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势在必行建设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与设施势在必行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赞:17524 浏览:730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与养老服务的严重短缺

当大家热心谈论中国将进入老年社会的时候,我常常联想起我们北京语言大学社区的老年人状况。目前,我们社区的户籍人口是3281人,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1018人,老年人的比例占社区人口的31%。这个老年人比例,在学院路地区所辖的27个社区中首屈一指。根据联合国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超过7%,或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的人口就属于年老型人口。毫无疑问,我们社区提前迈进了人口老龄化的老年社区行列。
人口老龄化又称“人口老化”。指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上升的现象。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数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过程。据人口问题专家考证,目前,中国老年人口已超过1.9亿,并且正在以每年800万的速度猛增,是同期人口增速的5倍多。更为严重的是,人口老化过程中的高龄化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持续增加。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后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数据统计,2010年末,全国城乡重度失能老年人已达1080万,这还不包括居家由亲人照顾的大量半失能老人及长期卧床的有病老人。由于失能、半失能老人及老年卧床病人牵扯着家人的很大精力,长期照顾与护理的问题已十分突出。以我们语言大学社区为例,老年人口的比例不仅很高而且增长迅猛,目前80岁以上的老年人130人,其中90岁以上的9人,这些老人虽然健在,但能够独立自理生活的仅有50%,余下50%均属于失能、半失能老人的范畴。
就社会而言,面对数以千万计需要照料护理的失能老人,养老服务机构及其养老床位不仅总量不足,而且能用于护理失能老人的床位严重短缺。据权威机构调查统计,全国有近4万个老年福利机构有养老床位314.9万张,收养老年人242.6万人。由于缺乏护理设施和专业人员,以及养老福利院的盈利需求等方面的原因,仅有51.8万张用于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也就是说护理床位仅占养老床位总数的16.4%.。说到这,大家一定会产生是否养老床位十分紧张的疑问,其实不然,据民政部调查表明,不少养老机构的空床率到30%甚至更多。其原因有二:一是约有一半左右的养老机构拒收失能老人,拒收的原因除了缺乏护理设施和专业人员,还包括经营者降低成本、规避风险的考虑。二是大多数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更愿意在社区就近获得养老服务或者居家获取养老照顾服务。
以上事实显然表明了一个问题,多数老人,特别是大多数失能、半失能老人,从其对待养老去向的主观意愿上而言,他们特别希望在社区寻求到长期的养老照顾。而社区目前为老人所做的服务性工作十分有限,也可以说微不足道。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矛盾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结合调查数据分析,笔者认为社区照顾是拓展爱老、敬老、为老服务工作发展的捷径,也是今后慈善机构在社区发展的有效途径。依托社区,从老年饭桌、日间照料和托老所起步,逐步发展为社区老年慈善事业,这无疑是迎接人口快速老年化的严峻挑战和解决养老服务机构严重短缺的极好办法。

二、社区照顾是今后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重心

什么是社区照顾?简单地讲就是对有照顾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护理、日间照料、托老服务、各类小时工服务、志愿者为老服务以及老年互助等多种服务。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谁都要步入老年阶段,这是自然规律,没什么可怕的。但是,老年人出现行动不便、视听和认知能力显著衰退,需要长期照顾而家庭又难以支撑的困境时,才是令人担忧令亲属子女害怕的事情。由此可见,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关键环节是如何应对失能、失智、空巢老人的身心问题和如何实施长期照料的问题。怎么办?目前城市大多的家庭结构是4个老人、1对夫妻、1个孩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421”家庭结构。很显然,单靠家庭已经力不从心。那么,社会养老机构能否成为养老的主流呢?笔者看过一份资料,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发达国家曾经力推社会化的养老院建设,但在实践中建在郊外的养老机构,不仅对老人收取的费用很高,亲属探访不方便,而且其单调的生活环境缺乏邻里氛围,老人很容易产生被家庭遗弃被社会遗忘的感觉。资料表明,那种设有上千张床位的大型养老院的养老模式已经不受青睐。这种模式即使在发达国家,也仅仅覆盖了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口的6%。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曾经在本社区做过养老意愿的调查,有几次还专摘自: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门带着老人驱车前往社会养老院实地察看情况。结果表明,98%的老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去养老院生活,只有2%的老人因心疼孩子太忙照顾不了老人和不愿拖累亲属等缘由,无奈去路程较近的养老院暂住。
相比之下,社区照顾优势很大,其服务项目不仅对社区老人提供了日间照料、老年饭桌、上门护理、日托、全托以及家庭护理、带老人看病全程照料等功能。而且社区照顾的成本低,收费合理,更受老年人欢迎。因此来说,在中国目前的社会家庭结构的情况下,社区照顾应该是社会化养老的主流。国务院在2011年出台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指出:“社区养老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的支撑,具有社区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两类功能”。我们在民政部《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也看到了强调指出的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
同比全国,例如北京,已经提出了注重社区养老的“9064方案”,即“90%的老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
事实证明,在中国,居家养老作为迎接人口快速老龄化挑战的主要应对方案,已经形成共识。营造一个使老年居民能够自立并有效提升老年人尊严的社区生活环境,其影响面将波及几千万家庭和上亿人的亲属,足见发展社区照顾是关乎民生幸福的重大社会工程。毫无疑问,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重心是在社区。

