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中初中美术课中“术和育”辩证统一大专

更新时间:2024-02-12 点赞:5417 浏览:1427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就是使传统的“术育”与现代的具有实践性、社会性的“美育”相互结合、辩证统一,引导学生运用于社会生活实践的过程。“术”是指技术、技能、方法等,趋向于专业、专一,较片面、单调,如:绘画、工艺制作的步聚、方法等,重视技术、方法的操作。“育”是指培养、教导,是全面、广泛的,多样、复杂的,是通过形式、方法、手段,在“术育”的基础上,使学生感受潜移默化的陶冶,它指向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实践培养,侧重对思想、情感与灵魂的塑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趣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的关键。如:讲解《我的故事》这一课,利用动画片《大闹天宫》和《葫芦兄弟》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的兴趣,指出不能活动的动画片就是卡通画。学生有了积极的兴趣,被动的学习则会变为主动。兴趣的激发只有符合客观事实,才能使“术”在“育”的滋润下不枯燥,“育”在“术”的充实下更具体。教师通过欣赏、演示、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使学生产生探索问题的好奇心。
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带着好奇心去分析探索问题。这是师生结合实际,探索分析技能、技术、技巧阶段。教师在突出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贴进生活,实事求是地对问题进行理解、分析。师生的活动可在课上或课下,分组或竞赛等形式。活动的准备、策划、组织要体现实际性、社会性、应用性,突出知识的审美性、专业性、专一性,使学生体会专业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也使学生通过实际和社会生活掌握、运用源于:本科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专业知识。美术课堂教学中,“术与育”有机结合、辩证统

一、是在学生对美的创造与实践应用中得以实现的。

创意是学生运用基础技能、技法,创造美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发展,解决问题阶段。教师结合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创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美的形象。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艺术形象,指导学生参加社会活动,为创意构思、实际应用做准备。有利于学生对课堂基础知识、技能、技法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感受美、实践美。从收集的自然形象中,选择确定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形象,根据所学的技术、技法,进行添加、组合、夸张、绘制等艺术加工和处理,达到独特的创新。如:讲解《花圃》这一课,指导学生根据收集来的自然花瓣,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处理形成图案花,比较二者的不同。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创意。初中美术教育体现以“术”为纽带,以“育”为主导,“美术学科是寓表现学科、技术学科、艺术学科、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与一体”,教学中可以联系多学科,如:学生在创意过程中,播放一首与教学相关联的乐曲,使学生感受听觉美的熏陶,实践中还可联系自然,地理等学科教学,为学生的创意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教师为了表现创意的形式和特点具有综合性,可采取分组创意、综合构思的形式,并进行激励、表扬、奖惩,增强学生对艺术美的兴趣体验,加强学生对艺术技能的认识和掌握,培养创造能力。使学生的能力、特长得以充分的、自由的、无拘束的发挥,具有独立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和科学的创新精神。
实践是通过探索、研究、分析,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运用,是学生实践美、运用美的过程,是“术”在“育”环境中的运用与体现。主要表现在作业的完成效果与学生参与课下社会生活实际,把知识技能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提高自身能力,增强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如,校园文化设计,场景设计,环境布置,社区宣传画报等实践活动。美的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实践对象,使创意灵感通过产生感受,形成特定情感而受到熏陶。例如:讲解《和平鸽》这一课,在导趣环节中通过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张贴画的意义、作用、方法、创意。指导学生创意草图,反复修改,实践张贴。又如:班级墙报文化建设,我根据不同的班级特点,进行现场的实际指导,学生为能设计出优秀的墙报而产生创意情感。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艺术创作情感参与实践活动,这与仅作技法、技术指导相比较有质的区别。艺术创作的实践过程需要认知、感受、情感参与实践。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以及对艺术实践的认知和体验等因素。学生的审美情感不能完全体现在创作实践之中,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多学科指导、引发学生认识创作对象的形态、特征、色彩、用途、生活习性等方面知识,使学生内心情感得以诱发的基础上,产生对实际对象的热爱、喜欢与崇敬的特定情感,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用画笔或制作方法把这种感受在实践中表现出来,运用实践。如:《我的故事》这一课,让学生讲解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生活中的一个镜头,在以卡通画的形式画出来,达到积极性的提高与创造性的体验。
测评是对学生作业、课下美的实践进行评价与检验,有利于学生对作业立意、构思、创新进行分析与改进,有利于学生对美的应用进行再思考与再创造。如:学生画出来的卡通画是不是和自己的讲解相一致,学生布置的墙报是不是较适用等。“有机的整体就是美”。对实践成果(如作业、场景布置等)的综合客观评价,要通过比较、概括、诱导等表现方式。由于学生对基础技术、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各不相同,实践成果的创作亦有差异,测评中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的评价每一实践成果。教师可分组比较、展示、评价(自评、互评、师评),从中指出优点与不足,并给予鼓励或奖励,激励学生的创作热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鉴赏艺术美的能力。课下评价是指学生的技能、技法在创造美的实践中的运用,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这需要教师跟踪测评,如:班级文化建设设计,墙报设计等,教师当场指导、评价应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技术、技能的实际应用,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
美术课堂教学突出以人为本,注重体验,达到“术和育”相互结合,辩证统一,使美融入社会生活,有效培养学生艺术素质,提高整体美的观念,才是最理想的美术素质教育课。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