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之义析庄子之义,解学生之疑

更新时间:2024-02-17 点赞:5569 浏览:1814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逍遥游》是鲁人版必修五中的一篇重点课文,也是一篇难讲的课文。由于庄子的思想脱离现实,而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经验有限,所以,学生们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这篇课文,如果遵循一般文言文的讲法,以字词、结构、文意为抓手,显然是力倍功半的,因为学生存在着极难以突破的认知难点。针对这种情况,我努力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找出了一条自认为比较豁达的通往庄子文章含蕴的道路。这条道路以“问题”为路标,以“四个准确把握”为里程碑,指引学生步步推进,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章。
关键词:《逍遥游》;庄子
路标问题就是“什么是‘逍遥游’的境界?有的学生回答说是“不追求物质,不追求名利”,这时我适时提出导入性的问题:“我们能够真得做到不追求物质或名利吗?如果人人都不追求物质或名利,这个世界会有物质的繁荣和精神、文化的丰富吗?这显然是极端的认识。那么,在今天看来,庄子思想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下面,且看我如何通过“四个准确把握”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一、准确把握题目。题目“逍遥游”是一曲心灵的自由之歌,是指心灵优游自得,而不是形体优游自得。引导学生不要走进“不能绝对自由就不能逍遥” 、“逍遥就是什么也不追求”的认识误区。生活在俗世中的为理想而奋斗的我们,为生活而奔波的我们,也可以追求心灵的逍遥。我们学习庄子,为的不是消极避世,而是用庄子的“出世之逍遥“去解决我们的“入世之困境”。
二、准确把握“鲲鹏”形象。很多人写作时喜欢引用庄子的话“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以表示自己的雄心壮志,那么,“鲲鹏”形象出现在开头的作用是什么?庄子希望自己成为“鲲鹏”吗?很显然,庄子并不想成为鲲鹏,因为鲲鹏尚有所待,而庄子自己是希望自己成为毫无所待、完全自由的人。这一点是“鲲鹏”也无法做到的。既然连自由翱翔于广袤天空的无与伦比的大鹏都无法做到真正逍遥,那形如草芥的世间万物或者人类又如何做到呢?作者开头就写“鲲鹏”的气势壮美意不在赞美鲲鹏,而是欲抑先扬,先为文章造势,以引出下文观点“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强烈而鲜明地端出“自己的观点”,以夺人耳目。读者情不自禁为庄子的不羁和狂放而拍案叫绝。
三、准确把握“小大之辩”的真实意图。俗世之人往往具备的都是小智慧,小智小慧必然达不到逍遥的境界。具有小智小慧的人往往自以为自己高人一等,不可一世,比如有些人放弃功名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隐居世外,其实他的这种做法仍然是在以示自己的清高,仍然摆脱不掉虚荣心和恃才傲物的束缚,这样的人倒还不如那些坦坦荡荡地在尘世中积极追求的人来得真实而可信。所以,世间万物有“小大之辩”,世间的人也有“小大之辩”,具有小智慧的人只能做到诸如荣子、列子之流,而只有具有大智慧的人才能达到庄子所理想的境界。因此,“小大之辩”既点明了认清上文“万物有所待”的必要性和原因,又引出来下文的“伪逍遥”和“真逍遥”的区别,不可谓不用心良苦,画龙点睛。
四、准确把握“至人”、“神人”、“圣人”的现实意义。世间果真有庄子所说的“至人”、“神人”、“圣人”吗?答案当然是“没有”。因为即便庄子也不得不向别人借米以维持生命,这不就是“有所待”吗?那么,连提出“逍遥游”这个命题的庄子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又有何人能做到呢?所以,“至人”、“神人”、“圣人”不是绝对的概念,而应该是相对的概念。当我们以宽容的心态看待这个问题,会发现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具备“至人”、“神人”、“圣人”的特质。比如拒绝“三项桂冠”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把奖牌给女儿做玩具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居里夫人,在得知自己活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依然安详地给孩子们讲故事的印度诗人泰戈尔;比如脱离了“金融风潮”靠一把斧子在瓦尔登湖畔生活的梭罗,拒绝连任美国总统甘做农夫的华盛顿;比如白方礼、丛飞等向这个世界奉献了自己全部爱心的人……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就是“至人”、“神人”、“圣人”,他们获得了名或利然而却超越了名与利的束缚,他们拥有名或利却没有被名与利绑架变成“人质”,这一点,已经是一般人所难以达到。
学习《逍遥游》,我们要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庄子,吸收精华为我所用,不能囫囵吞枣做表面文章,更不会误读庄子以为“逍遥”就是“消极”,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做一个于现实中积极进取、于进取同时超越名利的洒脱、淡泊之人,于尘世中获得心灵的幸福和宁静。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