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河南省河南省高职教育集团化进展方式可持续进展理由中专

更新时间:2024-01-25 点赞:26372 浏览:11327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论述了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河南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分析了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河南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指出了实现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河南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潜在收益以及关键问题,梳理了河南省推行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河南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现有优势,提出河南省应继续助力职业教育集团,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河南模式;高职教育集团化;可持续发展
1672-5727(2013)06-0004-04
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河南模式”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一)内涵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即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应遵循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人才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制定并实施合理的运行机制,使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能够与时俱进、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处理好集团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断为河南省培养出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也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培养与积蓄优秀的师资力量。

(二)影响因素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的建立是为了将分散的、水平参差不齐的职业教育资源等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规范的整体,兼顾各方的实力来提高共同的综合能力。想要使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就必须找出影响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河南省政府的引导与规划 每个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都会优先考虑自身的地位、目标以及实际收益,对于其整体利益与长久利益的把握可能存在偏差。由于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在发展过程中的自主办学权、运营经费、调控能力的局限性,它需要政府的引导与规划,政府的行为将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的运行、所取得的成效以及获得的生存发展空间。在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过程中,各个成员单位自身利益诉求的差别也将影响与制约集团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进行调控,协调多元利益并促其共同发展。河南省政府在国务院的相关部门指导下,建立了政府统筹、地方领导、层级管理、社会参与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确立了教育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统一给予指导,教育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相互协调,相关行业企业与科研部门积极参与,共同加入到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管理中来。由此,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正式建立并开展实践。河南省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参与协调了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集团内部利益与集团外部利益。河南省政府通过制定、宣传与实施各项政策优惠摘自:毕业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加强专项经费的投入,对参与职教集团的企业单位实行税收减免等一系列措施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河南省政府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的权威地位,通过建立制度、制定政策来规范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在集团化发展过程中各成员单位的行为;另一方面,河南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让集团在制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主动将其自身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使集团发展规划更具时代性、实用性的特征。
集团成员单位间共同利益的把握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的实施虽然有河南省政府的宏观调控,但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集团管理职能的发挥主要依靠的是市场化手段。主要因为:一是集团是依据市场化原则建立起来的,集团的运行离不开集团内部各成员间利益的维系;二是集团内部与企业有着相似之处,集团内部的各成员单位是以集团内部的某种契约为纽带而联结起来的,这也是一种市场化表现;三是集团面临的外部环境是一个运行市场机制的经济社会。在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过程中,集团应顺应市场机制,采用市场化的运营方式,获取合理的营利并依据各成员单位的参与程度进行划分,或作为集团经费积累,使集团获得持续发展。从目前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情况来看,集团主要是通过对外开展短期业务培训、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获得一定的合理收益,增加集团的经费积累,为集团开展相关活动、推行市场化运营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要想更进一步推行,就必须使集团获得一定的、持续的收益,这就需要各个集团找出内部各成员间的利益共同点,在寻求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制衡各成员单位。比如,企业单位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中的重要部门,它既可以行使权力,又必须承担责任,而集团的建立和发展也离不开企业单位这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集团的发展需要企业单位为培养实践人才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企业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集团只有寻找到企业单位与自身共同的利益点,才能使企业单位规范自身行为,履行自身职责,在获取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维护集团的整体利益。
集团内部成员学校专业实力基本均衡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的实施离不开职业院校与相关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两者合作的成果便是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有职业院校拥有较强的专业实力,才能与行业企业更好地开展合作,才能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才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的成效。由于分类方法不同,河南省的高等职业教育集团既属于行业型的职教集团,又属于区域型的职教集团。作为行业型的职教集团,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职业院校能够针对与其合作的行业企业设置专业,设置较为合理的专业方向,由专业教师授课,对于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这样,就弥补了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作为区域性职教集团可能存在的专业设置广泛但分散、专业方向较少、专业实力较弱等缺陷。
集团内部成员企业应具有较强的实力 在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育集团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有较强实力的相关企业的加入。这些企业可以给学生提供条件较好的实习实训场所,可以向学生传授生产一线的先进技术与经验,推动校企合作顺畅、深入地开展。在职教集团选取企业作为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与那些实力较为平庸的中小企业合作,这些企业或许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但由于其本身管理水平、技术能力、发展水平的局限性,对于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都收效甚微,甚至使学生沦为廉价的劳动力。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集团合作项目必须获得一定的资源投入 既然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职教集团中的项目合作问题,那么,职教集团就必须对正在实施的合作项目进行一定的资源投入,这才能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集团直接对合作项目进行投入,既可以有效避免投入的资源仅被用于集团内单个成员单位的发展而损害了集团整体发展利益,使集团投入趋于平等、稳定与均衡,使合作的进行与项目的实施更注重集团利益与价值发展,又可以增强集团投入的资源所带来的办学效益、发展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还可以提高对于合作项目的管理效率,使合作进行与项目实施更具规划性、阶段性与具体性。良好合作项目的实施所产生的收益又会提高企业单位、科研机构等参与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各集团成员共同办学。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
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一)河南省政府、企业的先进理念以及经济发展优势为持续推动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提供了可能
