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音乐课对话教学在音乐课堂中构建

更新时间:2024-02-06 点赞:19014 浏览:831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对话教学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如今,对话教学在音乐课堂中处境尴尬,存在对话前提的丧失、对话“首席”的消失等问题,因此,就音乐课堂对话教学从教师、学生和知识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构建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对话教学音乐对话教学处境构建
1674-4810(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2012)23-0120-02
“对话”的引入,给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对话教学成为当前正在进行的音乐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和亮点。
人类教育发展史证明,任何教育教学改革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课堂上。对话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富有潜质的理论,运用于音乐教学中,具有改造传统课堂的价值。音乐教学的对话正是基于对话时代精神的需要“在音乐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新的音乐教学观”,它为音乐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一、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是“对话”的精神在教学领域里的回应。而实际上,“对话教学是指师生在真正、平等、尊重、信任、宽容的氛围中,以言语、理解、体验、反思等对话方式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提升人生品位、境界及价值的教学形态。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它是对话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是一种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质的教学。”
在音乐对话教学中,对话关系有隐性对话者(教材)、显性对话者(学生和教师)、错时对话者(作者)和宏观对话者(教材编者)。所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引导学生与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多重对话,达到视界的融合、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的目的,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言语表达方式。这种教学鲜明的特点就是,让学生主动去感悟、体验、倾听,他们相互沟通、合作,形成一个相互交融互动的立体网络形式,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完善,以及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对话教学在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背景下,音乐对话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对话教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对话”走进了音乐课堂教学,并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普遍性的教学策略,音乐课由传统的“传授型”慢慢转变为“对话型”。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话教学虽然有所运用,但发挥的作用却非常有限。

1.对话“前提”的丧失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文学接受中的重要作用,也承认作品的意义是由文本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他们认为,读者的主体性发挥不能脱离历史的规定性,理解必须以文本为前提条件;意义的生成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即碰撞、交流和对话的过程。因此,任何意义的创造都必须建立在充分尊重文本的基础上。”

2.对话“首席”的消失

在音乐对话教学中,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师生平等对话”,但是教师的角色却不能完全等同于学生。但是,我们在音乐教学中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为了千方百计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言说”便不再进行调控和引导,这样就会出现课堂看起来好像很活跃热闹,而学生的思维却跑到了千里之外,学生的讨论长时间脱离了教材和文本,脱离了教学。“这就形成了音乐对话教学的又一个严重误区:即教师角色的严重缺席。”在这种对话教学中,教学进行了180度大转弯,由传统教学片面的“教师中心”完全沦为片面的“学生中心”,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3.音乐对话教学的处境尴尬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教师习惯于搞“一言堂”,唱“独角戏”,制造“话语霸权”。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叫做“课堂独白”。课堂独白有很多问题,它不仅不在乎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会压制学生表达和分享的,更严重的是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刚开始就很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为了改变课堂独白现状、重构课堂文化,我们引入了对话教学。在对话教学理论中,研究者对对话教学的课堂存在的状态进行了描述,激动人心,让我们这些音乐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如:有人将对话教学描述成“的、平等的教学,沟通的、合作的教学,互动的、交往的教学,创造的、生成的教学,以人为目的的教学”;有人描述成“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取得平等地位,以平等主体关系为基础师生共同交流自己对文本的体验,学生有安全感和自信,体现出平等、合作、互助的精神”。还有人描述成“在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

4.音乐对话教学中存在“伪对话”现象

现实中的对话教学却没有描述的那样好。在实际的对话教学活动中,教师并没有摆脱课堂独白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走进我们的课堂,表面上看好像并不缺乏对话,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出疑问,老师耐心解答;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辩论等形式,非常热闹。遗憾的是,深入研究这些“对话”,多半只具有对话的形式,缺乏实质的意义。这是用对话的形式掩盖了课堂独白的实质,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叫做“伪对话”。
“伪对话”在对话教学中有四个主要特征,表现在:(1)师生关系不平等。“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被导者;教师是施训者,学生是受训者。”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和知识的传授者,因为学生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只是被视为知识的接收者,在师生意见不一致时,往往还是老师说了算。(2)师生之间缺乏开诚布公的合作。教师常常会对对话强行加以控制和引导,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改变了学生合作的初衷,导致学生参与对话并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收获,而是迫于教师的权威学生只能消极地配合。(3)师生之间缺乏积极性。教师是对话的主导者和控制者,学生很少能够随心所欲地进入,甚至主导对话,这样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从而使得师生之间的对话显得很被动。(4)缺乏创造性。对话形式刻板,对话内容简单空洞、启发性不强,致使课堂气氛沉闷、乏味,缺乏创造的活力。现在的课堂教学中,上面的四个特征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体现。“伪对话”已成为对话教学中的一个问题,严重制约着对话教学在课堂中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伪对话”的大量出现,不仅表明对话教学存在问题,更说明了对对话教学的课堂进行重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对话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构建

