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漫话漫话“三通两平台”之“两平台”

更新时间:2024-01-30 点赞:34309 浏览:15739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12年9月5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指出,在“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
在上一期专栏中,我们讨论了“三通两平台”之“三通”,在这期专栏中,我们将聚焦“三通两平台”中的“两平台”。所谓的这“三通两平台”之“两平台”,就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称之为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它们是教育信息化的两大支柱。
要讨论这“三通两平台”之“两平台”,恐怕必须从“平台”说起。这里所说的“平台”,既不是通常所谓的高于附近区域的平面,也不是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为操作方便而设置的工作台,它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在许多计算机教科书中,平台的概念基本上有三种,第一种是基于快速开发目的的技术平台,第二种是基于业务逻辑复用的业务平台,第三种是基于系统自维护,自扩展的应用平台。技术平台和业务平台都是软件开发人员使用的平台,而应用平台则是应用软件用户使用的平台。
回头看这两平台,分别是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从教育业务和应用的角度来讲,它们都是非常急需的。前者主要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后者主要是为教育管理人员服务的。为此,这里的两平台,既不是技术平台,也不是业务平台,而是第三种,一种应用平台。它们是以教师、学生以及教育管理人员为用户的应用软件平台。
建设这样的平台的目的是什么?自然是为了应用了。让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两类平台:
先说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教育资源是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必需品。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各个国家以及我国从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但是在资源设计开发的方式方法、资源的质量与数量以及资源应用的水平与层次等方面参差不齐,尤其是在东、西部地区的学校之间,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系统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系统之间,在教育资源方面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
为此,重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加快教育资源建设的步伐,打造各类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系列品牌,而且有利于提升资源开发的质量,形成一批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要求相适应、具有学科特色、符合国家建设规范的高质量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此外还有助于促进教育资源应用的效率,并通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立广覆盖、多类型、多层次、开放便捷的终身教育资源体系。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再说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所谓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在我看来,其至少应包括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教育决策支持系统和教育评估信息系统三个子系统,它们是为广大教育管理工作人员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的,是为教育管理业务服务的,其核心不仅涉及教育办公管理平台(OA系统)、各级各类教师管理系统、各级各类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教育内部即时通讯系统等一系列具体的、符合实际情况和具体业务需求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核心涉及相关数据的采集、统计、分享和传播。为此,通过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提升教育管理的水平与质量,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
行文至此,不难看出,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是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但是,究竟如何建设好这两类平台?再进一步讲,即便是建设好了这两个平台,如何提升应用的效率呢?毕竟,平台是死的,人是活的。无论多好的平台,总归是要人来使用的。毕竟,是人在改变这个世界,不是平台在改变这个世界。
对于教育信息化而言,与“三通”一样,“两平台”依旧是基础设施建设,是“物”,是“东西”,是“软件”,教育信息化还需要制度建设、机制建设乃至文化建设。设想一下,没有共建共享的机制,“资源”从何而来?没有“创用共享”之类的版权机制,人们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又从何而来?没有教师和学生的良好的信息素养,即便是有了海量的、优质的、符合实际需求的教育资源,高品质的教学和高质量的学习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吗?即使建设好了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能否用好这些平台?它对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哪些要求?如何更好地适应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升管理的质量与水平?这些问题,都可以说是无法回避的、关乎“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实际效果的重要问题。
再退一步讲,“三通”也好,“两平台”也好,假设我们已经建设好了,校校通了宽带网,班班都有优质资源,人人皆有在线学习空间,之后呢?如何用好这些优质资源?人人在“在线学习空间”里做什么、怎么做?教师在里面做什么?学生在里面做什么?究竟如何做?这些问题,似乎与基础设施建设同等重要。
记得今年五月,在阿拉伯教育峰会上,在被问及如何理解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时,我曾讲到,一提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人们脑子里立刻想到的是宽带网络,是平台终端。的确,它们都是教育信息化极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但是,在我看来,基础设施建设,远非只有这些宽带网络和平台终端,还应该包括作为基础的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在线参与式学习方法、数字化学习与生存的文化等人的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没有后者,有了前者,也是白搭。
不仅如此,前者的问题,归根结底,其实是经费问题和投入问题。宽带网络,有钱就能通;硬件终端,经费到位便可采购,这些方面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无非是钱的问题和时间的问题。而资源建设,绝非钱的问题。想想看,教育信息化企业和公司给教师和学生建设的教育资源,怎么可能被教师和学生所喜爱呢?在教育信息化的历史上,外行给内行建资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的研究表明,教师最喜欢的资源,并非教育行政部门采购的资源,而是自己在互联网上搜集整理的资源。
在今天这样一个日益开放的时代,在世界范围内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浪潮中,我们仿佛来到了一个教育资源的大同世界,我们根本就不缺少资源,我们缺少的是快速高效地检索和获得资源的能力,缺少的是对信息、资源和知识的管理,缺少的是内容策展之类的“让信息精准地来找我们”的素养。
至于我所理解的更软的“基础设施”,即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在线参与式学习方法、数字化学习与生存的文化,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研究、去探索、去培养,它们不只是钱的问题,也绝非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三通两平台”之“两平台”,作为整个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抓手和工作台,不仅让人想起了唐杜甫《重过何氏》诗中的意境。
落阳西斜,一抹金色的余晖透过山林,投射在平台(两平台?)上,一片绚烂。石阑上悠哉悠哉地斜靠着一个人(他是谁?),正沐浴着熏风,一边把盏迎风啜茗,一边握管题诗桐叶,清芬的茶香糅着淡雅的墨香和桐叶的清香在山林缓缓飘散。不远处,翠鸟正在源于:大专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衣架上欢快地啾啾鸣唱着,体态轻盈的蜻蜓停落在钓丝上。此等胜景,何其美妙!
愿“三通两平台”之“两平台”,在将来,在整个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中,能创造出“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之诗意。
让我们为之共同努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