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美育美育如何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

更新时间:2024-01-17 点赞:11565 浏览:4667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这个物欲横流人性浮躁的社会,美育对孩子来说教育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把美育贯穿于教学之中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在教材中挖掘美

语文教材中确实存在着丰富的美育资料。照现在比较通行的的手法,美分为三类;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无论哪一种美,各册语文教材中都有丰富的材料可以提供。拿大家熟悉的高一语文来说,直接描写自然美的就有13课之多,约占课文总数的三分之一,直接反映社会美的就有十课,约占全册的四分之一,至于艺术美,几乎每篇课文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体现。
在描绘自然美的课文里,即描绘了中华大地的名山秀水摄人心魄(《长江三峡》《雨中登泰山》,也描绘了家乡身边的普通景物令人难忘的美(《海燕》《荷塘月色》),即描绘了壮丽的美(如《长江三峡》)也描绘了朦摘自:硕士论文答辩技巧www.618jyw.com
胧之美,(《如荷塘月色》)而且,有山水知情,草木有意。《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无不倾注这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对名胜古迹的仰慕。小燕子,大榕树寄托着作者深深的乡思(《海燕》《故乡的榕树》)。《荷塘月色》抒发了正直的知识分子痛恨黑暗现实,企图超越现实而又无法超越的苦闷矛盾的心理。学习这类课文,不但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逐渐形成其欣赏自然美的能力,丰富其生活,培养其情趣,而且通过其欣赏课文描绘的热爱大好河山,感受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深情,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而这些都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目的。
在直接反映社会美的文章里,有反映中国人民奋起抗击外来侵略的,,有称颂在反对国内反动派的斗争中英勇献身的青年学生《纪念刘和珍君》。《赤壁之战》记录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以弱胜强的叱吒风云的一幕,学习这些课文,能使学生们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在理智上得到启发,使他们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课文中正面人物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能净化学生的灵魂和感情,引导他们为真理和正义而斗争,这正是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的有利途径。
至于艺术美,如上文所说,几乎篇篇课文都是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体现。比如《石钟山记》,写的有静(大石侧立),有动(栖鹮惊起),有惊(心动欲还,舟人大恐),有喜(笑谓迈曰)。又恰到好处的绘形(大石如猛兽奇鬼),拟声和比喻烘托出了阴森可怖的气氛,造成了“惊”,使人如亲历其境的夜游过程的描绘,又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结论的引出,铺就了垫石。纵观全文,不能不说是一件完美的艺术珍品。
综上所述,语文教材中确实存在着丰富的美育材料。正如罗丹所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去挖掘,语文教学中确实存在着丰富的美育材料。能够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随时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审美观的培养。

二、在教学中体现美

语文教材中虽然存在着丰富的美育材料,可是如果不在教学中体现,那么还是发挥不了美育的的作用。就目前语文语文教学的情况来看,我觉得有以下两点值得注意。
1.要改变为了应付考试,孤立的抓字词句教学,搞字词句训练的现象,因为这样搞,不但使学生感受不到美,弄得学生是晕头转向,兴趣索然,而且孤立的抓字词句教学,字词句也肯定不能真正的学好。因为字词句只有牢固的根植于作品活的“有机体”中,并成为作品整体必不可少的成分时,才具有感染力。只有在感受理解整篇文章的过程中,才能真正领悟到每个字词句的作用。比如,有位老师教“比拟”,他先在黑板上写了这么一些短语:小河边的垂柳,天空中的新月,六月天的骄阳,秋风中的落叶,洞庭湖的波涛。然后他启发学生:假如这些自然现象的事物和人类一样,也有自己的思想感情,那么,从这些事物的自然形态你能看出他们的喜怒哀乐吗?一提问,打破了平时老师教学生学的沉默,学生争相发言,有的说,小河边的垂柳是欢快的,有的说是悲哀的。有的说空中的新月是凄凉的忧郁的,有的说是清新的愉快的。总之,学生们都沉浸在美丽的遐想之中。而后,老师就告诉他们,大家的发言都在漫不经心之中运用了比拟。接着就在理论上加以点拨,最后又要学生对周围的环境用比拟手法进行描绘。结果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发言一个接着一个。有人指着窗外在风中摇摆的的树枝说“瞧,它们追逐着,嬉戏着,又欢笑着,累了,才肯安静的歇歇脚。”有的人指着教室门说:“她是那样稳重大方,礼貌的接待着每个来访者。”有的人指着安静的讲台说:“年年月月,他不卑不亢,从来没有想过离开这个位置。”一下子,大家都惊异于这个司空见惯的教室竟是如此有魅力,觉得自己生活的环境从来没有这么没好过,而自己也从来没有这么热爱平平常常的周围世界。这节课虽然没有反反复复的将比拟的定义和注意事项,但是课后检查时发现他们都掌握的很好,当然更不用说既是给学生了美的享受,还给学生创造了美。
2.要加强朗读。一般说来,小学比较强调朗读,到了中学就大为削弱。而许多课文特别是那些优美的散文,诗歌,甚至是议论文,唯有有表情的朗读,才能真切地感受器语言美,意境美,气势美。比如教《登鹳雀楼》,不读,如何领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丽,如何感受诗人气吞山河的气势,不读,怎么会在学生脑海里出现一个引颈远眺,游兴未尽的诗人形象呢?又怎能深深的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个形象化的哲理。反过来,读着“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在荷塘里。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的乐曲”,响起在你的耳畔的,难道仅仅是一组普通的文字,而不像是一支动人的小夜曲?因此一定要加强朗读,要通过放录音带,老师范读,学生仿读,把无声语言的转化成有声语言,凭着抑扬顿挫和轻重疾徐的变化,引导学生体会已经,揣摩构思,感知形象,品评语言。
总之,美育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美育,是大有可为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