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干预接受与承诺疗法干预抑郁团体辅导设计要求

更新时间:2024-04-17 点赞:5725 浏览:1453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处于身心发展与角色转变关键期的大学生在面对林林总总的日常压力时,难免会产生抑郁情绪,而穷思竭虑的反应方式往往会加重这一情绪。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烦心事及其引发的抑郁情绪,是我们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接受与承诺疗法;抑郁情绪;团体辅导
1674-9324(2013)05-0271-02 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受的大部分压力并不来源于破坏性的生活变故(重大生活事件),而是随时间积累起来的一些相对较小的烦恼,也正是这些生活中的烦心事影响了情绪的稳定性,阻碍了人们按照既有的价值观念积极行动,却陷入到无休止的烦恼、郁闷当中,从而降低了当前生活的满意度与幸福感。由此看来,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群,尤其是处于身心发展与角色转变关键期的大学生来说,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烦心事及其引发的抑郁情绪,在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下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现实的生活世界之中,是我们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接受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干预抑郁情绪的可行性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Angold对抑郁作了如下描述:抑郁为正常心境向情绪低落方面的波动,即每天出现情绪恶劣的一面;抑郁为不愉快、悲伤或精神痛苦,是对一些不良情景或事件的一种反应;抑郁作为一种特征,是指个体持久的、相对稳定的愉快感的缺乏;抑郁作为一种症状,是指心境处于病理性的低下或恶劣。目前用于抑郁的干预方法已较为丰富,但多以认知改变作为干预的突破口。然而,Nolen-Hoeksema等人认为抑郁个体通常具有穷思竭虑(rumination)的反应方式,即一种反复地、消极地关注自己的抑郁症状及其原因、结果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学者们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穷思竭虑与心理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影响到一系列的心理适应,包括抑郁、焦虑、社交关系等。实验研究发现,引发抑郁状态中的个体殚精竭虑会妨碍他们对问题的解决并导致心情更糟。
由此看来,对抑郁情绪的干预若过多局限于认知改变的层面,则有可能加重抑郁个体的认知负担,使其在长时间的认知自省中进一步陷入到穷思竭虑的循环往复之中,影响干预的效果。因此,本文试图将“第三代行为疗法”的代表——接受与承诺疗法运用于抑郁情绪团体辅导的设计之中。

二、接受与承诺疗法的基本理论与实证效果

关系参照理论(Relational Frame Theory,RFT)是接受与承诺疗法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类的语言和其他高级认知过程是人类各种各样痛苦产生的根源。
接受与承诺疗法的治疗目标是通过提高人类心理灵活性来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并由此提出了为提高心理灵活性设立的六个核心治疗过程——接受(acceptance)、认知去融合(defusion)、观察自我(self as context)、关联此刻(contact with the present moment)、澄清价值观(value)、承诺的行动(commited action)。
该疗法的有效性主要从心理健康模型的整体验证、核心改变过程的效果验证、整体治疗效果的验证三个方面得到了证实。据此,将接受与承诺疗法用于干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具有可行性。

三、本团体辅导的设计

(一)团体设定

本团体辅导方案主要是针对一段时间内抑郁情绪表现较为突出的在校大学生而设计,旨在帮助这类学生重建积极的情绪与学习生活状态。

1.团体规模:8~12人小团体

2.团体辅导时间:每周一次,每次5小时,共6次。

3.团体辅导场地:200平米空旷活动室,内有活动桌椅和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4.团体辅导老师:具有丰富团体辅导经验和较为扎实的ACT理论、实践基础的心理学教师或心理咨询师。

(二)团体目标

学会辨识和有效处理不可避免的痛苦,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接受无法解决的问题,用行动创造有价值的生活。

(三)遵循的理论与技术

本团体辅导设计主要遵循ACT的基本理论,围绕提高心理灵活性的六个核心治疗过程来进行辅导内容的设计,过程中将主要使用到认知去融合(想法不是事实)、认知缓解、区分思考自我和观察自我、扩展情绪空间、情绪冲浪、呼吸联结、澄清价值观等ACT的基本技术、方法。

(四)具体的团体辅导方案

1.第一次——相逢一家亲。(1)辅导目标。①促进团体的形成;②成员相互认识、建立互动关系源于:论文结论范文www.618jyw.com
;③澄清团体目标及成员期望;④建立团体规范。(2)辅导内容。①相见欢;②叠罗汉;③讨论:你认为什么是幸福?你是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情绪问题的?④填写“许愿花”;⑤认识团体,建立团体规范,认同团体契约;⑥你是谁的天使⑦作业:我的自传。
2.第二次——逃离幸福陷阱。(1)辅导目标。①增进彼此的熟悉度;②澄清对幸福的误解;③理解过度控制的弊端;④引发对处理消极想法和情绪新方法的期待。(2)辅导内容。①暖身、给情绪打分;②老师讲解:a.引发有关幸福的思考,b.分析人们通常持有的对幸福的误解(有关幸福的神话);③每个成员用简单的语言概述自己自传中的内容;④老师讲解:举例说明想法和情绪难以被控制;⑤分享与总结;⑥作业:记录下1~3件这一周里你为了逃避、改变或清除不快想法和情绪而做的事情以及产生的结果。
3.第三次——思想不是事实。(1)辅导目标。①进一步促进团体凝聚力;②理解控制存在的局限性;③初步了解ACT理论;④通过体验与练习,理解什么是认知融合以及如何进行认知缓解。(2)辅导内容。①暖身;②上次作业分享;③老师讲解:a.过度控制导致的恶性循环,b.控制和幸福陷阱的关系,c.ACT基本理论;④练习与讲解:a.活动:闭眼三分钟什么也不想,b.活动:故事不是事件,c.音乐思维、愚蠢的声音技术等;⑤分享与总结;⑥作业:记下你脑中产生的所有不快的想法,专注地感受并坚持这些想法,然后在前面插入“我有一个想法,……”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同时练习音乐思维、愚蠢的声音技术。源于:论文的写法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