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结论

更新时间:2024-03-13 点赞:14485 浏览:5927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学习新课标精神,树立创新理念;发挥合作优势,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创新理念创新潜能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在教学方法上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的教育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大胆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学习新课标精神,树立创新理念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小学生学习数学应仿效科学家的科研活动方式,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合作交流、积极思考,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思维被压抑,想象被扼杀,创新被阻拦,智慧被抑制。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都是唯书是理,无书而不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自由,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积极思考和思维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备课时要多想想,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实践,去理解,去体验,去经历,去感悟,去总结。

二、发挥合作优势,开发创新潜能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儿童喜欢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愉快合作中,学习兴趣浓厚;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取长补短,开阔思路,产生创新想法。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分析、想象自己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正在探索解决的问题和已经知道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指导他们如何思考,如何发现新的问题,如何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对关键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给学生积极表达见解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正确的观点给予积极肯定。对学生的作业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师生互评的方式,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教学“圆柱体的初步认识”:
师(出示学具):请同学们从这些学具中找到圆柱体,然后分组观察这些圆柱体,你一定可以发现到其中的奥秘。
生(讨论交流):圆柱体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圆的。
生:圆柱体的上下两头是一样粗的。
生:圆柱体的面摸上去滑滑的,枇杷罐头的罐子也是圆柱体。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呀。
师:圆柱体的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会一样大吗?哪个小组可以证明“一样大”?
生(讨论交流):把圆柱体一头的圆画在纸上,再把这个圆柱体的另一头圆压在画好的那个圆上就可以比较了。
生(讨论交流):用纸条包在圆柱体两头的,是否一样粗。
生(讨论交流):把绳子分别紧绕在圆柱体的两头,通过测量绳子的长短就可以比较。
在这样的合作交流学习中,学生思维活跃,获得知识,增长智慧,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辩论,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教学目标。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创新思维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教师枯燥无味地讲解,容易使课堂源于:标准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气氛变得沉闷,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厌倦。教学中应力求设置相关的悬念,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引发学生对这一个问题的深层次的思考与研究。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后,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除法分配律吗?
师:我们学了乘法分配律后,怎么没有看见除法分配律呢?究竟有没有除法分配律呢?
生:只有学乘法分配律,没有学除法分配律。
生:乘法有分配律,除法也应该有分配律吧。
师:到底有没有除法分配律呢?认为有的同学为正方,认为没有的同学为反方。
正方:500÷5+50÷5=(500+50)÷5
正方:(40+20)÷10=40÷10+20÷10
正方:30÷10-10÷10=(30-10)÷10
正方:这样不就是可以证明有除法分配律吗?
反方:(5+4)×10=5×10+4×10,还可以写成10×(5+4)=10×5+10×4,但是10÷(5+4)=10÷5+10÷4吗?这样的式子成立吗?
正方:是的,没有除法分配律!
师:正方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证据。
正方(齐声):没有除法分配律,真的没有除法分配律。
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在矛盾辩论的过程中,知道为什么教材中没有出现除法的分配律,意识到举例是一种有效的说理方法。这有利于学生交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使学生主动学习,激活创新思维。

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剪—剪、拼一拼、拆一拆、比一比,通过学生自己拼摆操作学具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时,先让学生用纸板剪两个大小完全相等的梯形,然后,把其中一个倒过来与另一个拼凑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拼凑后学生就可以看出: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原梯形的高相同,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原梯形的2倍。随之,让学生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自己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通过自己拼摆、观察、演算、推导、验证,主动地获取了知识,既锻炼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又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捕捉教学过程中的有利时机和教材中的创造因素,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教给创新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真正树立了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在数学课堂上一定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优秀人才。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