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课堂教学贯彻新课程理念试述试述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流程

更新时间:2024-02-26 点赞:7777 浏览:225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所街乡中心学校 415318
【摘要】响应新课程理念,充分利用新课程资源,采用新型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九年级化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基本观念的形成主要在课堂进行。化学新课程理念要落实,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学生化学素养要提高,必须改革课堂教法。
根据化学的规律和特点,我认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1.采用新型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

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改变过去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的现象,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变学生的独立学习为合作学习,广泛应用探究教学、问题解决、情景教学、合作教学、开放式教学、实践教学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1.1 课堂教学应坚持的"三原则"

"三原则"即:(1)不代替教材讲述估计学生看得懂的内容。(2)不剥夺学生进行必要的思考的权力。(3)不放弃教师必要的讲解和引导,避免放任自流。

1.2 不要只为考试而教学

尽管教学目标与考试的能力要求在原则上是一致的,但在实现途径、价值上存在着明显差别,学科考试的能力要求是教学目标的综合体现,不明此理,既教不好,也考不好。考试和教学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它们的运行机制、呈现形式和内容、价值标准和评估是完全不同的。在教学中过早想到中考,急于以考题为中心,实行题海战术,对于面向全体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得不偿失的。我们只有一点一滴地去实现教学目标,逐渐达到综合目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考试水平。

1.3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

课堂教学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同时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就应想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针对重点内容精讲精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要灵活多样,但不能硬灌,也不要死记硬背。应让学生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记忆、应用。应摸索教学规律,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精讲精练。如在解决"实验探究"类型的问题时,我们往往是讲解方方面面的题目,结果是老师讲了大量的习题,学生做了不少摘自:毕业论文结论怎么写www.618jyw.com
的题目,到考试时还是做不来该类题。其实,对于初中阶段的这一重点、难点我们可以将其分解到每一课时中,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充分利用新课程资源,创新探究教学;注重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深化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开发课外小实验,验证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动手探究能力。当学生的大脑得到了开发、能力得到了培养之后,再做少量题就能掌握该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1.4 务必做到基础过关

基础是关键,没有基础,学生便没有综合,更不会有质的飞跃。当前强调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非不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用更少的时间,更高的效益使学生学到对他们终身发展所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要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关,首先应该在新授时将基础分析精辟、透彻;大胆地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用品对一些课本实验进行再现与探究。其次是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大脑中形成"知识块",加强"块"与"块"之间的有效联系。然后是通过一定的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通过做题再一次对基础进行深化。

2.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学效益

2.1 由注重自己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

新课程理念表明:教师的职责不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而应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学会自我反思,寻找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会总结提高,教师的本质在于引导,而不是把"答案"告诉学生,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在学生迷惑的时候,引导学生辨明方向,而不是指明方向;在学生畏难的时候,不是拖着学生走,而是激励学生走。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以学论教"的思想,重点关注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因此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以及教学目标来看还需要什么,是教学设计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2.2 由依靠管卡压来威逼学生听话转向依靠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主体性。依靠外在纪律条例、分数和教师的优势地位来管卡压学生,可以让学生坐好、不说话、守纪律、但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创新,更不能让学生喜欢学习、喜欢教师,甚至还会起到相反作用。

2.3 由注重口头讲授转向注重教学设计,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并提供恰当的帮助

新课改要求师生在互动的教学同体验,一同成长,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备课关注点和备课方式,要了解学生的化学素质,生活经验积累等等,"有教无学"的课堂设计只会与学生的实际相差甚远,一堂课下来使师生双方精疲力竭,收效甚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有机给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并不是单纯指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内容的生长,而是包含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是化学学科能力的基础,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实物和模型,利用MCAI开展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运用直观性教学手段,努力创设探究化学问题的气氛,从而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4 由直接给予知识结论转向帮助学生体验过程、感悟方法

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过程与结论的统一,不仅要把结论作为教学的目的,也要把教学过程作为同等重要的教学目的。因此,课堂教学不仅仅在于知识本身,还要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发生的过程,以达到建构知识的目的。如"空气的组成"的教学:1)启发猜想 提问:(1)空气存在吗?如何用生活实例证明空气的确存在?
学生讨论后回答:风;扎紧塑料袋;火柴燃烧……
(2)怎样用实验或事实证明空气由哪些成分组成?
学生讨论后发言:饼干受潮含水蒸气;人呼出气含二氧化碳;蜡烛燃烧则说明含氧气…
肯定学生的回答,由学生看书后回答空气的成分。
2)引导学生探究
提出问题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多少吗?
同时提供备用知识:物质燃烧要消耗氧气。
教者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实验。教者同时展示讲台上的器材供学生选用。在设计、讨论过程中,教者一边巡视,一边对学生的思路加以引导。
猜想与假设
假设一:蜡烛(或炭)能燃烧消耗氧气,用蜡烛(或炭)作实验。
假设二:红磷(或白磷)能燃烧消耗氧气,用红磷(或白磷)作实验。
假设三:铁丝能燃烧消耗氧气,用铁丝作实验。
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第一组:按教材中实验进行操作。
第二组:用蜡烛作实验进行操作。
第三组:用铁丝作实验进行操作。三个小组分别按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观察记录现象。
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第一组实验现象明显。由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空气中氧气大约占1/5。教者再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①红磷为什么要过量;②为什么瓶内要装少量水?
第二组实验失败。教者提问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误差?学生讨论很热烈,回答的答案也令人惊奇: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未降低;温度未冷却到室温;装置气密性不好;原来导管中有空气……
教者追问:如果生成了气体,怎样想办法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
学生展开讨论,联想到前面教材探究活动中提供的信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得出:可以将生成的气体用澄清石灰水吸收掉。
第三组实验失败。学生分析:原因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氧气根本没有消耗。……
只有进行这样一系列的过程,智力技能的培养才能到位。与简单告知学生空气的成分及氧气的含量相比,重视过程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
5、由一味埋怨学生转向反思自己的"教"。"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以前不相信这句话,总是埋怨学生基础差,不会举一反三,不会学以致用。其实学生学不好,教师的教肯定有问题,我们不应该只强调学生去适应教师的教,而应该不断的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法。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的确定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情以及学校的教学设施来确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根据化学摘自: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科学的规律和特点。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能提高化学课堂效益的。
参考文献
〖ZK(#〗《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出版社 2001.7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堂改革》吴俊明 长春:东经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6
[3] 《新课程下的课堂观》杨明全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