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口算谈小学生口算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11 点赞:5560 浏览:1879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口算能力是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重视口算技能的训练

1.“重过程”与“重结果”相结合

口算看起来很简单,但学生在口算时也存在千变万化的各种具体情况,需要教师细心察觉、悉心指导。例如:口算中常常有学生用笔算计算程序代替口算程序,他们宁愿在头脑中打草稿,也不肯运用口算技巧计算。这种运用遗觉象进行的“想象中的笔算”,虽也能得到正确结果,但较呆板、机械,随着知识面的拓宽、计算难度的增加,遗觉象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模糊,计算错误也有增无减。这种“想象中的笔算”无形中成了提高学生口算技能的障碍。口算训练中,这种阻碍学生形成口算技能的现象还有很多。如何克服呢?我认为,那就要在训练时,既重视口算的结果,又重视口算的思维过程。或是让学生说说结果是怎样得到的,或是教师细心观察学生口算时外显的行为表现,并作出评价、指导。如:一年级学生口算10以内的加法时,因受年龄、认知特点等的限制,必须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辅助,但学生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一个一个地数数,先数到第一个加数,再接下去数,直到把第二个数数完为止;有在第一个加数上按下去数;有在第二个加数上接下去数;有在小数上接下去数;有在大数上接下去数等不同表现,教师要根据表现作出评价,“在大数上数这种方法最好。”

2.“强记”与“巧记”相结合

口算内容中常常有一些结果与计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度密切相关。对于这些内容,一方面我们可利用小学生机械记忆能力较强的特点进行强记;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巧妙记忆。例如:10以内加减法口算,教师先指导学生编制10以内加法源于:免费论文查重站www.618jyw.com
表(如下表),接着让学生横看加法表,竖看加法表,寻找规律,巧记熟记结果。

3.全面练与针对练相结合

学生口算时产生的错误往往带有共性、规律性。例如:苏州市实验小学的王之华老师研究10以内表内加减法口算的错误,发现错误的分布有以下特点:(1)减法错题略多于加法错题;(2)小
数加大数的错题多于大数加小数的错题;(3)差比减数小的错题
多于差比减数大的错题;(4)含数字

6、7、8、9的加法或减法错题

多于含数字

1、2、3、4、5的加法或减法错题;(5)存在错误“高发

区”。因此,我们在进行口算训练时,要做到全面练与针对练相结合,对学生易错、常错的要多练。如:口算分数加减法中,像“3-1”这类题学生易错,要经常练。

4.听算与视算相结合

从口算信息的渠道可以把口算分为“视算”和“听算”两类。视算能使学生视觉反应灵敏,听算能培养学生短时记忆能力以及认真听课的习惯。两者对提高口算的技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口算训练时我们要把这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双管齐下,形成合力。一般较复杂的口算和以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计算沉着、冷静等品质为目标的口算常选用视算;较简单的口算和以培养认真听讲和提高反应灵敏度和记忆能力为目标的常选用听算。

二、重视口算基本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口算习惯,对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度、速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口算能力的形成起着促进作用。

1.审题习惯的培养

很多同行对课堂计算错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许多错误是因为学生的感知粗略、审题不够精细引起的。如:学生把6和0,4和9数字看错,把“+”号看成“÷”号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一是口算训练时严格要求,抓实抓细,要求看清每个数字、每个符号;学生口算错误了要让学生说口算过程,进行自我评价,督促学生形成严谨的学风。二是经常激励,对学生的进步及时鼓励。三是故意设计易混淆、貌似质异的易错误的口算练习进行训练,强化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2.巧算的习惯

巧算的习惯是指学生口算时要自觉利用数目特征和运算关系,应用运算定律或性质自觉进行简算、速算。如:在口算乘数是25、125等数的乘法时,学生要能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算、巧算习惯的培养,一是要加强运算关系、运算定律或性质的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二是口算训练时要变换形式,扩展思维。
如教完乘法分配律后,可进行下面几个层次的口算(口头)训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定律进行巧算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1)观察下面,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 )×3+( )×2=( )×(3+2)
(2)填数使等号两边相等
(38+25)×4=( )×( )+( )×( )
7×43+7×57=7×( + )
(3)口算
8×47+8×53=99×87+87=
165×14+35×14=15×101=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除了要重视以上几方面外,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对口算的兴趣,以情促能。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