终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在此之后的比赛中,笔者都能因时、因地、因班况制宜,设计出新颖的形式,并且把设计思路、灵感来源坦白相告。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及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2.扶助
这阶段的师范生已适应了环境,自主意识有了一定的发展,此时,班主任可以提出明确的创新目标,适度地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并且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自我管理,班级中执行班支委竞选上岗制、轮岗制。班级管理与组织活动时实行讨论协商,这时班主任仍应参加,尽可能让每个同学都发言,避免消极评价,当学生思考不全面和深入时,教师可点拨、指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积淀,发掘自己的潜能,运用习得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与操作方法,进行创造性地组织,以达到目标。这样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锻炼了创新能力,培育了创新精神。
3.放飞
这阶段的师范生心理比较稳定,思想比较成熟,有一定主见,班主任应逐步放手,让他们进一步张扬自己的主体性,做好自我管理,培养组织能力和创新品质,为即将从事的工作做好准备。此阶段可以让他们自己制订班级目标,规范班级管理,组织班级活动,开展班级宣传。有些管理或活动,学生在操作中难免会遇到困难甚至失败,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调控自己的心态和情绪,鼓励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挫折,探查失败的原因,克服不良心理,从而养成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三 结束语
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复兴,关键在教育。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师范院校要面向每一个师范生,培养每一个师范生的创新品质,从而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余文森、吴刚平著.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