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浅谈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实施探究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16 点赞:17613 浏览:7377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目前实验教学通常是:教师讲述后学生实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应用价值及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很好的满足,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而在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一、重视物理实验和课外实践,激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

在课堂上我们还要尽一切可能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指导学生做好探究实验,不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还可以是“教师导,学生演”即边学边实验.如,引导学生利用鸡蛋做大气压实验,做物体的浮沉实验,鼓励他们多做“试一试”、“动动手”之类的小实验,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例如,用塑料笔杆和头发摩擦靠近碎纸屑看是否吸引认识摩擦起电知识;用两手的食指顶住塑料笔杆的两端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等.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实验、社会调查及其他实践活动,如,在学习环境保护时,可以让学生到附近调查锅炉的烟尘、汽车的尾气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及对居民的影响,并在班上展开讨论,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使学生在调查过程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亲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活动情境,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实验技能,设计一些探索性实验,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观察、思考、想象来探求新知识,通过自主探究、亲身体验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会学生学习.

1.利用探究实验创造性解决重难点问题

物理实验不仅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而且也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是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良好载体.各届学生都认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难以掌握、难于理解.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有的教师为节约时间,采取的是分配探究任务,分几组来探究当u>2f,u=2f,2f

2.巧妙构思创设探究性实验

科学探究渗透在教材和教学过程的不同部分,要杜绝在黑板上做实验,口头上讲实验的错误做法,除了认真完成教材中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挖掘,创设探究性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教学,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物理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两种规格不同的灯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串联后的两只灯泡亮暗程度不同,学生会马上提出问题:为什么串联的两只灯泡的亮暗不一样?进而学生就会进行一系列的猜想:①通过两盏灯的电流可能不一样.②通过两盏灯的电流可能是一样.③电灯亮的通过的电流大,电灯暗的通过的电流小.如果这样探究试验给学生的两只灯泡是同一规格的,学生就不会发现问题,也不会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这就是教师在构思过程中的巧妙之处.通过这种直观、形象的实际操作,学生不仅印象深刻,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对物理实验产生浓厚兴趣.

3.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的物理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来学习物理.我们必须重视教材中的“小实验”,指导学生做好每个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了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地学,不要因担心学生做不好就越俎代庖,要充分相信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www.618jyw.com
学生的能力.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耐心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而又浑然不觉时要指出.教师要善于选择指导的最佳时机和方法,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究手段和信息资料;要适时地点拨学生思考问题;抓住时机提醒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探究步骤的转换.为达到真正获得知识的目的,要通过实验来探究自然过程.对于实验的宏观现象及实验数据的变化,要善于分析,总结出概念或结论,所以探究实验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如,在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中,以设疑、探究实验、解疑为教学方法的主体形式,按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归纳总结模式来设计教学过程,从不同物质的识别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猜想,明确研究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规律再让学生分组探究,结合这样的实验学生容易理解密度概念.
[江苏省金坛市第五中学 (2132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