河南省为实现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优化,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河南省由传统的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文化强省与教育强省的跨越性转变,河南省委省政府、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建设创新型河南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重要战略的有效途径,是推动中原崛起的必然选择。河南省必须依靠创新求发展,创新也成为河南省发展建设的战略核心。《河南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以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主体,以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集聚区及其他各类科技园区等为载体,以创新机制为动力,建设我省自主创新体系……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推动我省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调动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围绕以上发展理念,河南省政府提出了“十二五”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实施13项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创新平台与重点实验室,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攻克农业、工业等领域中的41项关键技术,以营造良好的科学研究与创新氛围。河南省政府提出了2010~2020年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点项目,其中包括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以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水平,支持、助力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在河南省政府先进发展理念的引导下,河南省目前已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2636家,河南省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共有930家,其中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数量达到561家,国家级40家,居全国第三位,组建了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科研机构的设立,不仅表明了河南省、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对于科学技术创新的日渐重视,而且为河南省科学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高新企业自主占有科研机构的数量与比重还有待提高,河南省进行重点技术改造的100家大型企业(集团)的基础科研能力还有待挖掘。
(二)河南省现有科技体制的良好设计与规划为持续推动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
基于创建创新型河南已成为河南省发展建设的核心战略,河南省有效地设计与规划了“十二五”期间河南省科学技术体制,提出了健全和落实政策与促进企业成为创新资源投入主体、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等保障“十二五”期间科学技术工作取得更大成效的措施。
通过树立新的科学技术创新意识为科学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高效的组织领导以形成共同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工作格局;通过健全与落实优惠政策使企业成为创新资源的投入主体;通过创新投资、融资机制加强社会资金对科学技术创新的投入;通过强有力的财政投入来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建立来推动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通过利用市场导向作用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切实维护科研成果权益。比如,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可以有效调动企业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相关的科技投入,有利于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科学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可以吸引企业参与到国家级、省级重大专项科研课题研究以及成果转化之中,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使企业联合职业院校、其他科研机构建立新的更广泛的平台,以满足河南省传统优势一般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产业转型和培养新兴产业的需要,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下联合攻克重大关键的科学技术难关。
(三)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已取得的成绩为持续推动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
河南省通过建立高等职业教育集团有效扩大了校际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优化提供了一个制度化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的障碍。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的建立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的重点学校可以发挥其模范、带动、辐射作用,领导集团内部学校共同努力集中精力进行专业建设,利用集团内部学校间的统筹管理推进学校间的学分制改革,加强学校间在教学上的联结与沟通,促进学校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河南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集团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与相关行业企业架起了沟通、合作的桥梁。集团的建立不仅能够利用各种社会力量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对相关行业企业的吸引力,还有利于降低校企合作成本。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的建立立足于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实情,促进了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间的联系与合作,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与相关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校际间、校企间各种资源的共享以及有效利用,不仅为河南省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数量充足、兼具文化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技能人才,而且与河南省经济建设发展步伐相适应,强有力地推动了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四)河南省现有的科研组织创新研究为持续推动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提供了辅助与参考
河南省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创新研究,以期提升河南省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建立起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方面,拓宽了科研平台;另一方面,也丰富与创新了科研组织的存在形式。河南省为更好地培育起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与繁荣新兴战略产业,加强基础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在河南省内建立了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新兴产业园区。如在郑州、南阳、洛阳新建的三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与在许昌、新乡、安阳新建的六个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尤其是取得了明显的产业聚集效应;郑州、新乡、焦作等六个国家级和省级生物产业基地的产值也颇高。与此同时,河南省还积极开展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等活动,以促进河南省现有的科研组织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严谨的科研态度取得更具价值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黄尧.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崔炳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与实践——来自中原大地的报告[R].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
[3]李增丽.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8).
[4]李忠良,田征,唐晓慧,卢璟.职业教育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3).
[5]姚文峰.“河南模式”: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新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0(4).
[6]王西刚.提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水平的几点思考[J].河南教育,2010(6).
[7]郭苏华.论职业教育集团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11(4).
[8]李向辉.论职业教育集团化理论与机制创新——以“河南模式”分析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1(4).
[9]李付喜.职业教育集团化: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必然选择——组建平顶山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的几点思考[J].决策探索,2011(8下).
[10]沈建根.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特征、制约因素与发展策略[J].职教论坛,2012(8).
作者简介:
余茜(1987—),女,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