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如何帮助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行动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01 点赞:32505 浏览:1465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农民工子女不断增多,农民工子女城市文化适应问题的重要性逐渐彰显出来。当农民工子女从一种乡土文化环境来到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文化一城市文化环境中,他们的内心如何感受如何思考,以及美术教育在帮助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有何作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为调查和研究实践场所,以老师—学生、城市—乡村维度为两条关键线索,通过对学校中教师、学生的问卷、采访,来探讨他们在新环境中的境遇和感受。同时,本文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以个人的实践为案例,研究课堂美术教育的现状,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观察、收集和分析课堂中实际发生的故事,以此来探讨何种艺术教育方式对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更有帮助。【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城市文化适应行动研究美术教育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5ABSTRACT5-9绪论9-22第一节选题缘起9-11一、时代背景9-10二、研究者自身经历与研究问题10-11第二节文献综述11-16一、农民工子女的相关研究11-14二、作为理论框架的文献综述14-16第三节选题的研究角度16-17一、研究的不同取向16-17二、研究的不同内容17第四节研究对象的确定17-18第五节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18-19一、研究问题18二、研究方法的选择18-19第六节研究过程19-22一、前期调查研究19-20二、广泛的田野考察20三、在同心学校的行动研究20-22第一章走进学校22-31第一节学校状况22-26一、学校周边概况22-23二、校园环境23-24三、招生状况24-25四、学校收费25-26第二节打工子弟学校中的老师26-27第三节学生状况27第四节艺术课程在学校中的位置27-29一、艺术课很重要28-29二、老师休息的时间29第五节小结与讨论29-31第二章平静下的活动|教育教学论文|31-46第一节为什么在这里当老师31-39一、为了“他们”31-34二、退休后的“乐趣”34-35三、来北京的无奈35-37四、积累经验,到条件好的地方当老师37-39第二节老师为什么“走”39-41一、追求“理想”39-40二、“食不果腹”40-41第三节学生为什么“转学”41-44一、父母工作的不确定42二、学费的差异42-43三、回老家的无奈43-44第四节小结与讨论44-46第三章模糊的身份46-60第一节老师难当46-50一、“我”看这一行47-48二、“我”是老师吗?48-50第二节困惑的身份50-55一、“我”是北京人50-51二、“我”是老家人51-54三、“我”属于两个地方的人54-55第三节来的时间长≠北京人55-57第四节迷惑未来57-59第五节小结与讨论59-60第四章城市体验与乡土忆60-74第一节城市体验60-69一、北京的感知60-64二、见识≠知识64-66三、“他们”太凶66-68四、低人一等68-69第二节乡土记忆69-73一、家乡的印象70-71二、“我不是穷人”71-73第三节小结与讨论73-74第五章共同的长大74-82第一节如何开始教?74-77一、“我”不会画画74-76二、“我”对美术不感兴趣76-77第二节“闹”中的长大77-79第三节学生应该学会模仿吗?79-81第四节小结与讨论81-82结论82-86一、打工子弟学校是体制之外的教育形式82-83二、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学生的身份模糊是融入城市的主要障碍83-84三、恰当的美术教育在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中有积极的干涉功效84-86参考文献86-89附件89-108附件一:问卷89-95(一)北京市活动|教育教学论文|人口子女城市文化适应调查问卷89-92(二)北京市儿童城市文化调查问卷92-94(三)调查问卷(补充)94-95附件二:田野调查计划95-99(一)调查日程表95-981、赴云南省昆明打工子弟学校艺术支教活动教学计划95-962、发展教育绘画小组学习班暑期夏令营96-973、同心学校课程设计及教学安排97-98(二)访谈名录98-99附件三:学生作品99-104(一)同心学校学生作品(部分)99-102(二)云南支教学生作品(部分)102-104附件四:访谈提纲104-105附件五:田野日记(节选)105-108后记10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