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怎么

更新时间:2024-01-31 点赞:14283 浏览:5937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工具课,信息技术教学更应注重“生活化”,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然而,当我们走进信息技术教学时,不难发现以往我们过分追求对学生技能、技巧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教学。教学任务的设计与现实生活毫无关系,最初学生不知为何学习,后来即使学会了课堂内容,由于没有实践机会这些知识也会随时间的流逝慢慢从脑海中淡去。因此,信息技术“生活化”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才能使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 注重需求挖掘,明确学习目的
如果我们还是“死教书”、“教死书”,必然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往往就如同“一潭死水”。那么,我在教学之前仔细品味教材,观察教材中涉及的技能与生活的关系和差距,思考该学段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以及所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现状,然后努力将两者整合起来,挖掘和创设出符合实际生活的真实学习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使学生自己感受到明确的学习目的,这样才会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动力。
教材上有一课内容是使用Word工具制作精美的电脑小报,本课教学的目的非常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学生以后在生活中处理该方面的问题。可观察以往的教学效果,并非如此,学生往往是在遇到让他去完成一次实际的板报或文化展板的布置时,就开始觉得不知所措了。我认为这就是在教学的时候太限于教材,课后也只是通过作业进行简单的拓展,整个过程缺乏心理上真实需求的培养和挖掘,因此学生只会把对知识的理解局限于课堂之上,缺乏对生活的认知。
因此,在教授Word这一模块之前,我便布置学生留意并观察学校每个角落的文化展板,不同班级里的板报布置,甚至是学校以外其他地方凡是有图文内容的宣传板,同时要求学生收集自己认为布置美观合理的宣传板信息,可以拍成照片或简单勾勒出框架图,最后再体会它们的实际作用,从而认识到我们要掌握这项技能的意义和必要性。等到上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充满了求知,并且非常清晰地知道马上要学习的技能的重要性。我在课上也会展示自己认为合理实用的设计版式,并融入到教材内容教授过程中,然后引导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后,立刻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对比,体会其中文字更换了不同字体、字号及颜色带来的不同效果,以及图片改变了数量、位置、大小及色彩搭配带来的不同效果等。学习结束后,学生就发现自己基本可以马上设计班级里的下一期板报或其他源于:毕业论文致谢信www.618jyw.com
主题的文化展板了,从而觉得本课知识非常实用,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由此可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体会知识和技能的作用,在学习中体验生活,理解生活,最后将学前、学中和学后融为一体,转化为自己的生活经验。实现“源于生活,融入生活,用于生活”的生活化教学。
● 捕获生活细节,融入生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普遍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教材中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任务,但有些任务并不适合学生的学习或有些不能很好地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大化。因此,我们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细心观察,捕捉学生生活中的细节,巧妙地设计或改动教学任务,引导学生以生活细节为基础进行学习探究。
有一次,当我看到有些学生不节约用水,洗完手后不关紧水龙头就走了,于是我就抓住这个生活细节,结合网络单元的信息搜索、保存等教学内容,设计了一节《水的呼唤》的研究性学习课。上课时,我先讲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没有水万物死亡,另一个是生活中捕捉的事。讲完故事我问学生:“水在呼唤什么呢?”学生说:“请节约用水!”我追问:“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呢?”学生各抒己见,进一步讨论总结得出: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你是怎样看出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你有什么对策吗?”围绕这两个问题,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查找资料,并制作成演示文稿,完成此项研究性学习任务。最后还要求各小组展示成果,讲述研究成果和心得,同时分享本小组从查找资料到完成演示文稿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我注意到学生基本学会了使用搜索引擎来解答自己的疑问,甚至有些学生还把“去百度”当作是时行的行为和口头语。
通过生活细节的捕捉,把具体生活与理论知识链接起来,通过生活细节的再回放、再放大,让学生感受到生活问题并引起心灵的震撼,进而产生研究和探索身边问题的需要。
● 善设生活类比,促进理解领悟
教学的过程即是生活的过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与生活进行类比,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教学内容。人所拥有的知识都是以符号或画面存储在大脑中的,把知识与生活进行类比,有助于学生知识存储的形象化,使知识牢牢存储在学生的大脑中。
例如,在教学电子邮件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电子邮件发送过程的原理,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寄信过程来说明。教师可把电子邮箱比喻成邮局,要寄信就先要把信递到邮局,要发送电子邮件也要先输入电子邮箱地址,两者的不同在于我们可以在电子邮箱(邮局)写信,点击“发送”后,然后邮局(邮箱)就会把信送出,送到收信人所在地的邮局(收信人的邮箱里),但是邮递员很懒,往往不把信送到收信人家里,而要信人自己到邮局取信,因此,我们要收邮件,也要登录到自己的邮箱收邮件。在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请四个同学分别扮演送信人,寄信人邮局(寄信人电子邮箱)、收信人邮局(收信人电子邮箱)和收信人,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电子邮件发送过程的理解。
通过教学内容与生活主题的比喻类教学,使理论化的知识形象化、生活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生理解起来自然就容易得多,学习也就更有乐趣了。
● 关注生活应用,提倡综合评价
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有别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评价,要在评价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大胆的改革,在课堂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同时还要积极提倡评价的“生活化”,给学生创造更多生活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肯定。
例如,教师在教学完第一册的画图模块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美化校门的设想大比拼活动,评选出的最佳设计将作为今后校门改造的图纸。学生兴致勃勃,纷纷开始创作。在学生上交作品以后,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一是注重设计的美观及代表的意义,二是要考虑设计的现实可操作性。我们要用生活应用的眼光来评价学生,注重作品的生活价值。从而实现过程评价、自我评价、个性评价等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性的“生活化”评价。
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向。只有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反对教育与学生生活的疏离,才能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有效促进每一位学生自我的全面发展,让知识的种子深埋在学生的心灵中茁壮成长,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