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合作学习生物教学中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时机几点初探

更新时间:2024-01-26 点赞:25444 浏览:11039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作为教学组织技术之一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种精神和能力。目前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有许多是低效或无效的。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取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成效;时机
2095-3089(2013)25-0-01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颜之推说过;“独学而无有,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足见古人已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由此可以看出合作学习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思想,也是一种探究精神和团队互助能力的体现。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合作学习的作用和意义很快吸引了大批老师进行了尝试,但在轰轰烈烈的实验热潮中,有些老师感到迷惑了:效果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好。下面举两个课堂的例子:
例1:
师:大家一起看课本21页的材料分析,分小组进行讨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那些基本条件?
活动开始了,同学们4个凑在一起,但各自在看自己的书。
一会儿,开始有声音了,听到一个组长在督促组员说:答案在书本13页倒数第5行,快点划起来,等一下老师要提问。听到另一个组的学生在说:长颈鹿喝水的姿势很难看,另一个同学马上接着说:脖子那么长伸一伸就可以了。有一些小组4个同学没有任何的交流。
大约3分钟后,老师宣布讨论结束。
例2:
是一个练习课,老师把练习题发下去,学生独立完成。
20分钟后,老师叫学生停止做题。
师:大部分同学基本完成了题目,现在小组讨论一下这些题目,10分钟后提问。
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同学们很紧张。我看到的是这样一片景象,组长一题一题的讲答案是什么,组员紧张的在写,答案对完了,小组活动也结束了。
提问开始,同学们踊跃举手,但大部分只是将答案是什么说出来,老师如果再问为什么是这个答案,很多同学就不会答了。
布鲁门菲尔德(Blumenfeld)在《课堂》中说:当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设计得很糟糕时,学生通常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履行表面的程序上,而不是去思考任务本身的意义。以上的案例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要想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效,我们除了花工夫在对学生的分组,明确学生职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上,我想,更主要的是我们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能够把握恰当,这个时机包括什么时候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什么内容可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如何合作,要达到怎样的效果等。当合作学习的内容安排恰当,学生对学习的任务感兴趣和有准备,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很强,这样的合作学习就会取得效果。
如何准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呢?这是我们老师感到不容易做好的地方。近几年我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总结如下:
1、当教学的任务中需要学生互相帮助的时候:例如,《探究计划生育的意义》的实验,里面涉及到一些计算的问题,一些学生在计算方面有困难,而这个实验答性将会影响结论的得出。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时候,数学计算比较好的学生,就能帮助其他的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并一起将答案算出来,顺利的完成这个探究实验。面对包含了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的要求,以及学生容易造成理解、掌握上的屏障的地方,作为教学组织者就可以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互相帮助探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当教学的任务中需要学生互动的时候:例如,在阐述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唯一家园知识的时候,我们举了生物圈Ⅱ号的例子,我让学生先独自阅读课本中科学·技术·社会中关于生物圈Ⅱ号的内容,布置了思考题:生物圈Ⅱ号的实验失败原因是什么?在学生完成了独立思考后,我给小组合作学习布置了以下任务:(1)小组的每个同学讲自己的想法,(2)就自己的想法接受同学的质疑、提问(3)讨论、争辩(4)形成自己组的答案,准备在全班发言。这样的做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促进他们思考的积极性;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展示,讨论和争辩,既培养了学源于:毕业www.618jyw.com
生的能力,又能较轻松的完成学习任务。
3、当教学的任务中需要提升学生能力的时候:我们的教材知识呈现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空气质量报告、月经初潮、艾滋病等内容是以网上页面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要鼓励学生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信息,包括网络媒体的信息等方法,还要培养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去达成这个目标呢?一般我们是这样做的:布置任务让同学们课前收集信息,上课的时候在小组内每个同学将自己获得的信息在小组展示,然后各小组根据任务的要求和同学们提供的信息进行整合在全班交流。在小组合作展示的时候,同学们不但可听到不同的信息,还知道信息的各种来源;还可通过在小组中参与对信息的整合,掌握处理信息的技巧和方法。一个人刚接触新事物的时候,他的视觉非常有限,不知道该从哪里要获得什么信息,但在与同学们互相交流思想碰撞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步掌握方法,完善自己的“网络”,进而提升为自己的能力。
4、当教学的任务中需要学生表达的时候:让学生充分展示、表露或“外化”已经学到的东西,学生会非常的感兴趣,因为能在同学面前口若悬河,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他们会觉得自己很厉害,对知识也就更充满期待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就能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有这样的体会。例如:八年级上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中的角色扮演活动“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以往的做法是一个班选几个同学出来,分别扮演几个角色,一节课下来只有几个学生参与了,其他学生的意见没有机会表达,时间长了学生会逐渐失去思考的积极性。有了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将辩论的范围放在了小组内,这样小组的每一个同学都要担当一个角色,都有说话的机会。课堂是这样的一个情形:同学们或感慨激昂、或喋喋不休、或理直气壮、或哑口无言,有慢条斯理的、有指手画脚的、有不停翻书的、有迫不及待的。每一个同学都把自己投入到角色中,都想赢得这场辩论,全班没有一个闲人。既掌握了知识,我想也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5、当教学的任务中需要学生协同才能完成任务的时候:这里所说的“协同”就是让各个小组成员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与吸取别人的长处相结合,取长补短、同心协力、积极探究,在团队的努力下一同完成学习任务。(2)这种合作我们用得最多的是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验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6、当教学的任务中需要同学相互检查的时候:例如在实验操作的时候,一个老师无法在短时间内了解全部同学掌握的情况,这时,我们可以用小组内互相检查的功能。在显微镜操作和临时装片制作的实验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检查,同组中一个学生操作,其余3个同学观察并打分,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出现错误的地方。结束后进行轮换,每个学生都要操作一次,组长进行分数的统计上报。老师可以通过分数和组长的汇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同学中比较多错误的地方进行指导。
以上只是很少的一些例子,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合作学习对许多教学任务都非常适用。在教学中当我们遇到以下这些情况时(例如学习目标非常明确时且学习任务很复杂或十分抽象时,或者有些特别需要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来及时解决的问题时,或者期望学生们能高质量的提高学习成绩时,或者希望学生能牢记所学知识并需要用严密的推理策略和批判性思维时,想要培养学生成为能够自如地应用自主探究与团队协作进行高效学习以完成学习任务时,我们都应该尝试着使用合作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我们来说还只是初级探究阶段,就是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他们的学生关于合作学习的内容也只是对一些相对简单的知识进行研究。如何把握时机,设计好合作学习任务以刺激学生更高级的思维及理解,我们还有很多工作可做。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