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引领引领学生走进有效阅读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21 点赞:31107 浏览:14349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活动的促进者。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引领学生通过文本阅读,来架起一座学生走近文本、走近作者的桥梁。如何有效组织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引领学生走近语文的有效阅读,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和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与体验,是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的目标之一。
多年来,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教学的方向如何确定,行动如何实施,目标如何达成,这成了许许多多语文教师努力探索实践的大课题。但是,无论课程如何改革,教材如何编排,模式如何创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总是要行进在科学有效的道路上,应该总是要遵循作者基本的写作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得以引导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和作者进行对话。那么,这个“思路”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还是先来听一听叶圣陶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他还说:“思路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会乱走的”。
我们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是文选式编排。组合在一起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承载了古今文化、中外文明的优秀篇章,都应该是属于叶圣陶老先生所言的“好文章”之列。那么,如何引领学生遵循作者的“思路”走进由这一篇篇文章组合成的一个个单元的教材中,使用好教材,这是语文教师所担负的职责。背离了文本固有的思路而进行的任何分析或讲解,都极有可能会是事倍而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
阅读就是教师引领学生亲近文本,和作者进行对话。遵循作者文本思路的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流程的关键词是:整体感知、研读文本、体味语言和探究思考。
首先,要有整体感知。一般来说,读,包括默读、朗读,只是一种“感”觉,这是“知”的前提,如果没有“感”,就没有“知”。但是“感”和“知”是两个层面的意思。只有整体让学生说一说,才达到了“知”。教学中,我们有一些老师不重视整体,就开始了庖丁解牛,这样,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就被蹩脚的“技师”给弄成了支离破碎的文字块了。所以,走进作者“思路”的第一个流程,就是“整体感知”。
如何做到整体感知,经过多年的探索,笔者以为整体感知的切入口就是“主问题设计”,通过主问题的设计,实现学习目标的问题化。
语文教学的“主问题”设计是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提出的。他创设了“板块式——主问题”教学模式,并对语文教学的“主问题”有着高度的评价:“‘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和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概括的讲,“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精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直指教学目标,达到高效阅读目的。
一位青年教师执教《风筝》一课,在引领学生走进作者、检查了字词之后,率先抛出了一个问题“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这就是典型的“主问题”设计,它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学生在这一主问题的牵引下,很快在整体阅读中进行了对故事概要的把握。
 怎样写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其次,要研读文本。不论什么文章,文本总有自己独到的地方,这也是学生有“惑”的地方。那么怎样解决疑惑呢?可以用设置思考题的形式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深入走进文本阅读中,也即是“要重视文本解读”。要达到这一“解读”目的,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走一条“文本细读”的扎实之路来。所谓“文本细读” ——有专家这样指出——是指读者通过作品文本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笔者认为,“研读文本”或者“解读文本”的切入点就是“文本细读”,它实现了问题的层次化。
这位老师在《风筝》这节课上,老师设置了三个思考题: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2.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3.“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就是对“主问题”所做的细化解读,这就是“文本细读”的功夫之所在。学生正是在三个“散点式”问题的引导之下,沉入文本言语的细读中。“这样的细读,其实质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或作者)进行对话,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这样的细读,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又是一个发现和体验的过程”。(王崧舟语)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导引的创造。”正是有了在教师“导引”下“文本细读”的过程,才激发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心灵体验。
再次,要体味语言。语文姓“语”,这是它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不论什么版本,不论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丢弃这个环节;否则,就不是语文教学。体味语言,是对文本的深入品读,也是“文本细读”的魅力之所在。
这节课上,执教老师在引领学生思考讨论了设置的问题后,更深入的引领学生“找一找,品一品”文中字句,“哪些词句能表达作者的悲哀,自责和沉重?”学生再次进入了对作品遣词造句的细致品味中——正如王瑶先生所说的那样——开始了“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的过程。不仅如此,老师还适时追问,诸如追问将“堕着”去掉、把“讨”字换成别的字等等,引领着学生进行了极为细致的语言品味。这就是语文教学,体现了诚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的:“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
只有做到了品味语言,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才能有“语文味”,阅读教学的过程才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也由此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阅读中,整体感知,研读文本,体味语言,是我们有效教学的“三部曲”,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模式,都要将这三部曲走扎实。但是,这还不够,教师还应该要引领学生走进探究思考中来。
最后,要探究思考。我们的国人总是有一个崇尚“大团圆”的民族心理,总希望事情有一个圆满的结果。这种民族的心理崇尚也往往在我们的课堂上体现着,我们的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课堂教学结果的圆圆满满。其实,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角度来看,这种“圆满”的心理习惯又成了制约或限制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障碍。我们不应该把每节课都上得那么圆满。要留下思考的空间或解决不了的问题。有这样一个案例,说是一美国考察团来考察我国的科学课。在上海,教师使用中国课程标准,将一节科学课上得天衣无缝。下课时,老师问“同学们,还有问题吗?”“没有!”教室内异口同声的回答。至此,下课铃响起了。近乎“完美”的课堂赢来了几乎所有听课教师的热烈鼓掌。但是,唯独有七名美国人没有鼓掌。他们不但没有鼓掌,还认为这是一节很不好的课。他们很疑惑,我们的课堂不能没有问题啊!要带着问题来,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啊。没有问题的课,就是一节失败的课。
相比之下,我们如果认真审视就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年级越高越没了问题。问题意识的缺失,本身就是我们教育的大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老师心中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并能够在课堂上培养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否则,我们只能是把学生越教越笨,越教越傻。本节课,老师关注到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也能结合现实提出质疑,“鲁迅先生毁坏弟弟的风筝,多年后仍在自责,因为他认识到了错误。老师,我们的父母也时常为了我们的学习这样做,他们做的对还是错?”虽然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在课堂上就“探究思考”进行深入的探讨,但是,问题激起了学生思考的火花,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从课后的小练笔来看,也属于“探究拓展”的范围。这道练笔题,是让学生在本节课学习感悟的基础上,让思想进行一次碰撞,让认识产生一次飞跃,而这个引火点就是学生通过小练笔活动,对成长经历进行反思与质疑。
语文阅读教学,做到时效性强,是语文教师必须要进行认真探究的课题,追求的教学境界。按照文本自身的文理规律设计教学流程,在课堂上进行整体感知、文本细读、品味语言和探究思考,引领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是有效教学。
(作者单位: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