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课堂教学如何使课堂教学生成资源真实有效

更新时间:2024-02-11 点赞:32093 浏览:1454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的行程。”叶澜教授这样说。是的,面对动态的生成,变化发展的课堂资源。作为教者应沉着应付,巧妙捕捉,灵活调控教学流程,从而引导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创造富有灵性的教学生成。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成资源;真实
1003-2851(2013)-12-0269-01

一、课堂中的生成应正确处理

课堂教学中,即使预设再充分,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等等,也会发生意外。在教学《这月我当家》即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中,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时,学生在思路上旁逸斜出,出现了南辕北辙的情况。即:你知道我家这个月一共花了多少元?
家庭月支出统计表
孩子们经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结果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方法一:画线段图得出500÷40%;方法二:解设:家庭月支出是X元。列出方程40%X=500;方法三:500+500+250=1250(元)40%×2+20%500×2+250这时教师应及时对这三种方法小结,得出学生最易理解的方法,而老师没有抓住这一生成性资源,导致学生在后面的解决问题中思维停留于方法三的解答。即凑数解答。这样使得本来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化,在这节课中重点是会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关键让学生找到等量关系:我家这个月支出的40%等于500元,由于学生在分数除法单元中已经解决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如果老师当时抓住时机,顺着孩子们的价值取向深入挖掘,巧妙处理,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为其所用,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此类问题。让学生明白方程解决问题是一种顺向思维,是最易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这时使得原本含糊不清的知识点变得则非常清晰,从而用简易方法解决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课堂中生成性问题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以此使课堂教学的更加真实有效。

二、课堂中的生成迸出思维火花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课堂教学中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学生往往会产生意向不到的思维火花。在教学“倒数”时,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精彩部分是找“0”的倒数。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思维:①0的倒数是任何数;②0的倒数是0;③0没有倒数;④0的倒数是无数个。这时老师没有急于评价,让学生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生1:0乘任何数都是0,所以0的倒数是任何数;生2:0×0=0所以0的倒数是0;生3:0没有倒数,课本中明确告诉的“0除外”。生4:“0除外”就是这个数不同于其他数有一个倒数,应该是无数个。生5:可是0乘任何数都得0不是1,所以我认为0没有倒数。
在不同的交流中,学生各持己见,探究讨论最后达成共识:0没有倒数,从而迸出思维火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三、课堂中练习的错误使课堂更真实

在学习过程中,错误总是伴随学生的成长,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及时引导学生辨析错误,并走出错误的误区,使课堂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在教学《分数乘法》时,出现了几处错误。即易错点一:在计算分数乘整数时,错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去约分。
易错点二:在计算分数乘法时,忘记约分。对于这些错误,我引导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把分数的分子和整数进行约分了。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而不是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约分。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应正确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在计算分数乘整数时,应该分清楚分子和分母,用分子和整数相乘,约分时用这个整数和分数的分母约分。可以在计算过程中约分,也可以在计算出结果后约分,但最好是在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这样计算起来更简便。
易错点三:在解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时,常常因为整体“1”找不准而发生错误。
对于这类问题:在解决时,让学生要清楚谁是谁的几分之几,错误解答中在求小强的年龄时,把妈妈的年龄看做了整体“1”,求的是妈妈的年龄的,小强的年龄是小乐的,应把小乐的年龄看做整体“1”,求小乐年龄的。因此,理清楚各个量之间的关系,这样解决问题时就相对容易多了。
当学生明白了错解的原因,分析清楚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618jyw.com
了解题的思路,找到解决的策略,使原本不会做的学生在做此类题时心中有数,类似的错误不再重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将其作为动态生成的有效资源,对学生的“错解”要客观地剖析,探究出错的原因,辨析错误与正确方法之间的联系,并把“错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使“错误资源”变“废”为“宝”。
总之,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中,面对这些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灵活的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在学生的真实认知点上综合把握,积极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才能形成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