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德育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德育渗透

更新时间:2024-01-16 点赞:22860 浏览:978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利用的今天,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展现其直观、生动、信息覆盖面广等优点的同时,也渐渐成为一些教师“偷懒”的一个手段。缺乏贴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作为教学资源的教学过程,即便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其德育功能同样显得苍白无力。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师如何更好地应用有效资源对思品课进行德育渗透,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情的统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渗透;思品课
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以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可见,德育教学应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旨和归宿。
然而,在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利用的今天,更多教师的教学过程往往演变成从网络上下载课件,将其做适当的修改,然后到课堂上把课件中的影视、图像、文字等素材展现给学生的这么一个过程。其德育渗透性显得很乏力。多媒体教学的确有其强大的表现力、较好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等优点,但多媒体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现代信息技术。事实上,现代信息技术己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对我们教学的影响面是很广泛的。我们作为初中思品课教师应该多角度的去思考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教学产生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情的统一。

一、立足学生生活,充实课堂

当今社会的复杂性和信息来源渠道的多样性,使得现在的学生比过去更有思想性,对于简单的理论他们早就能倒背如流,因此,即便是初中生也已经自我感觉成熟,单纯的理论说教即便是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同样会让课堂同样显得单调、枯燥。在思品课教学中应走出这样的误区:讲授了思品课本上的内容,就等于进行了德育教育。实际上,学生接受德育教育是一种情感体验,是内心的感悟,是精神的升华。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挖掘各种资源来充实课堂。其中,我们首先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发现有用素材,从而增强说服力。
如:在现在信息代的时代背景下,初中孩子谁没有个、飞信、微信、微博等聊天或交流的工具,因此,在上到初二下册中关于隐私权的相关内容时,我刚好利用当时班上一名学生因空间中照片泄露给自己带来了许多烦恼的事例来说明,不少学生很激动,纷纷列举了自己在网络交友过程的一些遭遇,如被盗、游源于:毕业论文致谢www.618jyw.com
戏帐号被偷,被网友骗取钱财等,可见,多数学生都能因此意识到其实隐私权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每个人关系密切,我们要适时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等。课后,无意中发现不少同学的空间都设置了进入门槛,可见,已能够学以致用。
另外,现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完成课后作业,帮父母做家务等,必然会有一些娱乐性活动,如看电视、上网、唱歌、玩网络游戏等。对于学生的这些活动,教师往往抱着批评性态度去对待,其实大可不少,这也是学生丰富课余生活的一种方式。而这同样可以成为我们思品课教学的有效素材。
如:学生假期可能都会看一些电视,像《奋斗》、《北京青年》、《杜拉拉升职记》等青春励志电视中包含不少人生哲理,可以在讲述初三的“责任”和“人生选择”、初一的“正确面对挫折”、初二的“权利和义务”的知识点时加以应用,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

二、联系社会实际,提高课堂的思考性

思品课在教学过程中多少要体现出“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的特点,即我们通常说的“时效性”,时效性强是这一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复杂繁多的信息资源,也是使得现在的学生多数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书呆子了,他们会对社会上发生各种新鲜事、有趣事感兴趣。因此,我们的课堂就必须与社会紧密联系,仅仅依靠教材本身预设的情境、事例来开展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不能调动学生学习、思考、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如:在初三讲到关于“社会责任感”的问题时,如果只是单纯的应用教程中创设的五个场景,让学生完成相关表格,很多同学会显得毫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一下方式:先让学生做一个数学题,1×1×1×1×1×1×1……×(-1)=?学生自然知道是等于“-1”,由此说明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很重要,只要有一小部分人发挥了消极的作用,可能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然后,我再结合当时天津的许云鹤案、南京的彭宇案等引发的社会上很多人不敢帮助他人的现象让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人人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学生情绪被充分调动,课堂参与度高,同时,也培养学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要学生自我保护,不可盲目的意识。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课堂的德育成效更加显著。

三、加强实践活动教学,强化德育教育

所谓“实践出真知”,新课程理念主张应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要还课堂于学生,鼓励教师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调动学生融入课堂、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事实上,思品课的德育阵地本就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在课堂之外还有很多实践活动是可以被有效地利用的。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看,主要有2007年福州市教育局主办的“福州市数字青少年宫”,这个网站在这几年已经逐渐成为各校的一个德育新阵地,上面有不少信息可以被我们思品课所利用。如假日网络道德活动,像利用清明节、中秋节、拗九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开展的相关活动就可以成为我们初三教学中关于“中华文化”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相关素材。另外,每年假期学校都会布置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观看福州电视台的《法眼》栏目并撰写观后感,栏目绍的事例就可以成为初二下学习法律相关知识的有效教学资源。总之,通过运用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过的活动参与课堂,学生会印象更加深刻,达到强化德育成效的效果。
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化的加强,纷繁复杂的文化社会思潮影响到了青少年学生,已对我国的德育教育发起了严峻的挑战,教育中德育教育存在许多的问题,作为政治教师,针对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中有效地渗透德育教学,这需要我们广大的思想政治教师共同研究、探索。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浅谈在初中思品课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百度文库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百度文库
[3]思品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第二教育网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作者简介:
苏雪琳,女,出生年月:1983年11月,籍贯:福建仙游,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政治教学,单位: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