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化服务社会能力科学化实践取向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4668 浏览:1225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存在问题,导致他们的社会能力欠缺。构建科学的身心素质训练机制、口才写作能力机制、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机制和社会实践机制,对大学生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能力 科学化 实践
[作者简介]杨建玫(1970- ),女,河南安阳人,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郑州校区)文法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教学。(河南 郑州 4500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南省科教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河南省大学生服务社会能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2400410737)
[]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86-02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的社会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近年来,用人单位看重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往往要求他们具备各种社会能力,如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然而,他们的实际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距甚远,这就需要高校对大学生的社会能力进行科学化的培养。
社会能力指一个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他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和协调能力以及他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斯蒂芬·艾略特将社会能力概化为适应性行为和社会技能。适应性行为包括独源于:党校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立工作的技能、体格发展、言语发展及学业能力,社会技能包括与他人交往的行为、与自我有关的行为、与任务有关的行为、自我认知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①据此,高校对学生服务社会能力的科学化培养应当遵循科学的法则和特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制订出培养其社会能力的方案。
鉴于此,笔者连续两年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校国贸学院、会计学院和工商学院的2008和2009级的实习学生,就学生的身心素质、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指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样本为600人,回收调查问卷587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575份,有效回收率为95.83%。调查结果如下:感到工作较为劳累者占53.2%,不太累者为34%,感觉不累者仅为12.8%;感觉工作压力特别大者占40%,感觉一般者占34.7%,感觉没有压力者占25.7%;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方面,感到应付自如者占35.5%,稍感困难者占38.5%,有困难者占26%;和同事交往时,感到与同事难相处者占68.8%,感觉一般者占21.4%,比较容易相处者仅占10.1%;在知识运用调查中,认为学校所学知识对工作直接有用者仅占10.8%,感到间接有用者占55.9%,感觉无用者占33.3%。
结果显示,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调节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指标上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这表明他们服务社会的能力亟待提高。鉴于此,我国高等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在重视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本着科学性的原则,探索并重视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为其融入和服务社会提供原动力。

二、大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实践取向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能力,使其在自身素质、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有所提高,高校应当从身心素质、口才写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几个方面着手,建立提升大学生社会能力的机制。

(一)构建身心素质训练机制

当今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经济、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是心理健康的弱势群体,容易产生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和精神分裂等行为,严重削弱了他们服务社会的能力。身心素质训练旨在贯彻大学体育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应对其进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素质拓展训练。
1.身体素质训练方案。(1)引导学生树立健康身体的理念,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高校应向学生广泛传播健康身体的思想,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逐步实现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转变,切实提高其体质及健康水平。(2)将身体健康的理念与高校体育教学紧密结合。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常年开设体育课,将出勤率与学分挂钩,切实做到每人必选一个体育项目。(3)因校制宜地开展体育竞赛,培养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场地和器材,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外活动,营造浓厚的身体锻炼氛围,以此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与拼搏精神。在举行体育活动时,应以校体育社团以及各班级为主办单位,积极筹划各种体育项目,要求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并通过综合考评与体育锻炼挂钩的方式,达到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2.心理素质训练方案。(1)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体教学体系。为了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根据各章节的不同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分专题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授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2)心理健康课程课内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学习及技术和方法训练,如自信心、防止抑郁、抗挫折承受能力、就业心理指导等方面的训练。通过案例分析、游戏、人物角色扮演、集体讨论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心理实践有机结合。(3)心理健康课程校内实践教学。通过学生心理学团体开设的心理咨询等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针对大一新生开展帮助他们规划人生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针对大二、大三学生举办以优化人格、增强自信心为主题的活动;针对大四学生开展毕业生团体辅导活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展以挫折应对为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利用学校网络、广播、校报、墙报等形式进行心理保健宣传。(4)开设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扶持心理类社团,建立咨询室,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早期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帮助问题严重的学生,开展个别心理咨询活动,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5)构建四级心理健康教育负责制。这四级从上到下,分别是各部门的专职心理老师、辅导员、学生心理社团及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通过这种模式,学生的心理状况可以及时反馈到辅导员和专职老师处,防患于未然,将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几率降到最低。(6)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综合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综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益。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并联合校外的心理卫生机构,共同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服务。采取倾听、劝告、建议和限制等干预策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疏导他们的愤怒、忧郁等负性情感,使其具备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 源于:党校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