三、社区养老项目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社区能养老吗?这个议题始终是令人普遍产生疑虑的问题。我们说,公众的担心是情有可原的,事实上,社区照顾尽管在国内大中城市中已经起步,但其发展速度十分缓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方面: (一)、在主观上,从政府到公众对社区照顾的认识不足。1、谈到养老问题往往只强调机构养老的床位数和公共财政负担的情况,而看不到搞好社区照顾才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最佳途径。2、政府官员实地考察只看到资金短缺、场地限制、缺乏专业人员以及社区福利资源整合的困难,而看不到社区照顾也是扩大内需的机遇,看不到致力于开发社区照顾事业所蕴含的市场和就业潜力。
(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在这方面我们虽不甚了解,但笔者认为,政府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法律法规,为社区养老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指明方向。另一方面,完善社区居家养老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补贴力度,鼓励民营投资,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方资源积极加入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建设发展的行列。
(三)、在客观方面,社区可用于社区养老的资源紧缺。在北京的城区中,老旧小区较多,原有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并不周全,即使是新建小区,建设“一刻钟生活服务圈”也是存在场地、房屋困难的。社区养老是近年来的新政策,开发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需要较大的空间,目前社区可用于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的用房仍然较难达标。
(四)、各级政府工作计划并非把建设发展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纳入议事日程,也就是说社区养老事项仍然不是目前创新发展的保障性的重点项目。
上述几方面的原因是阻碍社区养老事业发展的因素,同时也清楚地说明了目前发展建设社区养老事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应该说这是一个普遍性的矛盾。但是,尽管举步维艰,业已初见成效。例如,北京的社区正在推进老年饭桌、日间照料等项制度。在上海社区中已经开始对有照顾需求的老人实施评估程序,通过家访了解老人情况制定照顾服务方案。有的中等城市的社区也办起了托老所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政府十分重视社区养老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社区养老事业一定会如同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起来。

四、大力推进居家养老事业的建设发展,勇敢面对老年化社会的严峻挑战

居家养老一词的全称是社会居家养老。所谓“社会居家养老”就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从理论上讲,主要指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量,发挥社区网络化管理的作用,政府搭台、市场参与、、社会组织补充,建立一个最有助于社会持续发展的养老模式,最终形成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这是社会居家养老的概念,它在在理论上是科学的,应该说是一个推进居家养老建设的理想模式。但是在实践中,我国居家养老工程刚刚起步,再理想的模式也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那么,我们如何把理论上指导性的模式变为现实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呢?笔者认为,必须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居家养老工程的项目逐一落到实处,让理想变为现实。做为社区要有“从我做起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要知道建设居家养老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在社区,换句话说,居家养老工程的受益者是各个社区的老人,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为老人们办好这件大好事,让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工程在社区发展起来。
需要指出的是,居家养老工程是一整套社区养老体系,其中的养老服务项目有很多,它包括:托养服务、日间照料和上门护理等多功能服务,其具体的服务内容涵盖康复护理、居家疗养管理指导、护理用品租赁、日托、全托,短期入住护理,还可提供入浴、如厕、饮食烹调、洗衣等生活服务。这些养老服务项目十分全面,可以应对社区老人全方位的养老生活需求。但是,相对目前社区养老事业建设的现状而言,距离老人的实际养老服务需求相差甚远。换句话说,现在社区所做的仅仅是救济型的为老服务工作,而居家养老工程要达到的目标至少应当是普惠型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观念,从政府到老百姓都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快速老龄化的形势十分严峻,从现在开始,如果我们仍然不能踏踏实实地认真推进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和养老服务制度,那么,所谓“大孝”就会沦为空话。
总之,人口快速老龄化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既是考验,也是挑战,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要认识到,风险与机遇是成正比并存的,机遇是为有准备者创造的,只有大力推进居家养老事业的建设发展,勇敢面对已经来临的老年化社会才是唯一可行的出路。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