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巧设课堂“导议”,培养数学思维

更新时间:2024-04-05 点赞:7071 浏览:235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在实施数学课堂教学中,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巧设课堂“导议”, 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 实践,探究,交流, 数学思维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更关注学习过程,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应用. 面对这些变化,课堂教学必须与时俱进. 根据教材,恰到好处地设问,引导学生,开展议论,让学生动脑动口;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以下结合教学案例,谈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议论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在知识引新处“导议”

课堂教学的切入是否恰当与能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兴趣密切相联,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提示课题,引入新知时,教师提出新颖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议论可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二、在知识的反馈处“导议”

如此出题,让学生进行猜想题目的条件或结论,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和此等差数列性质与前n项和公式的联系,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产生学数学的兴趣,主动学习数学.

三、在辩析正误处“导议”

四、在异中求佳处“导议”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一题多解”的训练,让学生从多种渠道,多种角度求解同一道题,引导学生对各种解法的思路进行议论,这对开拓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良好思维品质都大有好处.
如:在复习有关函数求最值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实数x,y满足条件x2 + (y - 1)2 = 1,求x2 + (y + 2)2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师生共同分析:我们所学是有关一个未知数的式子,求最值. 而此题目两个未知数,怎么办?给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索“两个未知数化为一个”,从而转化为二次式的最值问题. 紧接着,教师趁热打铁,“是否有其他的解法?” 再探索出另外两个解法:画图法与参数法. 通过对一题多解的练习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又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不断地体会和领悟数学思维,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数学素质. 这当中,教师不可能替代学生去接受数学知识,而只能起到一个主要引导者的作用. 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这种引导呢?以“讨论”为手段,以“探究”为途经,以“发现”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协作交流、创设情境、小组讨论、师生共探、反思突破”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张健.浅谈创新意识教育与个性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2004(4).
奚字华.数学教学设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吴宪芳,郭熙汉,等.数学教育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源于:标准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