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高效打造高效课堂怎样

更新时间:2024-03-13 点赞:23284 浏览:10709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传统观念中,语文课就是努力完成教材内容,再加少许课外拓展,这种教学方式让“教师教得累——深度剖析,满堂灌;学生学得厌——3分钟可读完的课文要学2课时,3天可读完的教材要学半年”。尽管时间都被讲授与作业占据了,但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
针对这一问题,“语文主题学习”为课堂变革注入了新鲜血液。

一、语文主题学习的意义

所谓“语文主题学习”,是以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内大量阅读为特征,以编写围绕教材单元“主题”的实验教材(又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载体的语文学习体系。其中的“主题”依托教材单元主题,或者说是教材单元主题的进一步深化、拓展和延伸。《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则以教材中某一单元主题或其中一篇课文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其“例子”作用,从作者、体裁、内容、情感、写法等角度,做相关、相近、相反、相对的延展链接,构建新的课程资源。
例如,我们经常用守财奴形容那些吝啬、不舍得花钱的人,那么如果文章中涉及这一词语,我们马上想到了巴尔扎克笔下的老葛朗台和“伸出两个指头”的严监生;学习鲁迅的《少年闰土》,我们了解了鲁迅童年生活中的点点乐趣,有些同学就能由文章想到鲁迅关于童年生活的其他描述,在《社戏》、《风筝》中所展示的其他的童年生活图景,还有同学会想到其他作家描绘童年生活的文章。语文主题学习这种“将课文作为例子,通过对相关文章的阅读、参读,进而在比较、揣摩中领悟其得失优劣及所以然”的学习模式,大大增加了学生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学生的阅读面宽了,视野开阔了,思路打开了,语言积累丰富了。

二、语文主题学习的理念

1.自主阅读不需精雕细刻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主体工程是《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在时间安排上,要求用三分之一的课时学习必修教材,剩下三分之二的课时用来阅读《丛书》。这就要求变革教学方式,打破原来逐句逐段分析课文的模式,教师少讲,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由于语文学习和数学学习正好相反,必须反三归一,大量的阅读,大量的感悟,在量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生成能力,成为素养。若光凭课内几篇课文来培养语文能力,这是行不通的,没有一定数量的阅读和体验,就没有视野和见识的拓展,也就没有语文能力的提升。所以主题学习丛书里的选文不需要教师引领学生逐一进行分析,否则,学生会觉得语文深不可测。教师的任务就是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提高学生阅读量。
对于阅读能力比较薄弱的孩子,在选择文章时,应注意几个方面:
(1)由易到难。对于难度稍小、生词量较少的材料,学生容易产生成功感,越读越爱读。
(2)内容、章法等最好接近所学的教材。语言知识的重现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记忆。

2.自主阅读不等同于放任自由

“自主”并不意味着没有目的、放任自由地阅读。教师在语文主题学习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和点拨上,重点是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维持学生的读书热情。
首先,教师是指导者。
(1)语文课上的阅读,光“猎奇”远远不够,还应去品味、领悟,把书中的内容变成自己的体验,丰富自己的认识。此时,教师需要以精读课文作范例,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与技巧,让他们能将所学的方法运用到日后的拓展阅读上。
(2)由于认知水平所限,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少疑问,有些疑问若不及时解决会影响阅读的顺利进行,答疑解惑的“重任”自然就落到老师的肩上。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要更细致全面。只有准备得更充分,上课时才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3)面对教材和包括《丛书》在内的读本,老师和学生一定要有批判思维。这样做的目的,固然是在提高孩子的审美素养和能力,但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思维品质和独立人格。
其次,教师是监督者。
(1)阅读由以往“以兴趣为主”变为现在“以博文为主”,以致有些学生认为阅读不像以前那么有趣。对于这类学生,老师要进行监督,让他们能够静下心来阅读,只要读了,多多少少都会有收获。
(2)课上可以布置适量任务检测学生阅读情况,如用一句话概括内容,简单写下阅读感受、学习心得、生活观察等。但任务不宜繁琐或者过于困难,以免削弱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3)在阅读过程中,遇上经典语段,可以要求学生熟读成诵。“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对阅读、写作都大有助益,以便日后可以“化而用之”。

三、提倡不同风格的语文主题学习

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以来,前线教师们不断摸索、不断求证,应不同单元主题、内容及体裁的需要制定不同风格的主题学习模式。这些模式可归结为三类:第一类是“1+X”,即以一篇课文为基点,向“面”上辐射,把从一篇课文中学习到的知识,尝试迁移运用到多篇《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文章的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形成“一课带多课”的辐射式教学方法。第二类是“X+1”:先选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文章,学完之后反过来让学生自学必修教材中的某篇文章,即“反三归一”。第三类是“X+Y”:学生学完必修教材一单元的文章,再整体补充一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多篇文章。
不管采用什么模式的主题学习,课堂上,确实腾出了许多时间给予学生自主阅读,拓展了学生的阅读广度与深度,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局面,语文课堂再次萌发出生机。
学生热爱阅读的风气越来越浓厚,还影响着家长,不少还参与到“亲子共读”中来。
我们期待,随着“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深入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将不断步入新的境界,语文教学之花将盛开得更加灿烂!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