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更新时间:2024-02-09 点赞:18287 浏览:815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品德与社会》是有着较强的开放性、社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是将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学科的内容有机整合,培养学生走进社会、学会做人的意识与能力。既要求学生懂得爱父母、爱学校、爱学习、爱公物、守纪律等道理,又要求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学校,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校等基本历史、地理知识,真正实现了知与行,情与理的有机统一。因此,要上好《品德与社会》,就必须把握这门学科的性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把握开放性,注重体验,让学生动起来

说它具有开放性,是指它的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堂,而是体现为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课前,学生要进行调查、收集、筛选、整理信息;课中,学生要进行讨论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相应的行为方式;课后,学生要把学到的知识、信息和道理运用于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在校内,学生可向老师请教,与同学交流;在校外,学生可向父母长辈请教,从书籍、互联网中了解。这样,使学生能从多角度获得更深刻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在现有生活范围内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
在教学中,我从《品德与社会》的开放性出发,注重让学生多角度进行体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五年级教材第二单元第二课《重负的大地》,课前让学生搜集地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提供的各种资源以及人类怎样使地球变挤、变穷、变脏。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地球给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的空间、资源和环境以及地球为什么越来越感到不堪重负。课后通过学习到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要保护我们的地球,呵护我们的绿色家园。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失去地球就会失去我们人类。

二、遵循实践性,突出自主,让学生动起来

《品德与社会》的实践性,是指这门学科有关知识的获取与运用均离不开社会实践。只有倡导和实施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得到主动的发展。
新理念下为了给课堂带来鲜活的知识和无限的生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把“挖掘”资料的主动权授予学生,发动他们搜寻学习资源,从自己的世界出发,以自己的眼发现、自己的手找寻、自己的脑辨析,从而真正摆脱教材和教师的束缚,自主地拥有一片广阔的学习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发表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三、立足社会性,开展合作,让学生动起来

《品德与社会》的社会性,是指它以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为基点,帮助学生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人的个体社会化,为学生理解社会、关注社会、走进社会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学生进行小源于:高中英语论文www.618jyw.com
组合作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交流和合作是现代社会生存的必备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注意让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合作交流。《品德与社会》学科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合作机会。例如,要了解我国不同时期(时间上)不同地区(空间上)不同类型的学校,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分别调查,获取资料,然后集体讨论,补充、整理、交流、汇总。在这里,合作学习显然比个体学习效果更好得多。

四、发挥综合性,力主探究,让学生动起来

《品德与社会》的综合性体现在: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既在引导学生学习社会知识的同时,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及遵守集体生活准则的教育。 鉴于这一特性,我们必须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对于学生而言,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都与创新能力息息相关,显得十分重要,这也就使得“探究”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学生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深刻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规范的价值观;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一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探究。主要是一些操作性、实践性活动。主要包括儿童自己动脑动手的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活动,适用于开展科学探究学习、发展情趣和操作技能、学习实际的劳动本领等方面的活动。主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操作、研究,经历探究的全过程。二是让学生在情景中探究。如一些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活动,为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识别与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利用这一形式。
学生是永远是学习的主体。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让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在自主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解决和生成新问题,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真正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动起来。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