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交融情趣交融试述试述活跃体育课堂

更新时间:2024-02-15 点赞:31871 浏览:14588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小学生好动、喜欢玩的特点,我们教师准备的每次课都要有创新,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不断地去发现,不断地探索、再创造,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带来的乐趣,以使我们的体育课堂和学生贴得更紧。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活跃的体育课堂里由被动、机械的接受,慢慢转换成主动、自主地学习呢?

一、创设愉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就会积极、认真地投入学习,去获得“实践出智慧之效”。 每个儿童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喜欢有趣、生动的情境。对于体育课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教学情境,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易于接受形象的事物,教学也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前滚翻时,课前我这样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研究头顶上的天。学生都不由自主地抬起头仰望蓝天,“天空有什么好研究的,不就是蓝天、白云,偶尔飞过几只小鸟,有什么稀奇的?”我见学生们这样莫名其妙,就跟他们说:“今天我们看天的方式可是有些特别,不是仰头看,而是这样看。”边说我还示范。就这样,学生们的好奇心被完完全全吸引过来,在示范的过程中,还不时讲解动作要领:将双手靠着垫,慢慢下蹲,从胯下看天,接着往前翻,在翻过去之后,还照旧能看到蓝天。大家看了老师的示范,听了讲解,个个都跃跃欲试。有了这样一个学习的情境,学生的学习被激发,同时掌握了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动作技巧的学习如果只是一味的讲解,缺乏学习的情境,学生往往会感到单调、枯燥,而在愉悦的情境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学习的情绪十分高涨,学习的效果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构建和谐关系 搭建学习桥梁

《体育课程标准》曾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这就要求教师不时转换师生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学生在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中才能自主学习。体育教学是双边的、多向的活动,师生共同参与,两者缺一不可,师生共同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
体育教师作为塑造人类形体美的“工程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他们的偶像,因此教师常常与学生同乐,都会让学生感到无比的高兴。就像每天的早操,我都会和学生一同做早操;体育课上,我会和学生们一起打篮球、跳绳,学生们的兴致极其浓烈。记得在一次跳绳中,孩子们见到绳子在他们的眼前“唰,唰,唰”地飞过,学生们“好!好!”的呐喊声是那么的大。我并没有放弃如此好的教育机会,边跳边对他们说:“要想绳子跳得好,就应该让绳子只在脚离地面时,刚刚过去就好。”边说边示范,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拉近了,学生更愿意学习了。
有时我还会和学生一同做游戏,摘自:学年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时而当裁判,时而当组织者,时而当参与者,在课上与学生交流、沟通、互动,学生的身心发展得到重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用师生之间的爱搭建学习桥梁,这样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用技巧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学生创设一个师生同台的机会,让教师走进学生的世界。

三、营造合作氛围 体验成功喜悦

目前,在各科目的学习中合作学习已经屡见不鲜,采用的方式也极多,有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而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远远超过其他学科,无论是游戏还是学习基本技术或者教学比赛,都能通过同学间的相互合作获得成功。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特别是那些体育弱势群体,如果关注不够,在无形之中会伤害了他们的心,为了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学中重视差异,对于我们来说,创设一定的合作氛围,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在游戏“搭桥过河”中,我先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若干组,要求组合时做到搭配合理,做到人人参与。接着我提出游戏规则:同一区域内,两块相同的木板,学生合作让每位学生都“游过河”。在游戏的过程中,各组的学生谁也不甘落后,你追我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能力强的帮助能力差的,一个个都安全到达彼岸。看着每位学生脸上成功的笑容,再仔细看看平时那些角落里的学生,他们的笑容更是无比的灿烂,我的心情感到无比的轻松、欢畅。
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小组成员的互相帮助既肯定了每个成员的价值,又让后进生得到了重视。针对差异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营造一定的合作氛围,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获得成功的喜悦,不但提高了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会让他们主动愉快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和大家一同感受体育。
总之,要想让体育课堂更加活跃,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还是师生关系的调节,除此之外,学生在整堂课的主体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才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