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对策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14824 浏览:6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新课标的实施,大部分小学数学的课堂有了很大的转变。没有实施课标改革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比较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改革后的数学教学增添了许多趣味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个中原因在于小学数学教师改进了教学方法,从“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式”教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采取有效的引导策略,不断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引导;策略探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求突出数学的逻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并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方式理解不够全面,在课堂时间的安排上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能力,从而没有对学生作出有效的引导。小学数学教师想要在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与此同时,还要重视“有效引导”的作用,制定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引导策略,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一些“有效引导”的策略,旨在共同探讨,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一、调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对知识和新鲜事物的求知很强,但是由于学生年龄普遍还比较小,缺乏自身的思考和方法,因此往往容易“三分钟热情”,对事物的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因此要在教学中进行有效引导,教师就必须要找到调动小学生兴趣的方法。小学数学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具备整数、小数、分数和四则计算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并能够利用基础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因此,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老师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造出贴近生活的场景,便于小学生理解,可以利用有趣的故事进行课程导入,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正式的教学内容中去。一旦学生对课程产生了兴趣,那么进行下一步的引导就变得比较容易了。如果小学生最初就对数学有不好的印象,那么在未来的学习中就会在自信心方面有所欠缺,对数学越来越丧失兴趣,最终进入恶性循环。

二、教师注重进行思路的引导,概括总结

新课标给学生创造了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想象。小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虽然很强,想象力也很丰富,但其思维还是比较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因此,教师在对于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时,应当抓住重点,在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发散思维的前提下,注重在思路上进行引导,抓住思路的主体,提纲挈领,对重点和难点的地方予以重点提示,并帮助学会概括总结知识的方法。教师在面对众多学生五花八门的思维时,应当对整体思维进行点拨,通过简单的语言,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脉络,使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通过老师的概括和总结,最终串成一个完整的“珠链”。老师对思路的引导绝不是指老师直接告知学生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而是通过一个问题的不断深入,刺激学生自己探究,通过提问、讨论、引申、扩展等步骤,使学生逐渐了解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三、对“错误”的思考纠正引导

有效引导是指教师带领学生从一个问题过度到另一个问题,给学生进行更深层的探讨和分析的机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认知能力进行,提问的过程要对问题进行设计、假设、拓展、质疑以及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辅助。在提问后的思考阶段,肯定会有学生犯错误,包括理解上的错误和知识上的错误。其实,对于错误的引导也是有效引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从思考,出现出错,纠正错误到最终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可以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小学生处在文字学习源于:大学生论文www.618jyw.com
的初期,出现理解性错误非常正常,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要盲目批评和否定,应当对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思考和探讨。如果能利用课堂上的时间使学生自己通过思考讨论找到犯错误的原因,那么不仅能够给学生本人以纠错的机会和信心,还能对其他同学产生提示作用。利用学生的错误加以引导,是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重要手段。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犯错,不断改正的探究过程,在引导过程中,学生能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情感体验。

四、对于课堂活跃度的引导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永远不能陷入沉闷枯燥的怪圈,否则将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来很大的打击。对于课堂的参与度和活跃度,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个性不同,有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往往不愿意开口回答问题,参与小组讨论,在课堂活动中也表现得比较消极。此时,就需要数学教师予以适度的引导,怎样使内向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是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此通过一个实例,提出自己的观点。
例如:为了使学生提高几何图形的辨识能力,能够从中找到规律,教师通过制作卡片的方式,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具的接触,找到几何图形的规律。
教师事先准备好图形卡片,在黑板上予以展示:
提出问题:通过这组图形,同学们能够找出什么规律?谁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上台来展示出这种规律?
学生肯定能够展开讨论,并迅速找到图形的重复规律。此时请学生上台,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展现。最后,老师可以请8位同学,表演方块的同学拍掌一次,表演三角的学生下蹲,这样就会使学生带入角色,同时又能使尽量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同时也能够快速地学习到知识。对表演错的学生要予以鼓励,鼓励他们再次表演。
五、总结
综上可以看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教学形式和方法上进行有效的引导,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及时纠正学生思维中的错误。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践行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张永艳.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J].考试周刊,2012.79
刘清泉.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02
[3]张智丽.“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湘潮(下半月),2011.0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