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习惯科技

更新时间:2024-04-07 点赞:31781 浏览:14568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叶圣陶先生曾告诫我们:“学语文,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的工具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但是交流表达的工具,而且是工作学习的工具,毫不夸张地说语文是人生存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何要强调学习语文的习惯呢?就是因为它的这种工具性和长期性。习惯是一种经过长期坚持而最终被内化的自觉性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把对语文的学习当成一种自身的生活需要、成长需要,甚至内化成一种生活、一种追求,使人受用终生。这种习惯要从中学阶段就开始培养,这是语文教学必须追求的目标。

1.培养学生朗读背诵的习惯

朗读是“表达”的基础,语文学习的首要目标是让人学会表达,因此,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有利于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特别是学习诗词,只摘自:硕士论文开题报告www.618jyw.com
有通过朗读才能把汉语的韵律、节奏表达出来,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不仅如此,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更是把朗读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在朗读训练时,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掌握节奏、语气等技巧,使学生读出节奏之美,体会文章的意境之美。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选择一些课外材料,比如:让学生朗读报纸杂志上的文章、诗歌等,教育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朗读,朗读过程中对自己不懂或者是读不准确的字词要查阅字典,力求使朗读准确无误,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其次,背诵是形成语言能力的关键。只有背诵才能真正掌握语言,达到脱口而出的境界。纵观历史,大凡有所建树的作家、思想家、文化人都喜欢背诵并善于背诵妙文诗章,就连苏轼那样的大文豪都把背诵《汉书》作为每天必须完成的“日课”。那些名篇、警句、成语、典故,只有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才能脱口而出,成为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不要逼迫自己一次性背下来,只要“有空就背”就可以了。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

2.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就是勤于动笔、日积月累对于丰富语文知识的重要性。读书时,手脑并用,边读边思考,并动笔勾画圈点,寻章摘句,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课堂上,要让学生做好听课笔记,主要是教会学生书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培养学生书写笔记的习惯,其次是让学生记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疑难点,以便在课后进行学习总结,增强语文学习效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要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这种读书笔记可以提示文章要点,可以摘录名言警句,也可以写心得体会。形式不拘,只要能够达到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就行。读书看报,同样要勤于用笔,将谚语、格言、警句、佳词摘抄下来,以备查用。知识积累多了,就成了学问。
另外,要教给正确的方法和提出合理的要求。课本上提出了三种读书笔记的形式,最容易做到的是“摘抄”类的读书笔记,最难的是写“读后感”。“摘抄”类的读书笔记主要摘录课外读物和课本上读到的优秀文章中的精彩句子,这些句子可以是介绍动植物知识的,可以是科技方面的专业术语,也可以是名人名言,感受特别深刻的词语可以加着重号或者做上别的记号,甚至可以在句子后面写一些简单的想法或评论。对阅读能力稍微强一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采蜜集”上给文章编写提纲,写作功底扎实的可以尝试写“读后感”。

3.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高中学生普遍存在拥有大量理科类工具书和参考书,而很多学生没有语文工具书——字典、词典的现象。然而,在语文学习中工具书是必不可少的“拐杖”,是不开口的良师益友。因此,要使中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教师可规定每个学生配备《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三部经典工具书,要经常性地训练学生运用音序、部首、笔画、四角号码等常用的检字法。在读书时,遇到生字新词一定要查字典,还要把其整理到“专用本”上,教师定期检查督促。这样,时间长了,学生遇到问题,就会自觉地翻词典,既提高了读书质量,又养成了“勤用会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学生的工具书主要是字典、词典、参考书,它们是孩子无声的老师。要告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宇、不理解的词时,要及时查阅字典词典,借助这些工具书,自己弄懂字词的意思,养成查字典、词典的好习惯,消除读错字、写错字、望文生义等不良倾向,确保知识掌握的正确性。参考书能为学生提示阅读思路,提供阅读的有关背景知识、常识性知识及其他小资料,并拓宽知识面、启迪思维,是学生自学的好帮手。

4.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有位家长曾有这样的叙述:在荷兰生活时,我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带孩子外出吃饭、购物甚至是玩耍的大人,他们一定会给孩子带本书,等候或是期间大人聊天时,孩子们通常自己读书。而那些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她随身的包里绝对少不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当今中学生乃至大学生又是怎样的呢?我不敢断言都是玩手机,但读书的有多少呢?
阅读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手段和认识周围世界的途径之一,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是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专看文学书,是不好的,这是鲁迅先生的告诫。教师要分层次、分门类地将好书,例如优秀的记叙文、诗歌、散文、科普小品、小说、人物传记、旅行记等推荐给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仅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还涉足天文、历史、经济、地理等方方面面,这会为以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及终身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引领学生阅读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终生与书为伴,让书香伴随着学生健康成长,让书成为他们人生中的“指路明灯”。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