为了改变课堂独白、摆脱“伪对话”,我们必须按照对话精神的内涵重新建构对话教学的课堂。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发起人,责任重大,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努力。

1.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对话教学中,平等的师生关系是重点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是师生合作和创造的基础。而作为教师,是形成这种关系的关键,首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履行好自己的义务,以保证师生关系的平等。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尊重学生的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发言权,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2)尊重学生的评判权,让学生参与到对话的评价中来,鼓励他们评价自我和评价他人;(3)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让学生自由选择对话对象和对话视角,鼓励他们以灵活的方式来组织对话。我们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形成学生是课堂主体的观念,努力走出课堂独白,把课堂还给学生。

2.教师要放弃知识权威形象,与学生合作

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是课堂中的知识权威。对话教学要想顺畅地进行,我们必须放弃这种形象,与学生进行合作。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当普通对话者,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少一些“权威性”,为师生合作铺路;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我们要主动地和学生对话,认真地倾听和对待学生的发言,真诚地评价学生的观点,通过创造、平等的对话氛围拉近师生的感情,赢得学生的支持和认同。师生合作有助于促进对话教学的开展,及时了解学生的动向,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

3.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素材,积极开发教材资源,在对话过程中分享学习经验

在对话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通过对话活动来分享学习经验。在对话教学中,教材是一个资源库,要依靠老师和学生不断地开发,死的知识才能转化为活生生的对话素材。教师在平等对话中处于“首席”地位,对对话起着重要的导引作用。为了引导学生向知识建构和创造性发挥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积极地开发教材资源。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我们要研究教材,精心选取其中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主题。在选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并评估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和学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2)我们可以将教材中已有的知识进行加工,从而有利于对话的开展和学生经验的建构。在选择素材时我们要注意素材的启发性和可接受性,同时要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自己在开发教材资源过程中获得的学习经验,认真倾听学生的建议、意见和看法,积极地做出回应,在这样的过程中分享学习经验,推广学习成果,使所有对话参与者都受到启发和鼓舞。

4.重视创造性,不断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是对话教学的生命,对话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教学。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创造,我们可以通过创建平等、合作的心理氛围,为对话参与者进行创造提供条件;通过不同思想、观念,为对话参与者提供源泉,产生创造的灵感。在对话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创造,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造力,积极做创造的先锋;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做以下两方面工作:(1)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点,并沿着创造点不断诱导和拓展,不断产生新的创造,由此提升对话教学的质量;(2)我们要重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更新思维模式,摆脱现有知识和传统方法的限制,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思考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创造力。
基于对对话教学课堂的反思,我们认为,对话教学是一种贯穿着对话精神的教学,贯穿始终的对话精神才是对话教学的实质。对话教学在课堂上既可以以对话的方式呈现,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只要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地体现着对话精神,就可以称为“对话教学”。在对话教学中,我们要防止对话精神的丧失,进而防止丧失对话教学真正的教育价值。只有这样,对话教学才能焕发出应有的活力,完成课堂文化重构的使命。
参考文献
张增田.对话教学的师生观[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13
林复明.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音乐教学[D].漳州师范学院,2009
[3]蔡丽雯.对话式音乐教学在实践中的异化与对策[J].教育导刊,2007(4):32
[4]金业文.音乐对话教学的三个误区[J].教学与管理,2004(4):46
[5]王随仁.反思音乐对话教学的误区[J].当代教育科学,2006(15):56
[6]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01(11):66~70
[7]郑金洲.对话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23
[8]潘新和.质疑“平等者中的首席”[J].粤海风,2004(2):68
[9]张增田.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77~80
〔责任编辑:高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