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幼儿教师浅谈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大专

更新时间:2024-02-22 点赞:5231 浏览:128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据调查,肩负着基础教育之根本的幼儿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其职业的发展,还对在园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了解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分析引起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积极采取措施,增进和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出于对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更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关键词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维护
作为基础教育之根本的幼儿教育,是浸润着爱与关怀,体现包容与尊重的职业;幼儿教育的主导者——幼儿教师,更是孩子人生航程中的第一座灯塔。理论与实践均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它不仅是在实际教学中产生,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心理特点也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2005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共有8699名教师填写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90%左右的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近30%的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亟须引起源于:毕业设计论文www.618jyw.com
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幼儿教师因其职业特点及工作对象的原因,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更为重要。
幼儿教师工作的对象决定了幼教岗位的特殊性。一方面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以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每天差不多要工作10个小时,工作压力大,薪酬普遍不高;其三,幼儿教师的职业性质和社会地位还有待进一步的被认同。多方面的因素,造成幼儿教师心理压力——每天要担心孩子的安全、担心家人的不理解、担心家长的责难。如果这些压力不及时消除,日积月累,就会形成教师的心理问题,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再引起家长投诉、领导批评,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人具有完整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及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它包括情感特征与意志特征、正常的认识、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内容。幼儿教师作为基础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其心理健康标准既包含一般老师所具有的共性,又要体现出幼教职业的特殊性。据有关资料,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我认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包括:对幼儿教师角色的认同,热爱幼教工作,热爱幼儿,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免除不必要的忧虑;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积极与他人做真诚的沟通,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进步、创造,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组织教学活动;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其中情绪健康对于幼教老师而言尤为重要。具体表现为: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二、幼儿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主要表现有:烦躁、担忧、挫折、无效能、脾气起伏不定、自尊降低、缺少交际等等。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客观上,幼儿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主要有:(1)基本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如分不到住房,造成家庭生活不便,教师难免在情绪上受到影响,产生挫折感。(2)人际关系紧张,社交需要得不到满足。如先进教师遭人诽谤打击,园领导任人唯亲,压制有才干的教师等,都容易导致心理挫折的产生。(3)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低,不受社会尊重;工作压力大,经济待遇差,易产生挫折感。(4)个人抱负、才华得不到施展,自我实现需要无法满足。(5)自身素质欠缺,应对能力不足。
客观上的因素只有在构成挫折情境时才产生作用,但心理挫折又纯粹是一种主观感觉和体验,而且是因人而异的。同一挫折情境,或许甲体验到挫折感,而乙却没有。比如,同样受到园领导批评,有的幼儿教师依然乐观豁达,有的却产生了心理挫折,自尊心受到损伤。因此,主观因素是导致心理挫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决定于以下几个方面:(1)自信度。部分教师对自我情感、意志和能力难以把握,低估自身价值,丧失自信心,缺乏竞争参与意识,事事以失败者的心理去接受市场的冲击。这样一来,教师易有不思进取、消极怠工等被动的表现。(2)上进心。部分教师教育意识淡薄,再加上不准确的社会横向攀比,个别人对幼儿教师职业存有的偏见,使得整日“孺子可悲”、“夫子可怜”,自我心理与敬业精神远远脱钩,出现教育上的“烧不熟心理”。(3)抱负水平。常言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部分教师在生活中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能力和社会角色,事事好高骛远,该属于自己的或不该属于自己的,能达到的或不能达到的一律兼收,以致碰得头破血流。(4)耐挫折能力。社会上每个人都可能随时受到挫折,但并非人人都会产生挫折感,这是由于每个人对挫折的容忍度不同的缘故,容忍力的大小受生理、思想境界、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5)心理素质。个体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持健康的心理的一个基本前提。

三、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由于心理挫折易引起情绪上的低沉和行为上的偏差,往往使幼儿教师萎靡不振,无心工作,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一旦心理挫折产生,幼儿教师要善于自我调节,尽可能地消除或减轻心理挫折,防止产生消极后果;当遇到挫折时,要善于自我控制,让理智战胜情感,避免失常行为的发生。在挫折面前,怎样进行自我控制呢?
第一,提高心理修养水平。认真学习心理学与心理保健方面的专业书籍。不少幼儿教师把参加函授自考、提高学历作为晋升工资的手段,其实要致富,先要“知”富,要系统学习幼儿保教知识,尤其是教师自身的心理保健知识,不能把心理学知识看成是生活的点缀品或调味品,而应当成应对压力的必需品。 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