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取材辨“无所取材”,识子路之“材”要求

更新时间:2024-01-26 点赞:24565 浏览:10895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论语·公冶长》篇中有这样一段内容——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这简短的语言记载了孔子的心声,具体而言是他在自己“礼治天下”的理想无法实施于世后,心里自然流露出来的慨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段文字又间接地给我们展现出了子路的形象特征。为了更全面地熟悉子路的面貌,我们有必要去细细品味一番这段内容,而至为关键的是要去辨明词语“无所取材”的含义。
关键词:无所取材;辨析;子路;人物形象
后人历来对“无所取材”注释不

一、最有影响力的注疏有源于:论文结论www.618jyw.com

三种:一是东汉末年的郑玄解释“材”为“木材”,“无所取材”即为“没有用来造木筏的木材”;一是三国时期何晏认为“材”同“哉”,“无所取材”即为“没有什么可取的啊”;第三种是南宋的理学大家朱熹所注“材”同“裁”,“无所取材”就是“不能裁度事理,以适于义也”. 这三种注疏到底哪种更为合情合理呢?我认为朱熹的说法较为恰当合理。下面我将逐一对这三种看法进行辨析,以期大家能清楚地认识子路的性情才干。
我们知道,把握文段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必须要结合其上下文去合理推测、探究。那么,我们应该先大致地将文段翻译如下——孔子说:“大道不能实行于天下,只好乘着木筏,漂浮到海外去!能和我同行的,或许只有子路吧!”子路听到这番话,相当欣喜。孔子说:“仲由啊!你的勇毅果敢比我还强,只是……”细心地品味这段好似散文的文字,我们知道这是孔子与他的弟子子路发生的一次思想碰撞。孔子伤叹天下无圣贤之君王得以辅弼,以实现其行道济世的理想,因而叹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那么,他是不是真的要“舍之则藏”呢?我们需关注一下他曾说过的:“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微子》篇)可见“圣人不敢有忘天下之心”(朱熹《论语集注》引程子语),既然如此,孔子怎么会不以天下之无道为忧,而乘桴浮海,愤世长往呢?其实,孔子“乘桴浮于海”的言辞是在他愤激之时脱口而出的。毕竟孔子还是盼望有朝一日,大道得以实行于天下的。正是孔子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使得他的言语隐晦含蓄。如非孔子的知己,一般人都很难理解其中的深意的。性格有些率真的子路当时就没能洞察到老师的内心,还欣喜老师对自己的信任。这令孔子有些失望和伤怀。因而在此种情境下,孔子对子路做出了一番评价,承认子路勇敢果断超过自己,同时对他的缺点也有所指摘。
于此,我们如果按照郑玄的注释来推敲,就会发现它难符事实。郑玄注为“子路信夫子欲行,故言‘好勇过我’也,无所取于桴材也。以子路不解微言,故戏之耳。”我们知道孔子遇到过他人不解自己的情况,他在《学而》篇说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他是用“不愠”“不患”来责求和规范自己的,这种高标准的修道,是常人难以企及的。遇到这次子路对自己心迹的不解,孔子的心情是不轻松的,他虽然没有恼怒,也不大可能用调侃的语言来戏弄比他小九岁的子路。我们姑且承认这是他们师生之间的幽默对话,但是此处“我没有造木筏的木材”的玩笑话也经不住推敲。既然孔子认为只有子路能和他同乘木筏去海外,那么子路就是他的弟子兼旅伴,砍伐木材,造木筏的事情就应该是子路的任务了。孔子用“没有木材”来戏弄子路就太过多余了,并且这样的注解就显得上下文跳脱了。总之,我认为郑玄的注释有“就字解字”的弊病,不值得信服。
如果按照何晏的注释,我觉得用“没有什么可取之处”来否定子路更是错误的。关于子路的才能,我们在《侍坐》篇中可窥见一斑。在孔子的引导下,子路直率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这样的大志大能,并不是他的自夸之辞。在《雍也》篇中,季康子问孔子:“子路可以从事政治吗?”孔子说:“仲由果敢决断,对于从政有什么困难呢?”可见,子路具有作为政治家的气量。另在《公冶长》篇第五·七中,孔子回答孟武伯的问话时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孔子充分地肯定了子路主持军事大政的能力。在《孔子家语·辨政》篇记载子路为蒲邑宰,绩效卓著深获孔子赞赏,可见子路确实具有理繁治剧的政治才华。孔子怎么能用“没有什么可取之处”来全盘否定他的才干呢?
那么,到底该如何理解“无所取材”呢?我们可以从语法的角度去推断得知。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复句内,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很重要,表达得也很紧凑自然。我们可以遵循这个原则去分析“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这个复句。孔子先评价子路的勇毅果敢比他还强,后一句话用“无”来转折表达喟叹。那么,此时孔子会对什么心存否定之意呢?自然,我们顺着他的话题来看,他依旧是在否定子路性格的。接下来,我们只需分析出“取材”是何意,就可以理解孔子的那番话了。“取材”处在“所”字后,它就一定是动词或动词短语了。单看“取”字就是动词,那么“材”的词性就有两种可能。一是当做名词且充当“取”的宾语,一是当做动词且与“取”并列表意。我们通过查《古汉语大词典》,可以得知“材”当名词用时,它有木料,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的意思,还有就是指人的体貌、资质、才能。
根据语境意义来看,以上这几个含义都不正确。可见,“材”只能具有特殊的用法了,那么,我们就考虑它有假借义了。至此,我们可以从语法上信服朱熹的见解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子路的质性笃实刚果,才德兼备。子路穷其一生都在实践着老师的理想和路线,积极入世,参与政事,继承了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现实精神,实现自己治理国家的追求;同时忠心于老师,尽职于国家,勇担责任,慷慨赴难,至死都在履行自己的职责。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