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联动联动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实践与感受

更新时间:2024-03-21 点赞:6231 浏览:187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如何让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构成我区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让校本课程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之

一、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校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www.618jyw.com
本课程;资源开发;实施;实践体会
2001年,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肩负着时代的使命踏上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路。作为国家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多年来,不断践行课改理念,探索课程管理,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又在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勇于创新与实践,校本课程开发走进了城关教育人的视野和7万多小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各校先后开发了诸如心理健康教育、诗书画、古诗文诵读、礼仪教育、读书伴你成长、陶艺、围棋、民族文化、乡情、走进名人等学校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积累了很多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联系以及对《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进行创造性拓展的珍贵案例,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课程实施水平不断提高之时,新的问题也就接踵而来。如何使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够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克服我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只关注到任务、教材、学科、教师、活动等个别因素,缺乏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课程意识。因此,如何让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构成我区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让校本课程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之

一、是我们主要面临的问题。

一、明确思路、准确定位

由于各校的教育资源有差异,教师和校长的课程开发能力有差异,如果仍由学校各自开发高质量的跨学科、跨时空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旨的校本课程还存在困难,于是经多方论证,确立“区域联动、多元介入,系统开发”的思路,开发基于学生终身需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其能关注生命,热爱生活,认知社会的校本课程资源,供学校校本化实施,以其系统性、丰富性、趣味性、实践性、来弥补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空缺和不足。

二、建构开发共同体,分阶段稳步推进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研究与开发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课程不断改进与提升的过程。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证明,在开发课程过程中发展课程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策略,推进课程建设过程要经历建构开发共同体和开发与实施阶段。

一、创新一种工作模式:即行政推动——专家引领——教研促进。

这项活动一开始就是由区教育局整体推进,但又不是完全的行政命令。行政推动工作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对课时安排、实验团队的组成、实验教师的配备提出要求;鼓励学校在实验过程中凸显各校特色和文化。另一方面将此项工作列为政府重点工作,城关区区委、区政府拨款30余万元用于实验工作。整个实验推进过程还体现了研究工作和行政工作的有机结合。区教研室教研员到实验学校听课150余节,组织观摩交流研讨活动,针对如何创造性使用校本课程资源,如何实现校本化的教育目标,如何组织活动课,以及如何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等给予指导。并邀请省、市教研部门和西北师大专家深入实验学校听课30余节,进行了有效的高位引领,确保实验科学合理地开展。

二、建立一种机制:即培训机制、年级组负责制、交流研讨制度。

首先,对全区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除了采用讲座、课例回放、点评引领等方式进行通识培训外,还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主题解读、课堂教学展示等形式,由任课教师作为培训者进行现场培训。
其次,全区以实验年级为单位建立实验研究共同体。依据大小校搭配的原则,形成实验年级团队,并任命研究能力强的校长担任实验年级的组长,负责组织交流,协调实验工作。实行教研员年级负责制。
第三,促进区域性课程资源“生命生活社会”的校本化实施,使之富有生命力。系统的、辨证的处理好赋权与增能的关系,将资源作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载体,使之校本化实施,给学校教育共同体(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士、校外专家等)二次开发与实施的机会,并给予充分的专业支持,在此过程中提升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

三、区域性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体会

区域性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既整合了管理资源、教师资源、课程资源、活动资源、环境资源;也整合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种教育资源各尽所能,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互为延伸,共同构建教育合力。在这个过程中,转化了教育行为、改进了课程管理方式,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教育理念,更使我们体会到了这种开发与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各方的共同发展。表现在:一是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所需要的东西通过整合变成了一种课程资源方式,通过学校的校本课进行充分的利用,借助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解决人的价值追求,人的生命、生活、与人相处、解决安身立命和正确的比较和选择生活的问题等,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实验的课堂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通过一些活动、一些手段的整合,一些资源的整合进行学习, 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改变。三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范式进行了突破。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最初的,最原始的阶段,即:学校里有什么资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开出什么样的校本课程。第二阶段是学校根据学生的需要,根据教师和学校资源的条件下而开设的课程,但此阶段开发出来的往往是一种单科的,如学科课程的延伸等,第三层次的是跨学科、跨时空的重新架构、重新设计的基于学生终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目前大部分地区校本课程还处于前二个阶段,也是基本的范式。而我区多元介入区域联动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实践已进入了第三个层次,这是对大家习以为常的基本范式的突破,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另一种探索,它助推了我区校本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