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时期对新时期素质教育深思基本

更新时间:2024-01-25 点赞:26704 浏览:121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校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综合素质辅导的界说和新时代大学生素质辅导的总展示状入手,提出加强与改进大学子本质教导的对策,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思考
1674-9324(2013)05-0139-02 当今的大学生能不能成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生力军,关键是我们的高等教育能不能将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面对新形势,我国高等教育必须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素质教育,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一、素质教育的定义

素质教育从本身来讲,就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因此前进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导。它因而实现辅导方针规则为目标,着眼于受经验者及社会长远进行的需求,以面向全部的孩子、全面提高孩子们的基本素质为底子目的,以看重开拓受教导者的潜力和培育孩子的创新物质与理论能力为重点,推动受教导者在德、智、体等多方面活泼生机、主动发展是一种基础特殊的教育。通俗就是说,素质的教育要面向全部的孩子,而不是只面向一部分;要促成孩子全部发展,而不是单一的测试;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己发现,而不是让学生的很被动的学习知识。
大学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潜质教育,化知为识,化识为智,化智为能。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实质。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类积极、主动利用科学技术的时代,在科技进步过程中,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以及多学科的研究层出不穷,社会需要复合性的人才。因此,我们在人才理念上要有所转变:由重知识教育向加强能力培养教育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培养狭窄的工具型人才向适应社会发展通用型人才转变。

二、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总体现状

1.学校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够深化,力度不够。首先是在课程开设上面,学校开设的课程大多是与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理论实践课程,而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身体素质这类的课程开设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其次,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奖评时太过于注重分数。现在学校每个学年都会进行评奖评优,颁发奖学金以资鼓励,但是学校对奖评的标准却十分单一,基本上就是对学生学科成绩的考核,这样会使学生只注重学习成绩,而不注重身心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另外,学校对学生素质的关注程度和力度也不够。学校里的每个学院都应设有诸如心理咨询室、身体健康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但是往往这些机构都是门庭冷落,学生会碍于情面不主动去咨询,老师也是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会主动地与学生沟通,便产生了此类机构形同虚构的现象。
2.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失衡。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对主体价值、最重要的是生命价值的珍惜和思索,使他们在心理上历经了全部价值冲突的考验。目前许多的孩子政治坚强,酷好祖国,懈怠耐劳,留存朴素,具有神圣的抱负。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青年中存在着的讲实惠、重利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实用主义的现象,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思想观念有所抬头。第一,现在的大学生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自我意识都很强,团结的能力很不好。譬如在个人益处与集体好处发生口角时,许多大学生以为不理应是集团好处无条件坚守群体好处,而是“以集体好处为主,两全个人利益”,而这个现象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已相当鲜明,与过去那种千篇一律的思维方式大不相同,有了创新意识,另外也说明了大学生中对集体的奉献精神有所减弱。再者,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以知识教育和规范教育为核心,忽视了情感教育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成为一种观念的说教、行为的约束,使得教育过程显得枯燥,不利于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3]。
3.大学生心理素质下降。现在孩子们是跨世纪的新一代青年,在期间改动、社会转型的宏观后盾下,因为所面临的社会协作压力、学业压力与就业压力等每个方面压力增加,他们的心理承担的能力很柔弱,在磨难面前的应变才智较低,容易呈现心思阻碍与心理疾病,以至导致不睬智行为和恶性事务的发生,由于目前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现在的孩子从外表上都非常成熟了,但是实际上心理上的却迟延于身体上的,通常表现出缺少较好意念和战胜困难的意志信心,不愿和他人处理人际关系,不愿和他人配合的做事,心理比较消极、低落,心理健康下降,一些孩子在生活中抑郁、烦恼、空虚、和焦虑的环境下,不同层次上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因此影响了本身素养的提升。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

百年大计,教导为基础。经验是实现社会主义古代化的根基,担负着进步劳作者本质与培育特意人才的主要任务。全面加强孩子的性质教导,是学校义无返顾的责任。
1.要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必须不断深化和完善教育体制改革。改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当前教育的重点不仅仅只是做好知识传播,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做人,并充分发挥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大学生素质教育需要高校从管理到教学、从教师到学生充分以素质教育为理念和教育方针来贯彻执行,形成以科学、健康、高雅的素质教育软环境,并以第二课堂的蓬勃开展和第一课堂的改革创新为操作层,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质量保证,并在这几个层次的建设上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使素质教育水平得以提升。
2.要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必须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的重要保证是要制定和完善政策和制度。建立一支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队伍,这是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的重要推动力,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是提高创新活动质量的关键因素。学校还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引导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在创新活动中做到学习和实践兼顾,相互促进,推动提高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其次,大学生创新活动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学校应该投入专项资金资助大学生创新活动,鼓励大学生发表研究论文和申请专利成果,并组织宣传和展示。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激发大学生成才的动力,锻炼在校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3.要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必须努力构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心理。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一种具体的方法,是通过学校教育的各种活动来影响的,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努力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利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相关讲座等,系统介绍和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利用网络技信,拓宽心理健康渠道。其次,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实施者,若教师人格不健全、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就会影响到人格尚未定型的学生。因此,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比他的专业知识显得更加重要。学校应注重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讨论、讲座、宣传材料等形式,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加良好的软环境
参考文献:
郭秀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研[J].文教资料,2010,(31)源于:初中英语论文www.618jyw.com
.
方琳.班级管理中全面培养学生素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5,(1).
[3]吕秀敏.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J].华章,2012,(1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