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选修如何推进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实施

更新时间:2024-01-30 点赞:19372 浏览:8394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从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实施的背景与意义、实施策略、保障措施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如何推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的实施。
关键词:选修课程;调查探究;社会实践;校园文化

一、背景与意义

人的学习方式有多种,有获得间接知识的“书中学”,也有通过实践体验获得直接知识的“做中学”。传统课堂大量的是“书中学”,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属于体验式的“做中学”。可以说,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引入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学改革。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了解社会的活动性、实践性课程。它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要突出实践过程的体验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坚,在谈到新教材新课程新在哪里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节课讲要关心残疾人,我们的教师通常会说要带盲人过马路之类。同样的主题,国外就有完全不同的课堂实施方式,教师先让学生连续三次穿上又脱下外套,再让学生固定一只手做同样的动作,于是学生开始出现你帮我、我帮你的情形,有的用上了嘴,还有的用上了脚,乱作一团。经过这个过程,学生就会体验到一个健全人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不能动不动就自残、自绝;残疾人确实需要帮助,遇到残疾人有困难时不应想“我是不是帮他一下”,而是下意识地帮他。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中的体验对内化知识,学会合作与交往,建立个人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等至关重要。

二、实施策略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调查探究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推进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实施的具体措施如下:

1.有效渗透,推进调查探究活动

调查活动和探究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改变学生单纯的知识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在前期的课改中已经进行了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研究与实践表明,调查活动和探究活动不宜与整个课程体系相分割,调查活动和探究活动要渗透于各学科必修课程教学与选修课程教学中,引导和促进各学科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和探究活动。如学校的动物科技、园艺果蔬、环境保护等社团的实践活动要与生物学科中有关内容结合起来,法律社团探究的有关社会问题或历史问题可以与政治历史疑难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相互促进。

2.挖掘资源,拓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立足当地,按照“前期调研—加强培训—典型引路—团队开发—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充分整合身边的教育资源,合理地进行课程化开发,构建与当地人文相适应的社会大课堂活动平台,拓展社会实践活动。我校地处县城,资源虽不及省城与市区丰富,但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善”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历史渊源、农业科技、经济发展、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影剧院、图书馆、孙道临纪念馆、青少年宫、柳州公园、碧云花园、大云温泉、浙北桃花岛、小蜜蜂葡萄种植基地、高铁站、养老院、消防大队、西塘古镇旅游、拳王生态农庄等均蕴含着深厚的教育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开发,让这些沉睡的资源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教学课例,成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蓝本。如,针对身边的事和物,实施了《嘉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神奇的黑板擦》课题,对同伴开展引起了很大反响。

3.打造精品,活跃校园文化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校园文化活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塑造团队精神、展现校园文化魅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校围绕“严谨治学,向善育人”的办学理念,秉承“诚正、为公”的校训,紧盯“打造精品教育,培养优质人才”办学目标,以班级主题活动、年级社团活动、年级特色活动为主要平台,推出各年级生命体验教育的标志性活动,以校级活动课程为平台,打造学校生命体验教育有示范功效的特色活动,共同构建具有班级(或学科)特征、年级特点、学校特色的生命体验教育课内、课外活动系列,引导学生在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体验生活、学习技能、涵养性灵,使学生在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等方面得到锻炼。如每年的运动会、元旦文艺汇演、科体艺周,学生会的学生论坛,团委的广播站,各自的寝室文化建设等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参与或自行组织来完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保障措施

校长宏观驾驭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转变观念是前提、校本培训是关键、改革评价是导向、操作规范是保障。只有不断提升领导技艺,才能增强实施效果。

1.及时更新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对课程改革的领导,首先要体现在观念的引领上。一所学校只有校长在观念层面上有所突破和转变,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全体师生才有实施课程改革的教育自觉。要借助两条途径:一是学习理论,二是反思实践。校长要带领教师认真研读新“摘自:学士论文www.618jyw.com
纲要”,践行新“课标”,明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功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把握新课程的标准,形成正确的课程观。校长要与教师一起反思当今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分析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入手,为课程改革寻找动因。变革课程观,就是要形成新的课程功能观、评价观、管理观。

2.开展校本培训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主要是在课外实施的,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批有能力有责任心的指导教师,所以学校要强化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教师进行专业化校本培训。
在开展校本培训的过程中,(1)与教师需要相结合。校本培训绝不是为了装点门面,更不是为了应付上级,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必须要考虑本校教师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的具体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教师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校本培训中来。(2)优选培训内容。要聚焦研究主题,帮助全体教师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树立起课题意识,善于把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实践问题,转化为富有个性特色的校本教研课题,通过攻克研究课题,寻求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解决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3)要优化培训方式。变培训形式的单一化为多样化,可根据培训目的和内容,分别采用案例式、参与式、研讨式和反思式、讲座式、论坛式、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如每学期组织有关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进行说课比赛,引导更多的教师投入到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中,使培训形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切实提高校本培训质量。

3.注重评价引导

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一环,评价的目的是监控实施质量和把握发展方向。校长统领学校课程实施,其评价导向也就成了课程实施的“风向标”。
校长的“风向标”功能应从两个维度上来体现:一是根据国家的课程目标,正确设定评价标准,这是“定向”;二是运用评价调适不正确的、偏离课程目标的实施行为,这是“校正”。新课程设定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可持续发展的“四有”新人。校长在这一新理念观照下,应把评价的功能定位在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师提高这一重要层面上,构建起新型的评价体系。强调“多元化评价”就是突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革校长评价的“一言堂”,把教师、学生、家长都加入到评价主体的行列中去。

4.引领规范操作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力求规范,不能只满足于已经开发了多少门课程,而要认真审核已经开发的课程是否规范。只有规范的课程才有生命力,才能可持续发展。校长要引导教师不断思考规范的课程应该具备四个内在一致性的要求:(1)明确的目标,即把学生引导到哪里;(2)适切的内容,即用什么来引导学生到那里;(3)有序的实施,即怎样带领学生到那里;(4)恰当的评价,如何确定学生已经到了那里。这样才能提升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规范性程度。
总之,课程领导力是校长的基本能力。作为一校之长,必须要具备课程规划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设置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监控能力和课程评估能力,必须要有主见、远见和创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参考文献:
张人利.静安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与后“茶馆式”教学[J].基础教育课程,2011(Z1):55.
刘坚.谈新教材新课程新在哪里[J].瞭望,2001(42):52.
[3]王新平.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发展内涵[J].中小学校长,2012(5):36.
[4]徐桦君.对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月刊,2012(10):5.
(作者单位 浙江省嘉善高级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