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研究性学习历史研究性学习深思结论

更新时间:2024-02-22 点赞:5040 浏览:140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历史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探究问题的兴趣、意志和思想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从已知到新知的一种自主化的学习方式。它对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起到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学习方法 学习模式
1672-1578(2013)03-0147-0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历史研究性学习已在种信息历史教学中普遍开展起来,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历史研究性学习在开展过程中还有一定误区,尚需进一步澄清。
1 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本质特征
从词源来看,历史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二是指历史学。作为本体,历史指的是人类的经历及其所创造的一切,它是过去的、既定的、不变的;作为认识,它指人类对自己过去的回忆与思考。和其他任何研究一样,历史研究也含有两个层次,一是以创建或生产人类文明史上新的精神产品为目的,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并进行论证;二是对已有的历史研究结论进行论证为目的设计方案并进行论证。历史研究的流程大致包括:选择一个问题或假设;研究者根据问题或假设收集证据;对证据进行解释,排除边缘证据;根据解释表述观点。从心理过程看,是对历史未知对象的探视、确立及其意义的判断以及对已知对象的真实性、正确性进行解释、确立或否定的过程。
但是,研究性学习与历史研究毕竟不是一回事,两者的研究过程和最终追求价值是不同的,前者的价值在于其对社会的贡献,强调对他人的有用性,而后者强调其教育价值,主要是对学习者有教育性。所有,从实际需要看,在学校教育情境下,完全严格地依照史学研究的方法和程序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没有必要,更不具有现实性。
2 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方法问题
科学方法是一切研究的根本。历史具体问题的研究方法需要采用一般性和特殊性的方法。一般方法,这是适用一切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它又可以分为分析方法(如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实证方法(如考证法、校勘法),叙述方法(如纪事本末法、编年法)。特殊方法,是适用于各门专门史的个别方法,可分为研究历史地理的测量法、研究经济史的统计法、研究科技史的模拟法等。
源于:电大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这些方法,对于广大的学生来说不可能一一掌握,即使对于历史教师来说也只能略知一二。因此,我们应当在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同时,有选择地将历史研究中的常见方法渗透在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之中。作为重点,平常在历史研究学习中应当掌握的方法主要为分析和实证方法。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分析方法运用的最多,探讨的也最多,而比较忽视后者的研究。
提高历史实证能力的重要方法就是要重视史料。它是借以研究与反思人类活动的前提和根据,包括文字记录与人类活动的遗迹、遗物以及口碑等三类。对中学生来说,在研究性学习中,虽然难以搜集直接史料,但简间接史料还是必需的,特别要培养学习者的史料意识,形成有理有据,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
3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模式
历史研究性学习虽然追求的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但由于它发生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因此必须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否则很难保证有多大的生命力。目前,人们习惯采取课题研究、活动设计等开放的形式,但如下方式笔者认为更值得尝试。

3.1开放式习题

这种习题条件不完备、结果不确定、思路开放、表达形式多样化,多以培养能力、训练思维为目的的认知类习题。学习者不可能在教材中找到现有的答案,必须通过自己努力,查找资料,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表达观点。既然是习题,一般来说它出现在一段教学之后,依附于一定的知识。所以,教师也应当对学习主题进行研究,了解学习者的动机,研究学术的有关发展,才能设置比较合理的习题。可以引进目前史学界争鸣的问题,以促进学习者的研究。例如,对科举的一点思考;太平天国是邪教吗等等。学习者发现自己参与到史学研究的前沿,更会促进其主动学习的动机。当然,开放式习题也要注意题目的设计,要尽可能贴近学习者,要设计一些情境化的问题。

3.2教材研究

在教师的合理分工和指导下,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对学生历来说,就一段历史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学习材料供大家共同阅读是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也极具有吸引力。其过程可分为:教师和学生根据现有的条件,精选一段教材内容作为对象,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一段,并提出自己所具备的条件和开发的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选择参考资料,按照自己心目中的历史与编写样式,编写“教材”作为对原教材的补充,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也取得了不少收获,最重要的是学生们以研究者的眼光看待原来认为是圣经般的课本,自信心和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

3.3背景式预习、共创式课堂

课堂教学是目前班级授课制下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如何使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是学科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难点和目前研究的重点。背景式预习、共创式课堂是个重要的尝试。
所谓“背景式预习”,是指教师首先对所学的学习主题进行认真研究,将主题所涵盖的内容归类,确定一系列课题,分配给学习小组。教师先可以将一些基本概念和史实向学习者介绍,然后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其目的是在理解课题基础上,对课题所涉及的内容和观点,有针对的收集材料进行初步整理,提出观点,以便课堂交流。“共创式课堂”,即在课课堂上要求个学习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观点或作品,大家共同交流学习成果,共同构建知识。教师最后对集体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使所习得的知识系统化,让每个人在课堂教学中都成为创造者。教师为学习者创设这种类型习题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巩固基础性知识,更重要的还是为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例如,巴以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最大热点问题,也是持续最长的地区冲突,结合高中世界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运动》的教学,笔者将“巴以问题之研究”作为学习研究主题。笔者先将该学习主题设计为:巴以问题的由来——历史探源、巴以争端的根源——双方矛盾聚焦、哈马斯是恐怖组织吗、二战以来大规模军事冲突回放、巴以争端解决的展望等五个小组。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习小组分别展示研究成果,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辩护,其他个小组和教师可以对该小组的陈述进行提问。教师在最后对所有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建构知识,并深化个小组的研究,促进小组间分享成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