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本位能力本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开发与设计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19 点赞:35439 浏览:15966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摘要]能力本位的教学法如何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开发与设计中体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认为首先要结合课程将能力目标具体化,其次教学内容项目化,项目内容情境化,情境化的教学内容要突显专业技能性,体现职业素养;能融入企业要素;以此为原则,重新认识教材,教师,课程;
[关键词]能力目标 可视,可用,可操作,可检验 教学做一体化
能力本位的教学法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如何使用?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本文拟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些有价值的探讨;
一、课程的能力目标分析:明确目标是课程正确实施的关键,而开设课程所面对的具体工作岗位是确定所需具备专业能力的基础。开设本课程,主要面向的岗位是:初次就业:会计助理。照顾二次晋升:主管会计;典型工作是,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课程学习目标应该是:能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运用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知识,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仔细分析,发现这种目标太笼统,给具体执行带来困难,如何具体化?使得这种目标成为可视,可用,可操作,可检验的目标?如何才能看出学生会应用知识,分析营运能力?如何才能看出学生会根据制度,准则的规定,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应该达到什么程度,这种程度与普通本科学生的要求有什么区别?课程教学目标还应渗透素质目标,如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问题是,这个目标如何在本门课程中体现,能做到哪些,才算会与人交流?经过思考,认为该课程的能力目标应该是:
1.能运用财务会计知识分析报表中的数据。标志是能说清报表中数据的来源,这些数据可能对哪些管理活动有帮助,与这些数据有关系的信息从何处得到;

2.分析时,能做到思路清晰,无自相矛盾;分析过程与基本原理无冲突;

3.能把自己的分析过程清晰地表述出来,表述方式准确,简洁;尽可能生动形象;

4.能把自己的分析结果用

一、两句话概括;

5.能针对分析发现的问题提出至少1条改进建议;能说服别人接受你的建议;

上述第1点是最低目标;2,3, 4是中等程度的要求,5是较高要求;与人沟通的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融合在上述表现中;
二、项目设计:上述目标如何实现?这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知识不是对客观法则的精确抽象和概括,它必须依存于具体情境中,具有情境性,需要在具体情境中由认知主体对之进行再创造,才具有知识的真实意义。根据这个理论,反映某一主题的情境综合称为项目,构成项目的每一个情境要蕴含典型工作任务;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项目内容归纳如下:
项目内容一览表 表1
盈利企业的代表选的是格力电器,微利企业是TCL集团,亏损企业是中国远洋;盈利企业的分析老师和学生一起做,微利企业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做;亏损企业的学生自己做;做完后将分析结果展示;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每一个项目重复的是分析步骤,内容并不重复;一些关键的教学内容,如财务杠杆理论,利润质量观等,要多次强调,在不同任务中强化;在多次应用中升华;
学生展示时,要求他们讲清楚自己做了什么,思考了哪些?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反对没有自己领会的背诵,念书;鼓励归纳总结,反对生吞活剥;鼓励深入细致,反对主观草率;鼓励合理联系,积极创新,反对望文生义,浅尝辄止;在这种导向下,学生分组演讲,展示成果,学习兴趣比听讲和做练习要高得多。甚至出现了学生争相发言,互相辩论的场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出现两节课时间不够的情况。学生作品呈现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
.所讲内容与专业技能不能有机联系。
.没有自己的理解;
.没有自己的观点;
.内容繁杂,没有重点;
.结论主观牵强,因果关系混乱;
针对这种情况,我制定了评价标准,并用15分钟解释标准,强调必须有经过思考后的结论;结论的得出要符合专业逻辑;学生发言后,按照标准让学生团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让学生分析:如何给听众更深的印象,如何讲话别人才愿意听,才会有兴趣听;这一过程,即是建构知识的过程,也是落实课程教学能力目标的过程;所制定的评价标准如下:
在这种标准的指导下,两个星期后,80%的学生能达到或基本达到课程能力目标,90%的学生都感到学习很有收获。

三、几点思考:

1.技能与企业要素在情境中统一,实现知识的立体交叉迁移。在强化技能的同时,要融入企业要素。比如学生对报表数据研究后发现,报告期比基期的管理费用大幅上升,一般会建议压缩管理费用,如何压缩?重点是什么?如果能联系到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的变化,联想到检查管理费用明细账各项目的发生额,就算领会了管理费用相关数据之间的关系;这是专业技能方面达到了要求。压缩管理费用的哪些项目,才能真正体现企业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这就是企业要素的反映;会计专业的学生一般有较强的成本意识,但缺乏企业战略策略层面的考虑,视野狭小。这时,就要引导学生联系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等课的知识思考,实现有效的知识迁移。
2.典型工作任务通过会计服务的达成体现,用情境建立书本知识与实践的联系;例如,创设情境,要求能辨别出一张符合要求的会计报表,对数据和数据之间的关系要有明确的看法,看法要有根据,根据必须经得起推敲,能领会数字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背后的含义。这就是对职业情境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简单信息的列举,累计,是新旧经验和知识的冲突,和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真正领会会计的办事程序和原则,将这种程序和原则内化为一种职业习惯。实现书本知识“空”对实践情境“地”的转移;
要让学生在会计服务达成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如何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设计任务情境,让学生展示成果,在展示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自豪感。
3.课程,教师,教材:课程是有生命的,教师是这个生命体的激发者,创造者,教材是课程生命中的一段记录,一张照片,教材一经形成,就成为过去式了;课程的生命来自时刻变化着的现实世界,来自可知又不可知的未来,来自需要我们不断反思,领悟的一切。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每时每刻都是发展,变化,成长的。
课程这个生命体中需要探索的有趣问题太多了,比如如何设计情境,才能使得课堂迭起,实现知识向能力的有效转换?如何结尾,才能制造更有价值的悬念,让学生期待?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就是有潜在意义的情境材料与原有的观念相互作用、建立联系、产生心理意义。学生原有的观念是什么?如何产生的,如何相互联系的?项目的实施要靠载体来实现,载体的设计应可迁移,具有范例性,能促使学生举一反三,什么样的载体才能达到这种目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对有效课堂的形成将有重要意义。渴望在这些方面与同仁交流。
[参考文献]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清华大学出版社
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清华大学出版社
[3]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清华大学出版社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